边界
o火灵狐
我的一位表姐经常送东西给保姆。渐渐地,保姆做事不再那么上心,甚至反过来池怨,说表姐最近送自己的某件礼物不如之前的好。
据说这位保姆在另外一户人家做事时兢兢业业,十分客气礼貌。那一家的主人从不送她礼物,做得好就按家政公司的流程为保姆评五星,做得不好就投诉。虽一点情面不讲,但他们反而相处得不错。
我表姐反思,她说保姆以怨报德,自己也有责任,因为模糊了本应存在的“边界”。
我做过实习老师。那时,大家年龄都不大,梦想也一致,都想做热血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的那种。一开始,我也是恨不得钻进学生堆里听听他们在聊些什么。我的指导老师一直提醒我,说当老师就要有老师的样子。我嗤之以鼻,依然我行我素,就差没有放学时跟学生一起去奶茶店喝奶茶了。
受欢迎吗?确实挺受欢迎的。但随之而来的是,开始有学生跟我讨价还价:作业太多了,老师,你跟我们这么好,会帮我们减掉一点吧?不想有这么多测验,老师,我们都是朋友了, 不如就不测了吧。
我很气愤,跟指导老师抱怨,说学生蹬鼻子上脸。老师说,不怪他们,你要想想,自己有几分老师的样子?
这是我大四毕业前夕学到的最重要的一门课。不是说要摆架子,而是一定要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边界”。
没有边界感的关系大多糟心。给朋友帮忙做事,一次两次也就算了,三次四次、无数次,他还来麻烦你。你花了时间还得倒贴钱,可又拉不下面子开口要报酬,这种朋友还要加一句:这种小事对你是举手之劳吧。
除了糟心,还很尴尬。有一位多年未曾联系的同学突然给我打电话,详述她的情感纠葛。其实,我对她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又不好意思不听。
另一位同学得知后,笑道:“她拎不清啊。”她并不会去判断哪些事应该对哪些人说,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她没有边界感,就好像那种第一次见面就要追问你谈过几次恋爱、家中几套房产的相亲对象,就好像那种春节追着问你“每个月工资多少”的亲戚,他们都是没有边界感的人。他们不会去思考哪些话适合说,哪些话又不适合说,他们没有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觉悟。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守住自己的边界,也在学习如何与人划出边界。其实不难,该说不时说不,该坚守原则时坚守原则。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是一个有原则、有边界且会说不的人。
(摘自《爱格》
2017年第8期图/L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