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纪录片《千年菩提路》13帝国高僧(上)解说词
佛心公益
2018-05-30
订阅
《千年菩提路》,用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佛教在中国2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那些历史上最经典的佛教圣地,那些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着我们的精彩瞬间,在这部纪录片里一一呈现。
第十三集《帝国高僧(上)》解说词
玄奘生于公元600年。公元627年,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公元645年,携带六百五十七部经书回到长安。公元664年2月5日圆寂。
在玄奘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他努力翻译着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典。这期间,西行时所染的冷病一直折磨着他。
玄奘一生共译经论七十五部,总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车行驶在路上,时光如同车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一闪而过,无声无息,历史就像阳光空气一样,弥散在路途中。
西安在唐朝时作为国都被称为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棋盘式横竖笔直的街道,让人的心情变得通透。简洁雄伟的古城墙,散发着奇异的味道。它坐落于天地间的模样,让初来这里的人心境荡漾。
历史的痕迹已经模糊不堪了,除了城墙、往来的行人、车辆、参差混杂的建筑、喧闹的声音,所有这一切与其他大城市没有什么区别,历史似乎更多还存在于书本上。在现实中,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它如此脆弱地被抹去了。我们只能从那些古老的或崭新的记载中去寻找唐朝,寻找长安,寻找玄奘。
那是一个繁华如梦的时代吧。美国汉学家爱德华·谢弗在他研究唐朝外来文明的著作《撒马尔罕的金桃》中这样写道: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长安,那个世界的大都会。各地的商人、学者和冒险家蜂拥而至,各国进贡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令人吃惊的开放程度使人们在宫廷里可以看到突厥人、日本人、印度人,还有作为画匠、乐师的胡人。多种文化如此美好地汇集在这里,彼此融合。这就是玄奘生活的时代,充满了开放和包容。这个华丽的舞台使得中国历史上这位高僧的一生熠熠生辉,而他所成就的事业无疑也渗透了那个时代惊人的力量。
贞观 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回到长安,标志着他朝圣之旅的结束。针对这次史诗般的西行,除了佛教徒们的崇敬,普通百姓更多的是好奇与艳羡。人们迫切地想知道一个花了十七年时间,行程五万里,从遥远的印度归来的和尚带来了什么?
今天的朱雀大街是条极为普通的马路,行人匆匆,车辆往来,一千三百多年前某一天发生的事情大概过于遥远了,人们更执著于眼前的事情。
如同欢庆盛大节日一般沸腾的长安城一定是迷人的。在一百五十五米宽的街道两旁,鲜花飞舞,香气弥漫,诵经声、鼓乐声、欢呼声不绝于耳。二十匹马拉着玄奘带回的六百五十七部经书、佛陀舍利和七尊佛像,从成千上万的欢迎人群中缓缓走过。
玄奘载誉而归,他是三世纪以来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人中幸运的一个。路途的艰辛,曾使大多数梦想着取回佛陀真经的僧人死在了路上。此刻的玄奘在僧侣们的眼中带着印度圣地的光芒,而他勇敢地战胜茫茫荒野、风暴雨雪、妖魔鬼怪,最终完成漫长旅行的壮举,则在普通人心中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
玄奘期待着与太宗皇帝洛阳的会面。西行途中的经历使他学到了不依国主,佛法难兴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到长安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的原因。他希望能尽快开始译经,要把六百五十七部经书翻译出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需要太宗皇帝的支持。与君王打交道,玄奘是有经验的。他非凡的外交天赋曾为他完成西行提供了决定性的帮助。这一次,他是否还能同样成功呢?
玄奘的徒弟彦悰对他师父的机警善辞有过这样的称赞:法师才兼内外,临机酬答,其辩洽如是。难哉。
玄奘令人折服的智慧再次展现,本来短暂的礼节性召见却持续了整整一天。两人间的试探,你来我往,唐太宗先示以威,再布以恩。玄奘巧妙回答了他对出发时情况表示的疑问,又详细讲述了西行的经过,并把取经的顺利完成归功于太宗的声名远播。这样的赞美让太宗动心。从玄奘的言谈举止中,太宗也马上意识到面前绝非一个普通的僧人,而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任人唯贤的太宗劝玄奘还俗做官,甚至还想带玄奘随军出征,玄奘婉言谢绝,表示要毕身行道,以报国恩。
出于政治的考虑,太宗终于向玄奘退让了。对译经他同意予以支持,但是拒绝了玄奘要到少林寺译经的请求,而将译场设在长安的皇家寺院弘福寺。
我们推测一座具有革命精神和号召力的寺院,加上一名佛教界的精神领袖,不能不让唐太宗心怀忌惮。
洛阳会面的另一个成果是《大唐西域记》。依照唐太宗的敕命,玄奘让弟子辩机执笔,根据他西行旅途的笔记,汇集整理完成了《大唐西域记》。这部当时唐太宗出于政治、军事及外交上的考量,要求完成的参考书有幸保存流传到了二十世纪,它的内容和价值足以让我们震惊。
一千三百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英译本《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那烂陀寺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古迹,而在世界文化史、宗教史中,它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印度人谈论玄奘就像谈论他们自己的民族英雄,玄奘的大名一再出现在印度古代史的课文中。
玄奘史诗般的西行,在唐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许多人对印度的浓厚兴趣,在当时一度掀起了印度热。在玄奘回来之后的四十年里,到印度朝圣的中国僧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这样的狂热持续了至少三百年,甚至在一千三百年后,玄奘依然成为中国和印度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在今天的中国,尤其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心目中,玄奘是以另一种形象深入人心的。玄奘也无法想象吧,当他不懈地为弘扬佛法奋斗的时候,他的名字却在一千三百年后,成为了另一种文化的代表和象征,这与玄奘无关。
公元648年5月至9月,一个漫长的夏天,玄奘翻译完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他一直等待的时刻来到了。
玉华宫清凉的空气,让唐太宗的心情格外舒畅。胸有成竹的玄奘看起来风尘仆仆,谦逊有加。两人相谈甚欢,气氛异常融洽。太宗第二次劝玄奘还俗做官,玄奘一边高度赞扬太宗的功德,一边坚持拒绝他的好意,这么做是危险的,太宗似乎并不太在意。后来问及译经之事,有备而来的玄奘提到刚刚译完的《瑜伽师地论》,并把精心挑选的内容讲解给太宗。那是一段分析君王在治理国家中的过失与功德的经文,它与太宗的经验如此地契合,太宗开始对佛教刮目相看了。待他把有关的章节阅读完毕,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朕观佛经,譬犹瞻天望海,莫测高深,其儒道九流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渤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太宗终于答应了玄奘的请求,为所译经文作序,并在序文中称佛教为圣教。
一切开始变得顺利起来,当时跟随在太宗身边的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也随即附序。两篇序言一出,长安城的王公贵族纷纷开始亲近佛法,佛教仿佛一夜间盛行起来。
不久,太宗又在玄奘的提议下,在全国范围内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名。佛教从此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香炉边白烟缭绕,诵经声连绵不绝。滚烫的空气里,香火弥漫,玄奘的身影奔走不息在我们的视线里。这样的一个夏天,正当玄奘忙碌不堪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它像一片阴影在玄奘的心中盘旋不去。辩机,那个年轻才俊的和尚,《大唐西域记》的撰写者,玄奘的得意弟子,因为与高阳公主的私情暴露,被太宗处以腰斩。
人们从如此残酷的处决方式中,看到太宗非同一般的愤怒。我们猜测也许这愤怒当中隐藏着太宗对玄奘拒绝还俗的耿耿于怀。玄奘与唐太宗的关系始终让人琢磨不透,史料的记载告诉我们,太宗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是在玄奘的陪伴下度过的。
翠微宫位于秦岭北麓的黄峪,是唐太宗避暑养病的离宫,唐太宗的生命就是在这里结束的。眼前的一片麦田令人无法想像当年宫殿壮观的模样。村民们日复一日过着普通的生活,那座传说中华丽的皇家宫殿对他们来说从未存在过。至今它的遗址都还没有找到,书中的记载如海市蜃楼,我们试图寻找种种珠丝马迹的努力不久就放弃了。
公元649年,唐太宗生命的最后一年不期而至。他的健康每况愈下,这段时间里,他几乎与玄奘形影不离。他们常常促膝谈心,死于战争的千万个亡灵、杀兄篡位的玄武之变都化作恶梦缠绕,令太宗恐惧懊悔。
玄奘与太宗交谈的内容,我们无从了解,也许他给太宗讲解了佛教的因果之说,甚至还列举了阿育王的例子。告诉太宗他自己同样会因为对国家和佛教的功德而受到菩萨们的保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玄奘用佛陀的教诲减轻了太宗心中的痛苦,以致太宗总是拉着玄奘的衣袖感叹道:“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
玄奘要在这一天把《般若心经》翻译出来。这部曾经使他从死亡沙漠奇迹般逃生的短小经文,最初是一位他救过的病僧作为回报口授给他的。全文共二百六十个字,他要在这一天把它翻译出来,太宗的病情急转之下,他希望这段神奇的经文,能像帮助自己一样帮助太宗度过生命中最危险的时刻,然而两天之后,太宗终于没能抵挡病魔的侵蚀,他的生命结束了,这段复杂而奇特的友谊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