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结构写不好?其实掌握了这五个秘诀就没事了

很多人学书法是从唐楷入手的,唐楷的结构原则偏于平稳,就算是欧阳询号称险绝之宗,但是总体而言,欧体还是平稳,偶有险绝处,也是点缀而已。所以从唐楷入手者,须摆脱太平太正之弊。魏碑相对于唐楷来说,活泼一点,但是缺乏汉人的文质彬彬之气。在此,老夫无意尊汉贬胡,也没必要,书法作为艺术,本身就是世界性的,互补性的。从魏碑入手,易堕入丑书,偏、丑、陋、野、阴、粗、乱等,专学汉楷,易堕入馆阁体,甚至堕入三伪艺术,而走向艺术的反面了。所以学楷书,从唐楷入手,宜上溯汉晋,然后参一点魏碑以避三伪艺术。所以钟繇、王献之、王羲之、智永等人楷书不可不学。学楷书不可只学欧颜柳赵,虞世南、褚遂良、赵模也很值得一学,行楷则推荐杨凝式、李邕。

从楷书入手进入行书、隶书、篆书和草书的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那就是写不好结构。那么,怎么样写好书法的结构呢?俗话说:“结构不好,就学圣教,圣教写庸,就学李邕。”意思是,要写好书法的结构,学习《圣教序》就是捷径,如果学《圣教序》写得平庸软弱油滑,那么就学一下李邕。历代研究《圣教序》结构的文章很多,但大多是画皮不画骨,无法操作,到创作时依然写不好结构。在此,老夫以李邕的书法为例,来点易于操作的干货,那就是,书法结体有些什么秘诀,有些什么固定的规律。

1、边线残缺律。李邕的结体,字的边缘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有残缺的直线,比如“启”字左边的的一撇很长,使得左边的笔画末端不在一条直线上,李邕的每个字的上下左右的边线,都不是直线,边线呈直线的字,太方正,刻板,因此书法界盛行说某个字写成了偏瘫,就是说这个字的某一边边线太直。

2、向心力原则。一个字的某一零件,如果横很多或竖很多,或斜画很多,就算你用了粗细变化,还是易成束薪,不平板则乱糟糟的。相同的笔画多,怎么安排呢?那就利用向心力的原则,让这些相同的笔画的延长线,在字外的某一地方相交,这样形成向心力,就不会出现笔画很乱或者很平的糟糕场面。这里说的交于一点是大致的,不是呆板的,可以略破一下。比如“成”字,几条斜画交于字的右上部。“而”字四竖交于字的上部。“也”字的三斜线交于字的左下部。

3、穿插原则。左右结构的字,或上下结构的字,不能出现交接的部分出现对冲的现象,不能出现针尖对麦芒的现象。比如“接”字、“栋”、“清”三个字,长笔画都穿插进对方的虚处。

4、移位减锐原则。李邕和王羲之的字常常出现左右或上下两边的重心不在同一高度或同一轴线上,而是进行上下或左右移位,使其左右或上下的连接线角度尽量缓和,不会太尖锐,这在写草书的时候更要好好体会。王羲之的《频有哀祸帖》凡转折处,尽量减小角度之锐度,尽量花锐为钝,即使“省”字那一折也尽量不压成太锐。而“增”字左边“土”字的那一提,作波折状,这不是做作,而是减锐。

5、锋芒不溢出行外原则。很多字的机构单元在结尾都有一个出锋,这些出锋要么回归字内,要么接下一个字,或接下一个笔画,无论是王羲之还是李邕,基本都不会让一个字的出锋溢出到字以外,所谓溢出字以外,就是字内的出锋,其延长线指向边沿线行外,而字末的出锋,其延长线指向隔行更是大忌。很多草书写沙的时候,“沙”字一撇放大拉长,这一撇会指向邻行,但是经过邻行的重重包裹,而锋芒尽消,不会溢向隔行。米芾的字八面出锋,里面的出锋很多,但尽被消解,所谓消解,就是给这些锋一个虚处,而用汉简入草书的书法,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冒充徐渭所写的草书《青天歌》,溢出字外的锋甚多,溢向隔行的笔画也不少,宜引以为戒。“一”字末尾那一收笔没接住“片”字,溢出行外,此处断气明显,而“九”字末尾出锋回归行内,且接下一行,则不为忌,唯出锋浮薄,是为不足也。

(本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