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何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
梁启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虽然逝世时只有五十多岁,但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梁启超生于1873年,卒于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著述1400多万字,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
导语
他学问渊博,贯通新旧中西。他的文章极其动人。严复称“任公妙才,下笔不能自休,其自甲午以后,于报章文字,成绩为多,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梁启超评说自己的文章“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胡适对梁启超崇敬之至,他曾讲:“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指辛亥革命)”。那个时代的年青一代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不受梁启超思想和文字的洗礼。毛泽东每当在《新民丛报》上看到梁启超的文章,都要反复地阅读。郭沫若认为梁任公在当时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据说,我国历史上能够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梁启超将孔子界定为中国文化的“三圣”之一
孔子是中国文学的鼻祖,现代儒学家们研究认为,用三句话,六个字可以诠释儒学思想的真谛,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人生的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孔子可以说是集这三者于一身。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宣讲规范人伦道德,自己以身作则,此为“立德”。他培养教育了“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开创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儒家思想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这为“立功”。他提出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这为“立言”。
梁启超将孔子界定为中国文化的“三圣”(有时称为“三位大圣”)之一。这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梁启超肯定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却不像康有为或谭嗣同那样首推孔子,而是将老子、墨子一起誉为“三圣”(“三位大圣”)。第二,“三圣”表明,梁启超肯定孔子与老子、墨子都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孔子创立的孔学、老子创立的老学和墨子创立的墨学在中国文化中平分秋色,三足鼎立,此后的所有学派都不出这三家。
“阳明先生,百世之师”
可以跟孔子相提并论,称得上圣人的另一个人是中国儒释道集大成者,是心学的创立者和践行者。他的心学,完成了哲学史上一场颠覆性的革命,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个体生命和心灵的潜能,他使很多很多的人发现了自己,获得了幸福完美的人生。
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因曾筑室于故乡绍兴会稽山阳明洞,故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看《明朝那些事》,对这个人极为佩服。他被后人誉为“心学大师”,提倡“知行合一”。虽然是一介文人,但精通兵法,在作战中,把“读心术”巧妙地运用到战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明儒,治世之能臣”。在他的故居有这样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清初三家”之一魏禧曾这样评价:“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无论伯府是否能再次焕发往昔的荣光,阳明先生的思想之光,永垂不朽!
梁启超受老师康有为的影响,加上流亡日本多年,对阳明心学服膺有加,他曾经称赞阳明为“阳明先生,百世之师”,并表示王阳明“是一个豪杰之士”,是因为他在程朱理学笼罩一统天下,以极大的勇气,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学说之与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论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他的新说,对当时社会,“像打一药针一般,令人兴奋”,“吐出很大光芒”。
梁启超曾在《德育鉴》中指出,日本维新豪杰都是王学后辈,“我辈今日求精神教育,舍此更有何物。”梁本人以阳明心学作为安身立命的依托,在“心绪恶劣,不能自胜”之时,“惟读《明儒学案》,稍得安心处”。梁在晚年是清华国学院著名的四大导师之一,在对大学生的演讲中,屡屡谈及阳明心学。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是民国十五年十二月在北京学术讲演会及清华学校讲稿。其中直指当时只重知识传授,轻视德性培养和实际运用的教育弊端,今天读来,对照现今的教育体制,非常有现实意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奇才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他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学习、修身都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和思考的地方。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都把他作为人格偶像来崇拜。有人也用对联评价曾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总的来说,曾国藩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克制力,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一个伟大人物。在大道大义上不会偏离,,一生治国为民,肝脑涂地,巅峰之上也能清醒的认识自己,懂得收敛锋芒,功成身退。但他也很多人性的弱点,镇压太平天军成为人生的污点,只能称为半个圣人。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就是说,近代的这些人中,我只佩服曾国藩。
说是伟人:他平定太平天国、捻军之乱,为晚清力挽狂澜。
说是学者:他著有13套学问,其中《曾国潘家书》更十分受后人追捧。
管理家族:他也做的很好,曾氏兄弟九人,个个因他建功立业,族内家家融洽和谐。
论人品:他恪守儒家礼教,终生有志、有识、有恒。
他几乎同时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做到这份上,算是人生赢家的代言人了,这要拍成电视剧,妥妥的大男主戏。
梁启超对曾氏评价极高。他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可以用梁启超对曾国藩的评价里一句话来说“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
梁启超的思想以多变著称于世,为何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却又因时而异,不断变化,前后矛盾,以致难以令人信服。在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随康有为亦步亦趋,无论办报或教学,都注意并且用力阐述康有为的改良思想和变法理论。
他以公羊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为依据,鼓吹变法,讲求维新,宣传西方科学文化,充分显露了年轻爱国志士的朝气和锐气。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一度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进行一次“破坏”:“历观近世各国之兴,未有不先以破坏时代者。此一定之阶级,无可逃避者也。有所顾恋,有所爱惜,终不能成。” 但是这种居于改良和革命之间的摇摆,在梁启超的身上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仍然和康有为一道,鼓吹改良,主张“斥后保皇”。
当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展开之后,梁启超又改变旧说,转而提倡实行“开明专制”,试图与“革命”理论相对抗。 使梁启超难堪的是,正当他还在口干舌焦地鼓吹开明专制,反对实行宪制的时候,清廷却正式宣布要“预备仿行宪政”了。以后,梁启超又高唱宪政,在立宪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统治中国近270年的清皇朝已经行将就木,眼看革命派就要取得政权,共和之制势在必行,梁启超再一次改变了以前的政治主张,提出了“虚君共和”的口号。直到民国之后,这种多变的特征,在梁启超的政治生涯中依然时有反映,从拥袁到反袁,从护国到拥段。一变再变,终于技穷。
复归传统,民国七年(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梁启超与蒋百里、张君劢等人前往欧洲。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考察,使他了解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许多严重社会问题。他所崇仰的西方社会,他所宣扬的西方文明,原来也充满了弊端和罪恶。梁启超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 “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
他由此认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主张极力发扬传统文化。梁启超从一个旧世界的批判者,成为一个旧传统的提倡者,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忌恨与反对,而且也有力地说明,在近代中国,找不到出路的改良主义者,在时代浪潮的冲击和对社会现实的迷惘中,只能回转身来向中国传统文化复归,甚至把倒退看做是出路。
梁启超的思想和文笔是超群的,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著作也是一座矿山。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现实的观察、理解。不断研究梁启超,发掘他思想的精华,发扬民族精神,可以丰富我国的思想文化宝库,这是无疑的。
多说几句,梁家是近代历史上名副其实的“精英”家庭,“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有9个子女,其中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成为院士,其他几位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虽然梁氏子女大多数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但是学成之后他们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国籍,纷纷回国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诗人纪伯伦曾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梁启超是有大境界的人,舍小我,为国民,这样的人,当得起一句伟大!
结语
丰子恺先生说:心小了,所有的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可见心胸决定了心态,而心胸是和志向有关的,心中存有大志向。
王阳明早已超脱了世俗的喜怒哀乐,而曾国藩始终超不出俗世烦恼。临死之前,心思亦难洞明。所以,终归,王阳明可与孔子齐名,成为一代“大圣人”,而曾国藩不敢称“圣人”,只能算是半个“完人”。
参考文献
魏宏运,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