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论文】浅谈社会资助对聋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浅谈社会资助对聋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安顺市西秀区九年制盲聋哑学校 莫伯琴
摘要目前社会对聋校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聋校的教学设施、学习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社会越来越关注弱势群体、关心聋哑儿童,一些企业、单位、个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到聋校资助聋哑儿童,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聋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社会资助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学设施不足严重影响到聋生的学习积极性;资助的方式不当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聋生的困境,反而滋生一些负面影响;外因对内因没有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从而导致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至于学习效果不容乐观。本文就社会对聋校资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社会资助对聋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使聋哑儿童儿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在经济心理上得到双资助。关键词聋哑儿童 社会资助 资助方式 资助力度 学习动机
引 言聋哑儿童是特殊儿童的重点人群之一,也是特殊教育领域重点培育的对象。残疾儿童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是国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和五个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我国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残疾儿童服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但是,残疾儿童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养老、残疾人医疗卫生等内容,这不仅要求国家的政策支持,更需要社会力量的资助,本论文着眼于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中关于社会资助对聋哑儿童学习动机的影响问题进行初探。一、社会对聋校资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康复是帮助聋哑儿童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士受到政府的保护、关爱,各地相继建设多所特殊教育中心,将特殊教育作为一项造福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中,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残疾人康复事业蓬勃兴起。社会资助不断加大,资助听障儿童助听器的配置,资助聋校教学设施的建立,到聋校开展公益活动等。(一)社会对聋校教学设施资助力度不够1、对聋校多媒体设施的资助力度不大听觉是人的一种重要感官,听力损伤以后,给听力残疾儿童感知觉活动,以及整个认知心理活动都带来影响。因此,听力残疾儿童主要依靠视觉、肤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而听觉不起或仅起较小的作用。社会加大对聋校教学设施特别是多媒体设施的资助,帮助聋童更好的补偿缺陷,让聋童更好地感知外界事物,提高聋童的学习兴趣。但是许多聋校的多媒体设施还是不能满足聋童的学习需要,并不是每个班级都能使用多媒体教学,而只有公共教室才有多媒体,这对于聋校来说是远远不足的。2、对聋校的体育设施资助不完善体育教育是发展聋生潜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聋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特殊教育学校也在不断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但是目前各聋校的体育设施并不完善:仅给学生购买羽毛球拍却没有室内体育场,随着天气的变化聋生无法在室外练习;排球、足球之类的体育器材设施也不足,这使聋生的训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3、给聋校律动活动室设施的资助不够自从2005年春晚《千手观音》轰动全国后,接着同年8月的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有人惊呼基层的聋人舞蹈教育越来越不好搞了。近年来聋人舞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在题材上和艺术上有所创新,并且在聋人舞蹈演员个人舞蹈技巧难度上,要求也相当高。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基层聋教育学校舞蹈教育整体水平不高,没有群体和个体优势。我们知道,所有专业舞蹈演员都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聋人舞蹈演员也不例外。问题是如何给聋人学生学好音乐节奏呢?这个问题确实是个难题,在我国聋教育界还是一个空白。但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认为,聋人听不见,对音乐敏感度要求不高,顶多是看看舞台幕后手语指挥,或者舞台由音响引起的振动来掌握节奏,或者由演员自己心里默念节奏数量,以及灯光不同的闪烁变化来协调音乐节奏。其实,除少数先天性全聋学生外,绝大多数聋人学生是有残余听力的,在有大功率音响的舞台上,他们是能听到音乐声音的,只是听到了却不知道这些声音是什么东西。因此,律动室的设施是很重要的,聋教育学校律动房,包括排练房,要配置大功率音响系统,与一个标准剧场的音响系统不分上下。让聋人学生利用残余听力感受音乐的立体感觉。一次又一次的让聋人学生听下来,加之舞蹈老师的手语演示,包括丰富的表情动作,手势随着音乐旋律进行节奏有力地挥动。这样,聋人学生就会有兴趣去探究音乐,找到音乐感觉,分享音乐带来的美。比较成功的例子是:聋人舞蹈演员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下,听的次数多了,就会熟悉音乐,喜欢音乐,并找到与舞蹈动作相吻合的节奏;有的可以不用舞台幕后手语指挥,自己也能根据残余听觉,主动地区去掌握音乐节奏,跳出与音乐浑然一体的舞蹈来。如聋人舞蹈家邵丽华之类的优秀聋人舞蹈演员。但是,目前我国的许多聋校律动室的设施远远不符合标准。(二)社会会对聋校的资助方式不当1、社会对聋校的资助没有使聋生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最近几年来,社会加大了对于聋哑儿童的资助,无论是数量上和人均金额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每年还有是有很多的项目没有完成,常常一个项目的实施需要几年的时间,有些项目迟迟不能完成。而实际上很多需要资助的残疾儿童家庭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笔者认为,部分的原因在于资助的信息在区、街道、社区中的上传下达中出现一些纰漏。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很多的家长透露不知道这方面的资助信息。尽管在项目实施初期都有宣传活动,但是实际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的。为此,政府要加大对聋哑儿童社会资助的宣传力度。社会资助的名额有这么多,但是实际提出申请却比实际需要的少。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2、过分强调物质资助而忽视精神资助2011年1月5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的大学生们来到九江博爱聋人学校,他们用自己勤工俭学挣来的钱购买了一些物资,并送到了聋人孩子的手中。他们在圣诞节那天上街打零工挣了600元钱。现在,他们把钱全部拿出来,购买了黑板、文具和一些体育用品,希望能给聋人孩子们一些帮助,为他们送去一份温暖。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百块钱,但这些钱都是这几个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来的,在工作中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更是体验到了快乐,还将这些钱用在了有意义的地方。无限的爱心活动给聋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使得他们更有动力好好学习,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但是聋哑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经济压力很大,而且也需要残疾儿童家长花费大量时间。近几年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各机构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补助方面得到了完善和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然而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精神需要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聋哑儿童。自卑是聋哑儿童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和最重要的心理特征。由于其自身缺陷的限制、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觉自己在经济、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悬殊较大;所接受的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相对落后,使他们视野狭窄,在信息量、知识面、业余爱好及特长等方面与正常儿童存在很大差距,自信心严重受挫。因此,对于特殊儿童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物质需要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加大精神资助,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提高自我调节力和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力。二、社会资助对聋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学习动机是在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外部诱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能够激发、转化为学习动机的内在需要和外部诱因大致包括:(1)求知欲、好奇心或者理解、认知、情趣需要,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内驱力,主要以学习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为外部诱因。由此形成的学习动机、行为目标指向学习本身,个体的需要由学习本身来满足,因而可称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这种动机是最重要、最稳定的推动力量。(2)自尊、自信、成就感、好胜心等希望因自己的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或自我提高内驱力,主要以学习内容的挑战性、学习成绩的客观评价为外部诱因。由此形成的学习动机,近于心理学家所说的成就动机。(3)使命感、价值感、责任心、理想信念等希望自己的生命获得确切的方向感和价值感的需要,主要以学习的社会价值性为外部诱因。这种需要无疑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但由于满足它的是学习的社会价值,而不是学习内容本身,而且它很容易在一些献身性的社会工作上获得满足,因而由此形成的学习动机也应属于外在的学习动机。(4)归属或者融入团体的需要,主要以外部学习氛围、他人的学习行为为外部诱因。(5)名誉、荣誉、他人尊重等需要,主要以学习带来的外部评价,如教师表扬、家长奖励为外部诱因。(6)生存、安全等需要,主要以学习所直接带来的外部效果,如获得文凭、帮助就业、逃避惩罚等为诱因。在学习活动中,不少的外部条件都可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激发起来,如学习者对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有深刻的了解,父母、教师的表扬、奖励或惩罚,让学习者适当地参加社会活动等,这些动机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有目的地利用一些外部条件,创设适当的环境以激发学习动机。而对于聋哑儿童来说,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关心将成为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一项重要外因。(一)社会资助力度不够对聋生学习动机的影响1、多媒体教室的缺乏对聋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作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发挥着开发聋生潜能的重要作用。它形象、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符合聋生的认知特点,不仅能极大的丰富聋生的视觉感知,而且能帮助和促进聋生对事物的清晰性、完整性、稳定性的认识,进一步补偿听觉缺陷,同时还有利于聋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潜能能够更好得到发挥,从而促进聋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声、形结合,具有生动、直观、形象、感染力强、信息量大、图文并用等优势,使聋校教学过程富于形象和直观,节约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话能力和审美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及的。它能使被感知的事物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使聋校的教学过程富于形象和直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审美愉悦;它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让聋生看到不易直接看到的事物,以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约教学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多媒体教学还可根据教学需要,重复再现教学内容,有助于聋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增强记忆;多媒体教学还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关系、原理变得具体化或直观化,聋生可以借助这些具体化的形象来理解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关系和原理,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感知作用,并借助视觉器官充分感知、观察、想象、思考、记忆,以弥补听力残疾。(1)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帮助聋生整体感知教材,形成表象在聋校的教学中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欢快情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动机,而多媒体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聋生视觉感官的需要,充分调动聋生的视觉功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陶冶情操,激活学习的内因。(2)运用多媒体帮助聋生剖析课文内容,形成概念由于聋童丧失了听觉,不能与正常人进行语言交往,这就使他们的认识活动有其特殊的地方。如:感知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表象贫乏而不稳定,概念形成困难,思维抽象性很差等。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教育手段,进行动画的动态演示,形象生动、逼真、趣味性强,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由此可见,计算机多媒体在聋校教学中的运用,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容易,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使没有观察过的或很少观察的现象在学生脑海中有具体的表象,重点、难点不仅易于突出,更易于突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3)利用多媒体帮助聋生拓展知识,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聋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所学内容进一步的延伸,发挥聋生的思维,丰富情感体验。以丰富聋生的情感,激发生活的热情。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聋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话能力和审美能力,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及的,它的独特优势,为聋校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影响,社会资助的缺乏,要想真正使用多媒体教学还有难度,即使有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也无法完成心愿,毕竟资金有限。从而将会阻碍聋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严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慢慢削减他们学习的激情。2、体育设施不完善对激发聋生学习兴趣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当然也需要有一定课程资源作为前提。聋校体育设施资源就是体育课。要想搞好聋校学生的体育教学,使聋校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聋校应有计划地建设符合聋校学生需要的体育设备。其环境设计应符合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特点,满足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其中室内活动室与多功能活动室兼用。体育设备应如表1表1 聋校的体育设施种类序号名 称规格、要求单位备 注1跨栏架升降式,不低于0.40m,软式栏板副2跳高架可升降、附标尺副3跳高用海绵垫2.00×3.00×0.30m块4摸高器副5小山羊少儿用,高度可调副6山羊可升降个7跳箱套8助跳板块9体操垫1.00×2.00×0.10m块10体操凳3.00×0.30×0.20m个11肋木4格副12单杠1.10~2.40m,高度可调副13双杠1.10~1.40m,高度可调副14云梯4.00×0.70×2.00m ,8格副15体操用具体操棒、体操圈等套16球只17球类推车辆18球类打气泵电动台19小篮球架小学用副20篮球架篮框高2.50~2.80m副21攀爬联合架套22乒乓球台副23小排球柱简易两用副选配24小足球门七人制副25平衡木长5.00m,调节高度0.70~1.25m副26杠铃简易练习杠铃(80kg)副27收录机便携式台28组合音响影碟机、音箱、功放、卡座等套30光电文字显示器套二选一但是,由于经济资金不足,我国很多聋校的体育设施并不完善,师资状况不良,开课随意性大;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缺乏课程意识;课程资源有效利用和经费的投入不足,场地、器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等。聋校教师没有足够的条件充分发挥聋生的体育潜力,难以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3、聋校律动活动室设施不足对激发聋生创造力的影响律动课是全日制聋校专设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聋生进行美育的主要学科之一,内容包括音乐、舞蹈、体操、游戏、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在聋生听力受阻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触觉感受来接受美的熏陶。它有着自身的审美和育人的作用,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以这样的方式来陶冶聋生的情操,补偿聋生的心理、生理缺陷,培养聋生关心他人,遵守纪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不断进取的品德和活泼乐观的情趣,其中,舞蹈是律动课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聋生进行舞蹈艺术训练和舞蹈艺术创美是提高聋生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手段。(1)舞蹈培养聋生节奏感,使其表达美好情感,舞蹈要用听觉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音乐的起止,才能随音乐合拍跳舞;要用听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才能用舞蹈动作表达情感。音乐是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如果一个健全人的节奏感不强,都很难体现舞蹈的韵味,何况是聋生呢?他们听不见音乐,无法感受舞蹈的魅力。而舞蹈的论率差别往往来自节奏的不同。这种节奏的构成差异,即是各种舞蹈力度的不同或着力点的时间、空间的不同。(2)舞蹈激发聋生的创造力 聋生在掌握了节奏,学会了舞蹈时候,并不会满足于只学会舞蹈动作的现状。他们需要更高的升华——创造舞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性训练,而且激励他们敢于创新舞蹈,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模仿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要知道,聋生在学习、训练中寄托了美好的期望,付出了比正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此时教师应让学生去实现自我价值,让他们在创作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欲望和参与感,在成功的体验中形成自尊、自强的意志品质,把舞蹈创作引入新天地,从而取得良好的美育效果。(3)舞蹈提高聋生的审美意识 舞蹈作为情感的艺术、视觉的艺术、造型的艺术,在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聋生在欣赏、模仿、表演舞蹈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身心愉悦,是通过舞蹈艺术的韵律、节奏、表情和构图给人以美感而获得的。聋生因耳聋导致他们缺乏美的体验,审美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利用感性材料来帮助聋生进行审美意识的培养。 ①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 由于聋生丧失了听力,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必须依靠其他的器官来代偿其生理功能。视觉的功能无疑在补偿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类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因此,“以目代耳”成为聋生听觉补偿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刺激视觉,提高聋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使聋生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体会到舞蹈所要表达的内涵。②在教学中制作具有审美价值的直观教具 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形式符合聋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聋生思想活跃,兴趣浓厚。通过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怡情、疏导情感,使聋生在对美的追求与品位中,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从而提高聋生的审美情趣。(4)舞蹈使聋生感悟人生真谛、笑对生活 著名聋人舞蹈家邰丽华曾经说过:“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文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我们不仅仅渴望平等、参与、共享,还希望以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与大家共创人类美好。”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的一些聋人舞蹈演员,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给人以极大的震动。他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聋校的舞蹈教育。因此,聋校律动对于聋生学习舞蹈,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创造能力,增进信息交流,传承和发展文化,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未来,从而产生对美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为聋生感悟人生真谛,创造完美,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许多聋校律动室的设施并不理想,教师训练学生的教具、多媒体等设施不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聋生无法获得成功感,从而不能激发创造力。(二)社会资助的方式不当对聋生学习动机的影响1、实质需要的缺乏对聋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儿童少年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首要环节。家庭教育作为学校、家庭、社会这三大教育的组成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家庭是最主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目前我国聋生家庭经济生活方面,有35.9%的家庭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有17.1%的家庭还处于温饱线以下,仍需接受国家的救济。经济的不足导致了这些家庭在住房、饮食、卫生条件上的落后。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聋生家庭这个特殊的群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在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所从事的职业方面,又81.2%的聋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是初中以下,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占所调查人数的3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7%。对家长从事职业的调查显示,有75.5%的家长从事农业生产,有4户个人家庭,7户个体私营户,2户国家公务员家庭。这个结果说明了大多数家长的自身文化素养较低,并常年从事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也就势必造成多数家长缺乏聋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更缺乏针对聋生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他们为了家庭能够过上平稳的生活而常年劳作,根本无心也无力为了子女的明天去学习和研究聋生的教育问题。另外,一个家庭中有2个子女的占被调查家庭的73.6%,有3个子女的占将近17%。家庭子女众多,家长负担过重也是制约聋生家庭教育良性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统计、分析聋生家长的信息反馈,聋生的教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社会条件大多不及社会一般家庭;家长的文化程度偏低;家庭中子女多,家长负担过重;一般家长用在子女教育上的精力较少。虽然社会不断加大力度资助聋生,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这些资助只是解决聋生家庭的小部分负担,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困难,这就会助长聋生对社会的不信任感,对社会抱怀疑态度,从而削弱聋生外部动机的责任感和价值感。2、精神资助的缺失对聋生学习目的的影响经济援助无疑是聋生援助的基点,但绝不是援助的终点。聋生家庭大部分属于经济困难户。孩子上学的费用无法承担,他们扼要解决的是物质需要。但是,仅仅从经济上对聋生实施援助,而忽视对他们精神的资助,将使援助工作的实效受到限制。聋生由于听力损失导致语言障碍,与周围人言语交流甚少,他们的心理问题较健全人会更多。因此,作为聋儿教育机构的聋校应引起高度关注。聋生生理缺陷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给他们后天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心理缺陷。为此,聋校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聋生的心理问题,以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心理与人格和谐发展。三、加大改进社会对聋校的资助以激发聋生的学习动机(一)政府资助与社会资助相结合共同促进聋生的发展政府相应出台持续、固定的长效的政府资助项目,确保有困难的残疾儿童得到持续长效的政府帮助。呼吁社会加大对聋校的资助,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社会爱心企业的捐赠和帮助,设立针对特殊的残疾儿童的帮助基金会,使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儿童得到实际的康复帮助。(二)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大对聋生的精神资助聋生不仅在物质上需要资助,在精神上更需要社会、家庭的呵护,社会应该以正常人的心态面对他们,公共场所不要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和社会接触。(三)不断完善聋校的缺陷补偿设施的设立添置现代专用设备,改善听力补偿设施,现代聋校均应配备听力检测、助听器验配和维修、耳模制作、个别言语训练、集体言语训练等等专用仪器设备和维修工具,并制订相应制度及评估方法以促进其日常应用研究,提高使用效益,推进聋教育改革和发展。(四)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以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强宣传和发动工作。加强对服务计划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扶残助残社会和谐的良好风气,为今后社区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建立,服务质量的评估,以及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都是目前社会对聋校资助中出现的问题,在两个体系建设中,我们要将实际的项目操作和实际执行结合两个体系重要建设,确保我们残疾儿童的服务落到实处,资助真正有需要、有困难的残疾儿童,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伟大目标。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残疾儿童需求为导向,以拓展残疾儿童服务新方式为宗旨,以实现残疾儿童个体需求和个性化服务有效对接为重点,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切实为广大残疾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可行的服务,使广大残疾儿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和谐深圳建设和我市残疾人事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结束语:综上所述,社会资助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良好的资助对残疾人的发展期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我国特殊教育的出路在于对残疾人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掌握或基本掌握日常劳动和职业劳动能力,使他们尽可能自强自立,既能够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又能够奉献于社会,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人格和社会价值。因此,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尽最大能力帮助特殊儿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参考文献:[1]方俊明.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宋其辉.怎样教学生才肯学[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0.[3]毛小平.残疾人社会支持比较 [J].中南大学学报, 2010(2)[4]刘祖云,毛小平.障群体社会支持方式比较[J].民族大学学报,2010(5).[5]胡晓毅.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非歧视评估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5:13-17.[6]董兰芝. 全社会都要关爱特殊需要儿童[N]. 深圳特区报, 2007.[7]张星泽.“特殊教育我们一定要特殊对待”[N]. 巴音郭楞日报, 2007.[8]乐章.社会救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9]王志英,卢宁.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攻击行为、社会期望及归因方式比较[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7).[10]陆怡如.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致谢: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我终于完成了《浅谈社会资助对聋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的论文,从开始确定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独立完成的最大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本研究及论文是经过我的认真思考和收集资料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我都经过了细心考察。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许多领导、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