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欣赏】:福穆古道,哪般栖云?
福穆古道,哪般栖云
( 作者:赛岐 刘世昌 )
初冬,林深山幽,择福穆古道而步,栖云岭别有风味。“霜叶红于二月花”,沿栖云寺旁古道而上,稀稀疏疏,枫掩石径;脚底头顶,红火婉约,毫不妩媚;岚风而至,哗哗飘舞,似蝶非蝶;曦景所照,璀璨生辉,实为惬意。
鉴于所见史料缺乏,福穆古道始建年代难知,可是“栖云”二字早有记载。宋代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第三十五《寺观类》载:“栖善院。归化西里。唐大中三年置”。明万历《福安县志》卷之九《寺观》载:“栖云寺。西郊隔溪。唐倡建,为诸寺先,一作‘栖善’”。此寺由开山祖师平泥大和尚兴建,普渡众生。清乾隆四十八年版《福安县志》载:“宋绍兴四年,邑水灾溺死者,流尸聚山下,僧秉大罄捐衣钵资,募工埋葬”,即有流骸冢。现在净赞法师第七次闭关再次进入栖云寺,菩提书院发起修学读书会在栖云寺有序开展。
栖云寺背靠仙岫山,“仙岫晴云”就是韩阳十景之一,明举人郭文习(字景翔,鹿斗人,曾任湖广衡阳知县)诗云:“鸡犬云霄外,乾坤夕阳头。晴岚高百尺,远逐白光浮”。仙岫山(仙岭山)就是“龟仙山,俗呼仙岭鼻。为邑巨镇,上有马仙遗迹,旱祷雨,以空瓶塞口悬崖,水忽内溢,迎归而雨”。寒来暑往,皆为男女老少登高好去处。明朝福安知县孟充(江西省高安县人)出游尽兴,于栖云寺壁题《栖云寺诗》:“雅兴爱林泉,时来结佛缘。山明知过雨,松暗不藏烟。鹿骇烧畲火,钟随过渡船。一声何处雁,飞不早凉天”。
千百年来阳头至栖云寺大都过渡船。此渡即名“栖云渡”,万历县志载:“栖云渡。夫一名,各三两。原二名,知县梁焕始减其一,民不便”,“每名银三两”,渡船不便之处极多,早先此渡也曾有“桥”,县志载曰“万寿桥”。“栖云渡。正德十六年,李天章、郭柏,耆老郭允美、陈叔达连舟为浮桥。隆庆元年,上登极,改名万寿,取义于仙岭下山,为南山之寿。编渡夫六名,两岸有亭,尚书、三山林廷选记。嘉靖十一年,唐仕修,御史陈襃客福安为记”。先贤倾心于栖云渡,可见在交通方面地位之重,修亭则供客挡风遮雨、歇脚等舟,文人雅士不免留下诗文,清乾隆版县志载明代李都题栖云亭之联:“峻岭西驰,客骑远从天上来;环溪东望,仙舟常在镜中浮”。
过栖云渡向西往穆阳就走栖云岭,清乾隆四十八年版《福安县志》载:“栖云岭。唐时建栖云寺于此,其下有仁寿山”。不难猜测栖云岭较栖云寺早有。登级二里许,路旁凉亭一座,有别于古代路亭,三面土墙,临路而敞,单柱撑檐,条凳供歇,路边点香。一门入后,疑似厨房,墙挂草鞋纸伞,不知何尊神灵。清乾隆版县志记“在邑西栖云岭。康熙五十五年,阳头李日长妻郭雪使建”“新亭”,新亭在何处,遗址呢!再行二里,遇小宫庙,庙旁立“大清光绪十四年”一碑刻,上书“重修栖云岭碑记”,以李德基、陈杨明、黄恩兴、李朝临、李念芬、李兆一公、李天根、李品益、李江汉、李德兰、李庆铨等为董事,并列捐资,其中“李祠捐洋畨肆拾元”,可见李祠善举,也显示栖云岭重要性。
福穆公路在宫庙上方横穿,也横截古道,公路有一口“甘饮”,解渴取水者常有。再拾阶而往,就到栖云岭岭头,即彭家洋村口,村坊高耸入云,五显大帝田公元帅宫醒目,百年古枫风情万种。路边置三大石,上书“彭家洋”,旁新造凉亭。栖云岭西下将至铜岩村,栖云岭只是福穆古道的六分之一。
福穆古道就是福安县城通往穆阳、周宁的官道,起于阳头横街头,经察阳路,至白莲堂(环溪书院),就是溪墘头,搭渡船,对岸即渡船头村,越栖云寺,走栖云岭,览彭家洋牌坊,西行铜岩。问古道,望隆坪村,遇机耕路、茶园,仰高压线,沿国防光缆,路旁植小枫树。山高径曲,一览穆水与宁武线,进密林,下隐中岙村,石径幽暗,顺坡而下,二遇路亭遗址,看穆水与下逢溪汇于龙首桥,过龙首桥,顺福穆公路前行,穿桂林秀溪,即至古镇穆阳。全程约13公里,若依福穆公路就有26公里。
近年富春大道穿过栖云渡口和渡船头村,村庄已整体搬迁,原址置“中梁壹号”房地产,南侧还建东百广场。渡头古榕依然苍苍,栖云潭仍然流过交溪水,渡船已休。渡口往南已架富阳大桥,北往规划建栖云大桥。阳头栖云路人来人往,迁居新建,乡民记心中。
那年栖云,而今栖云,来日栖云,哪般如此?
福穆古道,人人称道!
津津很好,不妨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