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天涯海角、南极村落”藟尾村
福安“天涯海角、南极村落”藟尾村
作者:黄世智
看福安地图,南北长,东西窄。最东溪尾镇,最西康厝乡,最北范坑乡,最南下白石镇。而下白石镇和对岸的湾坞镇都是半岛,两半岛相遇白马门,形成一只大螯。
螯:螃蟹等节肢动物变形的第一对脚,能开合,用来取食或自卫。难怪福安人出白马门闯荡四海,敢攻能赢;入白马门,牧海耕田,能守会富。
守着白马门和下白石最南端的“福安南极”,会是什么样呢?按捺不住好奇,近日单枪匹马,骑着单车,一路向南,勇闯天涯。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沿着福安五中旁的公路南行,山边晚熟龙眼挂满枝头,海塘里虾跃鱼欢。丰收的景象装进眼里,喜在心头。
到了白马门灯塔,福安母亲河止于此处。奔腾的长溪水从这里汇入官井洋,出东冲口就是广袤的东海。前方的白匏山岛,就是福安、霞浦、蕉城三县区交接点。
在灯塔边右转,继续前行,大约三公里后,公路已到尽头。一座村庄出现在眼前,这就是福安的南极村庄。
村庄不大,背山面海,村民祖上从莆仙迁居而来,至今这里还说着莆仙话,是福安仅有的2个方言岛之一(另一个是晓阳镇首笕村的客家话方言岛)。
村民主要从事海上养殖业,村口的一大片龙眼林都没人打理,爬满了葛藤,好似“绿野仙踪”的场景。
村口的石碑上写着村名——藟尾村。
lei尾村?不对呀!不是lai尾村吗?
藟:葛类蔓草名,古同蕾(花蕾),而这个村,座落在后面大山前面大海的山旮旯,所以取名的时候,用福安常见的一种竹编小背篓——(竹字头下3个田,音近lai,义近“篓”,竹制,似圆柱,口小,颈细,肚圆,底扁,系以绳,可背带盛物。《康熙字典》作卢对切,义为“磨”,与本地不同)的尾(底)部来形容地方的狭窄偏僻。lai很小,福安人常说“天下不是米筛阔,天下不是lai付(那么)大”,来劝人把心胸放大,把眼光放远。藟(lei)的读音和意思与这个村名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而lai(竹字头下3个田)这个字现在已不用,况且该村已通公路,未来公路还会连接村西不远的畚斗坑村,形成环岛公路,交通会进一步改善,地理位置已不偏僻,所以笔者建议该村取名籁尾村(同样情况的还有甘棠镇的lai村)。
籁,古代的一种三孔管乐器。我们常把好听的音乐称为“天籁之音”。用“籁lai”字,既音相近,又寄托我们希望生活的篇章能奏响“天籁之音”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