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不宣的大明宣德炉
有研究者认为,明代宣德炉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制铜史的新篇。与此前的铜器对比,明宣德的铜器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开始使用黄铜做为原料。
目前宣德炉的收藏方向是,从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市场行情。一般是以低端市场为入口,阶梯上升。藏家的队伍不断扩大,存在着大量精品宣德炉出手情况。而从拍卖市场结果分析,近些年来,宣德炉的成 交价格从几十万到几百万,2009年全国宣德炉的成 交价已经突破了2亿元人民币。
谁敢说自己看见过真正的宣德炉呢?因为它的制作精良和珍 稀,从铸造开始就被无数人盯上,在经历了多种劫难后,甚至有人怀疑,全世界都没有一件能被确认为真品的宣德炉。
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炮弹药,便发动民间收集“旧铜”,从各地所收集来的旧铜器中,自然有不少的铜炉。
认识宣德炉的年款是判断宣德炉真假、年代的重要标准。宣铜器的款识有数种。目前流传的宣德款有“宣字”款、“宣德”款、“宣德年制”款、“大明宣德年制”款四种。宣德炉的年款书写风格以减地阳文楷书为主,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雍正年制”等,其它还有阴文楷书、单框阴文篆书等。款识风格因书写者而异。
据历史记载,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铸铜炉,合计一万八千余件,现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台 湾的故宫博物院,也仅收藏了四座。其实,当时宣炉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于各地的闻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广泛,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许多宣炉(包括后仿炉和私款炉),不但失散了,甚至于销毁,至今宣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后仿炉、私款炉亦珍贵。原因是宣炉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间遭到了多种劫难。
宣德炉的造型大多参照了上古青铜器和宋瓷两个体系,《宣德鼎彝谱》也提供了宣德炉的经典造型,如冲耳炉、簋式炉、鬲式炉等。据说宣德皇帝会利用宫里留下来的铜器或瓷器作为造型的基准,所以像故宫博物院旧藏的哥窑,以及其他造型的宋代瓷炉造型也在宣德炉里边有所反映。然而同样是冲耳炉,明清两代都有铸造,必须通过一些细微变化来判定年代和真伪。一般规律是,明向清过度,炉身从矮向高的渐变提示了炉子的年代特征。这仅仅是坚定地一个方面,整个鉴赏必须从造型、质地、皮色、款识四个方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