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朱启臻:乡村衰落的因素及其后果

既然乡村有如此多功能,又如此重要,为什么乡村会快速消失和衰败呢?其实,乡村并不是必然衰落,而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其中体制机制、政策引导以及各种人为因素是乡村衰落的主要原因。梳理影响乡村发展的障碍因素,有助于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二元城乡结构与单向城镇化是导致乡村衰败的首要因素。计划体制时期,城乡分割二元体制,大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集中投入城市,乡村为城市建设提供积累,农民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城乡之间形成了一道人们难以逾越的鸿沟,是当时乡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确立,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选择自由,解放了乡村生产力,特别是劳动力流动就业,为农民创造了更大范围的就业空间。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体制并没有被打破。几十年来,对农民的就业限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尽管很多农民已经进城就业几十年,依然被贴上“农民工”身份标签,导致了农民工“既融不进城市,也回不了乡村”的尴尬境地。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城乡关系又走入了另一极端倾,即单向城镇化。各种力量集中指向让农民放弃耕地、宅基地,进厂务工、进城购房。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城镇化政策导向,导致乡村人才、资金、土地指标、资源与信息向城市单向度集中,像一个无形的“抽水机”,把乡村的各类优质资源远远不断抽送到城市。直接导致的是乡村价值失位,乡村文化被漠视,农村独有的社会结构被消解。

乡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严重滞后是乡村衰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地区乡村道路不通、饮水缺乏保障,信息网络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厕所的脏乱臭等难以为年轻人所接受,成为年轻人离乡离土倾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乡村学校的撤并,初衷是因为乡村儿童数量减少,难以撑起一所像样的学校,因此为了让乡村儿童接受更“优质教育”,就只能让他们离开乡村,到镇里或者县城更好的学校去读书。且不论这样的“好心”能否得到决策者想象的那样的好结果,这个做法到了基层就变成一些地方“胁迫”老百姓“城镇化”(实际上是要农民到城镇买房子)的手段。最露骨的口号就是:“小手拉大手”,促进城镇化。其逻辑就是先撤销乡村学校,把学校搬到城镇,利用中国人望子成龙的社会心理,选择放弃乡村,进城买房子。在乡村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全家离开乡村,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孩子读书。这样,乡村衰败成为撤点并校的理由,撤点并校又反过来成为乡村进一步衰败的原因,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乡村就业难和低收入被认为是导致乡村衰败的重要因素。农民的农业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种地一年不及一个月外出打工收入,自然“人往高处走”。一些地方由于对农业特点认识不清,盲目推动土地流转搞所谓规模经营性,崇尚把农民变成既拿地租、又挣工资的农业工人,热衷于通过土地流转搞“招商引资”式的规模经营,或以种种理由迫使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所谓“大户”,把农业变成了排斥农民的产业。这一做法,即威胁了国家农业安全,也损害了农业投资者,同时伤害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农民拿着地租,或外出打工,或无所事事,成为游离乡村外的边缘人。农民失去土地同时,也失去了在乡村的主体地位,失去了对农业生产的支配和参与权利,自然也就失去了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客观上加速了乡村的萧条和衰败。

除此之外,乡村消失的动力还来自于地方政府的推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拆村并居”,不少地区制定了拆村的宏伟规划,为了获得建设用地指标,强迫农民上楼。可以说,对乡村价值认识的缺陷,已经成为乡村消失的主要因素,是当前乡村振兴的最大障碍。城镇化依然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城镇化并不是要以消灭乡村社会为代价。

中国几千年农业文化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乡村作为文化载体,蕴含着五千年文化基因和密码。如果我们简单套用单向城镇化思维模式对待乡村,就会促进乡村衰败,瓦解其应有的社会功能。正确的做法是补齐乡村建设短板,破除阻碍乡村发展的一切障碍,增加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点击加载图片

(作者系《中国乡村发现》学术委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乡村发现转自:朱启臻头条号)

(0)

相关推荐

  •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研究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是中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一盘棋上的两枚关键棋子.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使我国城镇发展得到了质与量上的双重提升.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乡村治理|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背后的基本逻辑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城市化社会的空间结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乡村的发展有一个基本思路--我们希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发展基本同步.不是协调,而是基本同步,即时间上同时推进.中国的城镇化高潮始于200 ...

  • 朱启臻:导致乡村衰落的因素及其后果 乡村出路之二

    既然乡村有如此多功能,又如此重要,为什么乡村会快速消失和衰败呢?其实,乡村并不是必然衰落,而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其中体制机制.政策引导以及各种人为因素是乡村衰落的主要原因.梳理影响乡村发展的障碍因素 ...

  • 朱启臻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

    (该文节选自 朱启臻著<把根留住>一书) 导语 乡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乡村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上,还表现在乡村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上.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

  • 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价值发现与提升

    黔东南州侗族村寨 乡村在其成长过程中,始终沿着两个维度发展,一个维度是适应乡村生产,另一个维度是方便乡村生活.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乡村的诸如生产价值.生活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维系着乡村的 ...

  •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朱启臻:农民是乡村文化创造者传承者

    立一个雕塑,做一个卡通造型--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常会看到一些外来文化作品突兀地出现,引起村民一时的围观,随后便弃置一旁. 本以为是在送"文化"下乡,结果显得格格不入,不能为乡村文化 ...

  • 朱启臻:消灭乡村,就是破坏农业!

    导读 农民生产与生活决定了村落的结构,村落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正是由于村落的存在,耕地才得到了改善,土地才得以合理利用,也由于村落的存在,农民才世代积累了耕作知识和经验. 1耕 ...

  • 朱启臻|守望乡愁:乡村闲暇生活的特点

    零 导读 如果比较村落闲暇活动与事市闲暇活动,可发现与都市闲暇消费活动形式上的原子性.文化内容上的都市性.文化消费的商品性等特点截然不同,村落闲暇活动在形式上具有群体性.参与性.互动性等特征,在内容上 ...

  • 朱启臻:乡村有些东西必须敬畏!

    朱启臻,中国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正文  现在,乡村价值还远远没有被揭示出来,有些重要的乡村价值,也许只有在丧失之后,才能被人们认识到,而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几 ...

  • 朱启臻:乡村建设不是想当然地让农民搬家上楼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 ...

  • 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 消灭乡村,就是破坏农业!

    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 消灭乡村,就是破坏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