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脏俯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小泻肝汤
17味药物阴阳五行属性归类简论:
味辛皆属木:(计17味)
(1)木性药(阳):有宣发之功,可补肝益肾养心泻脾抑肺。17
①木中木(阳中少阳) 4
桂(肉桂),木中木。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桂心,木中木。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味厚燥性,助心阳、交心肾,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桂枝,木中木。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羊肝,木中木。甘、苦,性凉。入肝经。补气血、调水道,补肝益肺、明目止咳。
②木中火(阳中正阳) 1
蜀椒,木中火。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温中散寒,驱虫止痛。
③木中土(少阳中阴) 6
生姜,木中土。辛,温。入肺、脾、胃经。散寒发表,温中止呕,止咳化痰,解毒。
干姜,木中土。大辛,大热。入肺、心、脾、胃经。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温经止血。
炮干姜,木中土。平,温。入肺、心、脾、胃经。温中止泻,温经止血。
粳米,木中土。甘、苦,平、微寒。入脾、胃、肺经。益气生津,补益脾胃,顾护胃气,培补汗源。
阿胶,木中土。甘、平。归肝、肺、肾经。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伏龙肝,木中土。辛,温。归脾、胃经。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涩肠止泻。
④木中金(阳中少阴) 4
细辛,木中金。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止痛化饮,开窍。
山萸肉,木中金。酸、涩,微温。入肝、肾经。补肝益胃,涩精敛汗。
矾石,木中金。酸、涩,寒。归脾、大肠、肝经。解毒杀虫,止泻止血,祛痰开窍。
细辛根,木中金。辛,温。入肺、肾经。祛风散寒,止痛化饮,开窍。
⑤木中水(阳中正阴) 2
苦参,木中水。苦,寒。入心、肝、大肠、小肠、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附子,木中水。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回阳救逆,补阳益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 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并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
枳实(熬)(金中木),芍药(金中土),生姜(木中土),上三味各三两,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解析:肝实则怒,方用泻肝汤。
'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是病。
肝病用木体,是病为肝木五行中之水亢太过,并伴上亢,克脾土中之火,水。
“小泻肝汤”方中芍药为金中土,枳实为金中木,生姜为木中土,以脾土“土体”之子“金体”中之土,木(土体之火生金体之土,土体之水生金体之木),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体”中之水,土。又怕制土太过而以“木体”之土兼补“木本体”中之土。
肝实(”木体之水太过伴上亢“是病,则用“小泻肝汤”是方,芍药为君药,枳实为臣药,生姜为佐使,化甘除烦,治病去强急。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使。
一为乾为阳,二为坤为阴。经云: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天三(味,升),一升(阳数)也,肝实用阳数三,一并泻方,顿服为日一服取阳证以孤阳不长之意泻之,阴阳五行在其中矣。
小泻肝汤用于治疗肝实,精气不正,肝实要泻,以酸泻之,酸属金,金克木,泻肝用的是克制之法,脏实就是精气不正,邪气盛,而克就是管理,肝实就用酸来泻,泻就是使脏气回收,阴退为泻,用金中之木来实现对肝的管理,“味酸皆属金,..枳实为木,..芍药为土,味辛皆属木...姜为土,”用芍药,酸中之土,这个管理是持续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稳定的管理的连续性,用能够守的土使管理工作能稳定,生姜从五味的互含中,姜为木之土,木接受了金的管理后,也要保持稳定。
这就是经方治方的理论和实践的体现。其他的方剂没有小泻肝汤这么显明,其中所包含的仍然是这样的思想,正如陶弘景说言“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本方以枳实、 芍药、 生姜 三味成方,主治 “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 。
我们可以分别 从上述的纲目两个层面分析其涵义:
以味为纲:枳实、芍药之酸属金,克泻肝木之实,生姜之辛属土,助遂肝木之性 。
主治为目:从症状看,本证为一派木气郁滞,疏泄太过之象。 肝脉布胁肋抵少腹, 气郁脉中,迫于少腹,致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横逆犯胃,则当有干呕。
治当疏肝行气,和胃止呕。 枳实有行气降泻、 破气除痞之功;芍药可平抑肝阳,柔肝 解痉止痛,此处以肝实为主要病机,以痛为主要症状,正是二药疏泄平逆,行气 柔肝解痉主治之所长,同时和胃止呕也是生姜的主治功效之一。
三药的主治功 效与本方证之病机、症状可谓丝丝入扣。
由以上简析其实我们已经可以对《辅行诀》的组方思路作出如下归纳: 通过辨证,确定病证所属脏腑及其病机虚实→以味为纲,确定所需用之药味→以主治为目,在相应药味中选择所需用之具体药物组合成方。
我们今天的组方思路与这一思路的最大区别或许就在于省去了中间环节—— —以味为纲,这一省略的得失笔者暂不予评价,但至少在分析、讨论唐以前的方剂,或者比较经方、时方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省略的客观存在。
小泻肝汤:枳实(酸泻)、芍药(酸泻)、生姜(辛补) 从药味补泻角度,二泻一补,泻中寓补;从主治功效角度,枳实、芍药降气破滞 以泻肝气盛逆的同时,生姜辛通行滞,畅遂肝木之性,可谓以通为补之滥觞。
由于这些药物在与相应病机症状的对应上都是相当合理且丝丝入扣的 ,因此 笔者认为, 《辅行诀》 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者是充分考虑了药味补泻搭配及主治 功效的需要,使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 同时,古人的补虚泻实观与今日也有所不同 ,其内涵更加丰富,除了补益虚损 和泻泄实满之外,还具有根据五行生克制化补其不足,制其太过之义,所谓 “亢 害承制” 。
如小泻肝汤用于肝木太过之实证,味酸之品既是在抑肝木,也是在扶肺金,以金制木,以利恢复肝肺两脏生克制化之平衡。 然而,一个疑问也同时出现了:在明确了药物主治功效的前提下 ,何不直接将对应病机,具有相应功效的药物组合起来(正如今天常用的组方方法)?还要首 先满足药味补泻的需要,是否有画蛇添足,甚至胶柱鼓瑟之嫌? 这种想法其实反映了今日组方重视药性(寒热温凉平———对应病机)与主治功效(对应病机与症状),而不重视药味的现状。
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层面理解: 首先,五味组方是有其合理内核的。 且不论今天尚且时有运用的 “辛甘发散” 、 “酸苦涌泻” 、 “酸甘化阴” 、 “辛开苦降”等法则,即使以饮食的五味论,我们也知道何种病宜食何味,不宜食何味的常识,说明五味与人体疾病确有联系。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药物的药味与其特定的化学成分及功效间的确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酸味药多含鞣质,苦味药多含生物碱、 甙类, 甘味药多含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咸味多含无机盐、硫酸钠等。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常用的许多效果卓著的经方如半夏泻心汤、 四逆汤、 理中汤等都见于《辅行诀》中,同时也都充分体现了五味补泻组方法则,这些都说明古人的这一组方理论确有认真学习的必要。
五脏五输穴五行互藏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
五输穴配属五行首见于《灵枢本输》,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提出了十二经的五脏五输穴分类也含有五行互藏理论。
属于五脏(五条阴经:肝心脾肺肾)的穴位各有五个输穴,即“井、荥、俞、经、合”对应的就是“木、火、土、金、水”,其排列次序是: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
属于六腑(六条阳经:膀胱、胆、胃、大肠、小肠、三焦)的五输穴,“井、荥、输、经、合” 对应的五行是从“金”开始的,也就是“金、水、木、火、土”。
排列次序是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
我们将五脏五输穴同二十五味的五行方位相比类,同气相求,根据《辅行诀》的组方思路,也可形成五输穴的小泻肝汤,即少商,太渊,太冲。
小泻肝汤组方法则配伍的五脏五输穴
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并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
枳实(熬)(金中木),芍药(金中土),生姜(木中土),上三味各三两,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药名:枳实(金中木),配伍穴位金中木(少商)
药名:芍药(金中土),配伍穴位金中土(太渊)
药名:生姜(木中土),配伍穴位木中土(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