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坪往事越千年(一):唐时明月宋时风

2013年10月,作者在济南市五龙潭公园内的秦琼祠前留影。

(一)

关于榔坪的故事,我们从风雨飘摇的唐朝末年说起。

公元九世纪,曾经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大唐帝国日渐腐朽,走到了它生命的尽头。唐僖宗乾符五年(878),一代枭雄黄巢,率领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军大举南下。起义军势如破竹,官军强力抗击,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被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人人自危。

这一年九月的某一天,越州(今浙江绍兴)刺史官衙内,齐州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秦琼七世孙、州刺史秦珦在正厅里跺来踱去,坐立不安。此时,他陷入了深思,他将为自己和家人作最后的打算。今天稍早时候,他得到黄巢军队进攻杭州的消息,按照形势,下一个目标将是越州。此时,越州已乱,居民为求自保,已纷纷逃离。作为主掌一州的长官,是去是留,他犹豫不决。于忠,秦家世受国恩,他本人乃乾符元年进士、朝廷命官,理当死守越土。于孝,北方的族人生死未卜,先祖的血脉需要延续,首先需要保全自己的性命。经过思来想去,再三权衡,他决定选择后者,辞去官职,不再为腐败的朝廷卖命,逃亡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保全性命。

民国时的归州古城(来自网络)

弃官之后的秦珦,日夜飞奔地穿越被战火包裹的东半个中国,一路西进。当脚步离开江陵府以后,他看到了远处的三峡群山,嗅到了一点安全的味道。于是,他买舟沿江而上,决定沿长江入川。此时,距离逃出越州,他已在流亡的路上行走了几个月时间。也许是天寒地冻,身心疲惫,也许是看到峡江足以避乱,因此当他的船抵达归州时,他决定终止这场奔波,停舟上岸。他沿着长江南岸往山上走,在一个叫白庙岭(今秭归县两河口镇有白庙岭村)的地方停了下来,在这里暂时居住了下来。他希望等战乱平息以后,再返回北方的老家。

六年以后的中和四年(884),黄巢起义以官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正当秦珦准备北归之时,北方的藩镇之间,因为争夺胜利果实,使中原局势陷入了新的动荡。这个事实,彻底击碎了他归乡的想法。他只能抱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观点,重新开基立业。由于归州地处长江腹地,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他自度不可在此久居。于是,他把目光转到了香炉山脉的顶端,决定翻越这座山脉,到山南麓的长阳定居。最终,秦珦定居于咸池河畔,从此开启了一个家族新的征程,也开启了当时尚属荒芜之地的榔坪的开发历程。当时光进入一千一百四十一年以后的今天,无论是秦氏后人,还是榔坪人,都认同感谢他这个深思熟虑的抉择。

(二)

秦珦是有文献记载,定居开发榔坪以及长阳后河地区(含今榔坪、贺家坪、高家堰三镇)的第一人。《秦氏宗谱》的有关记载,填补了长阳自唐代至元代历史,尤其是教育史的空白。

咸丰版《秦氏宗谱》中的咸池书院图

秦珦是将门之后,进士出身,他定居榔坪咸池河以后,“以书香或坠为恐”,即以耕读继业,诗书传家,开创了榔坪教育的先河。因此,后辈于读书,往往孜孜以求,并有所得。其子、秦氏二世祖秦滔,苦读不倦,惜不幸早逝。当时,年迈的秦珦忍受老年丧子的痛苦,延请教师教育孙子秦惠(字子民),而秦惠终不辜负祖父期望,勤学上进,考入长阳县学,成为庠生。二十余年后的后唐庄宗时期,秦惠经过贡选,被授任后唐南平国(荆南节度使)江陵府(《秦氏宗谱》记为荆州府,不符合当时行政区划名称)教谕。秦惠与后来任南平水军都指挥的长阳人李景威将军,一文一武,都是南平“小朝廷”的精英。在江陵府教谕任上,秦惠培育了大量英才,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致仕以后,他回到家乡,为了提振地方人文,培养人才,于咸池河创立了咸池书院,“且备立条规,俾吾后起者以不坠”。创立于五代时期的咸池书院,是长阳以至湖北省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书院,一直存续到清末,千余年间培养了以家族成员为主的大量人才。

咸池书院旧址(图片来自2016年《秦氏宗谱》)

元明时期,秦氏人文蔚起,不能不归功于咸池书院的功劳。据《秦氏宗谱》记载:秦氏十二世祖秦仲羲,元英宗时拜召武将军;文宗时升都御史;宁宗嗣位,命镇辽东,功铭太常。十三世祖秦时禄,明永乐时由征召,拜授中卫将军。十五世秦彦才(旧志作“覃彦才”,因其父避祸而临时改姓),明天顺年间贡生(宣统《湖北通志》载为永乐十八年庚子科乡试高信榜举人),任四川石阡府(旧志误作“石阡县”)推官。

龙冠嘴(图片来自2016年《秦氏宗谱》)

五代后梁末期,历经战乱的新长阳人秦珦带着不能回归北方的遗憾,也带着对新家园美好憧憬,离开了这个世界。他逝世以后,被后人安埋在了今榔坪镇梓榔坪村碑坪一个叫“龙冠嘴”的“风水宝地”。秦氏后裔为其树立的墓碑,直到1975年水灾毁坏前一直存在。这个在榔坪开疆拓土的第一人,不仅是秦氏子孙顶礼膜拜的先祖,也应该是后世长阳人尊崇的先贤。

(三)

社坪村镇头河,榔坪河畔、施宜古道(今为G318国道)边,曾有一座建自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的古石桥,名叫“冷水桥”。古桥的建造者,是时任巴东知县,后升至宰相的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

寇准画像(来自网络)

寇准,字平仲,又称寇莱公,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寇莱公与我的先祖向敏中为同年进士,二人曾先后担任宰相(同平章事),私交深厚。今莱公墓前,竖立着一块刻有其画像的石碑。画像的左右,分别刻有二人的酬唱七言绝句。

右侧,是向敏中的诗句。诗云:

九万鹏霄振翼时,与君同折月中枝。

细思淳化持衡者,得到于今更有谁?

右侧,是寇准的诗。诗云:

玉殿登科四十年,当时僚友尽英贤。

岁寒惟有公兼我,白首犹持将相权。

两首诗,充满了那一时代宏图大展的士大夫精英的自豪。

紧邻榔坪的巴东县,便是寇准的发迹之地。太平兴国六年,二十岁的寇准被外放到山大人稀的归州巴东县任县令。任职三年期间,他竭力为民分忧。他常爬山涉水,体察民情。当看见许多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他一面上奏朝廷,请求减轻农民赋税;一面劝农稼穑,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授给当地人。因为他的清廉勤政,劝农稼穑,使巴东县成为“无旷土、无游民”之地。“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宋史中的寥寥数语,高度赞扬了寇准的政绩。

今巴东野三关镇有一处“劝农亭”建筑遗址,据说是寇准所建。当时,这里的居民以渔猎为主,鲜为耕种,生活水平低下。而寇准常到这里,劝民垦殖,使一片荒芜的榛荆之地变成了高山粮仓。

寇准博学多才。公事之余,他常徜徉于山水,寄情于诗文。他在县城(今巴东县东瀼口镇旧县坪)后的山岗上建造了“秋风”“白云”二亭,常常与一些诗朋文友登亭望远,览物抒怀。

道光《长阳县志》中关于冷水桥的记载

长阳冷水桥一带,自古风景宜人,是寇准在巴东任上常来之地,也是他眼中最美的一处风景。这里地势宽平高爽,溪流湾环,林木映带,景物幽雅。一条清泉从山涧中迤逦泄下,汇入榔坪河中,形成一个“一碧丈余,游鳞可数”的深潭。当年,寇准每次在野三关结束劝农工作以后,常常来到此处赏景休息。由于涧阔水深,不便通行,寇准便在此建起了一座石桥。这座桥的建成,既方便了人们的游玩,更是畅通了人们的出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小小的一座石桥,包含了这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民本情怀。

目睹泉渟风冷的清美景物,寇准不禁诗兴大发,吟咏了一首诗,并勒诗于碑,竖立于桥头。可惜的是,由于代远年湮,不知什么时候,古冷水桥与刻有寇公诗句的古碑,早已在某一个洪水季节,被暴涨的溪水冲垮冲走。而寇公所作的那首诗,被这一带的老百姓世代传诵。据道光《长阳县志》记载,其诗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土人犹有能记诵之者”。但到了今天,这首诗究竟是什么文字,已经无从了解了。在流传至今的《寇忠愍公诗集》中,亦未找到其诗。不禁令人心生遗憾。

前人善作,而后人更是善述。清代时,当地人仰慕寇莱公的高风,又在这个地方重建了一座新桥。每到晌午,这里荫凉透心,人们纷纷到这里歇脚。到了夜晚,这里没有蚊虫,行人旅者常常在这里寄宿。至今,这里仍然是一处值得品味把玩的好地方。

地以人重,人以地传。因为寇莱公的遗爱,冷水桥便不是一座普通的桥。

冷水桥的清风,从宋代吹拂到今天;冷水桥的清泉,将从如今流向未来。

在采访写作本文的过程中,得到了秦尚军、覃卫等人的支持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0)

相关推荐

  • 方逢辰家世里居考述

    作者|余利归 南宋状元方逢辰生平资料,以<蛟峰先生文集>为详,也见于<浙江通志>及府县志,以及<宋元学案>等史料,然究其家世,均觉散乱简略.富山村民国二十四年富山惠 ...

  • 里商洞坑洞灵庵

    里商洞坑洞灵庵 明万历严州府志及乾隆光绪淳安县志记载:洞灵庵,在县南四十里,由仙居洞而入,祈祷多应. 百度卫星地图有标示,洞灵庵在里商乡里阳村洞坑自然村后山. 洞坑村为商氏居住地.根据里商芝山商氏宗谱 ...

  • 中宪第与冷水余氏

    中宪第与冷水余氏 昨天下午,一位粉丝给我发来消息: 老师,今天朋友推荐关注到公众号,拜读后勾起乡愁.建城镇有个冷水村,不知道有没有关注. 并发来一幅冷水中宪第的照片: 冷水中宪第 读着这位粉丝的消息, ...

  • 汪宅茂畈村富岩寺

    汪宅茂畈村富岩寺 自宋以后旧志记载,富岩寺在东北进贤乡,晋天福四年建.后废.国朝康熙五年(丙午,1666),僧性朗海嗣,里人方时启重建. 进贤乡为原汪宅乡一带.据茂畈村方氏收藏民国37年<河南方 ...

  • 宋诗鉴赏-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释 ⑴引望:远望. ⑵杳杳:深远的意思. ⑶断霭:时有时无.忽聚忽散的烟气.霭,轻烟. ⑷流莺 ...

  • 古桥风韵:姜家豸山黄村桥

    古桥风韵:姜家豸山黄村桥 研究遂安县历史和姓氏,郭村詹氏赫赫有名,詹安五子登科,詹騤高中状元,故宫收藏詹氏墨宝,以及瀛山书院朱熹讲学,都证明郭村詹氏盛极一时,名扬一方,成为遂安骄傲. 据<东源詹 ...

  • 此后翻书心系处,唐时明月宋时风。

    这两天发了长牌,可能一时难消化.今天我们换个轻松的,是总也学不好的诗呢. 女人的一生,像极花开花落."最是人间留不住,容颜辞镜花辞树."留不住短暂绚丽的青春,留下来沧桑斑驳的灵魂. ...

  • 榔坪往事越千年(二):元明古镇话朗亭

    宜万铁路榔坪一号隧道上方俯瞰榔坪集镇(图片来自网络,拍摄者@山哥-彭琦摄于2013年8月14日) 我很惭愧.作为一名长阳人,榔坪人的亲戚,我到这里来的太少,了解的不多.从第一次走入古镇,二十一年间,我 ...

  • 榔坪往事越千年(三):悲情人物覃佳耀(上)

    从花果石后山俯瞰凤凰山及周边.清嘉庆元年,这一带都是充满硝烟的战场.(李东红摄) 榔坪人覃佳耀,清代嘉庆年间长阳白莲教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长阳民间两百多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榔坪河南北两岸,秀峰桥山里 ...

  • 榔坪往事越千年(三):悲情人物覃佳耀(下)

    (二) 经过策划联络,嘉庆元年二月,长阳白莲教教首林之华于九州河(今属资丘镇九龙村),邀约覃士辉于花屋场(今属资丘镇中溪村),率众揭竿起义.同时,榔坪覃佳耀与佳藩.佳兰,号"八大家" ...

  • 榔坪往事越千年(四):黄帮商人绎传奇(上)

    榔坪镇中街望上街(向家舟摄) 在长阳榔坪镇,有一群被人们称作"黄帮人"的移民后裔. 黄帮人的祖先,曾是清代湖北省地方商人群体的代表--"黄州帮"的一员.清代时, ...

  • 榔坪往事越千年(四):黄帮商人绎传奇(下)

    (四) 种种原因,在经历百年岁月以后,黄帮人与本帮人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矛盾. 榔坪的文化学者秦明武先生认为,刚开始来的黄帮人,吃苦耐劳,行事低调,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他们有的从小生意做起,也有一些给 ...

  • 榔坪往事越千年(五):威尔逊和鸽子树

    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中盛开的珙桐花.该园珙桐最早种植于1904年,种子来源于中国长阳.(图片来自新浪"寒冬1940"博客) 长阳榔坪镇乐园村,有一个小地名叫康家湾.由此再爬十几 ...

  • 宋时明月

    宋朝的灭亡,归根于宋重文抑武是不客观的.当时蒙元游牧民族凭借悍兵快马和血惺屠城,横扫欧亚大陆,当时西边的发达国家没有几个能够抵挡得住,被西方人称为黄祸,而宋是当时的世界强国,也是黄祸的受害者之一. 宋 ...

  • 中秋节|杨辉峰:唐时明月应犹在

    中秋节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中秋快乐 唐时明月应犹在 杨辉峰 有人说唐诗是唐朝的月光,宋词是宋朝的花香.有人说唐朝的月亮是李白和杜甫的月亮.有人说历史的月亮是长河奔腾的方向.有人说中秋的月亮是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