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一尼姑的《悟道诗》
【新华博客原文】
宋代一尼姑的《悟道诗》
2018-01-16 15:30 jixuie
李克勤(jixuie)题记:道器变通理论,怎么来理解?这的确有方法问题。悟道是必不可少的。宋代一尼姑有首《悟道诗》,值得品味。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诗最初见于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只提到这是某个尼姑的悟道诗,然而这个尼姑的生平事迹却淹没不闻。
药山参访石头时说:“三乘十二分教(指全部佛教经论)某甲粗知,尝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石头为主开示,药山没有明白,石头遂指示他参礼马祖,药山于马祖处契悟,后来返回石头。智愚颂此公案云: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
蓦絷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此诗与宋尼的《悟道》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写求道开悟的过程。学人不明白大道就在当下,就在屋里,偏要千山万水地去寻求。等到历尽了千辛万苦,回到屋里,回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才发现大道不在别处,就是眼前的落花啼鸟。
也有人把尼姑的这首《悟道诗》,以《嗅梅》为题,编入唐诗。
此诗摘自《禅诗》三百首高僧篇,是一首用寻春咏梅来譬喻悟到本来面目的绝佳禅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首两句描绘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多少禅修之人为了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辞辛苦,苦苦寻觅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里?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诸佛所证悟的真如法身原来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无缺,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得呢?
李克勤后记:不管这首诗是何时何人所写,悟道极其必要。如果一个人连悟道都不要,那么也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在干什么?
自己都想不通自己,还谈什么别的呢?
所谓奴才就是没有自己的前提下,却想着怎么去统治别人,那行得通吗?
是否该体验一下这样的悟道过程——整日穿着芒鞋在陇头上到处寻觅,劳心费力,然而却找不到理想中的春色;无可奈何地回来,随手拿起一枝梅花,含笑闻着花香,就在这个时候,发现眼前早已是春意盎然。
顿悟——苦苦寻觅的,恰恰是自己本身就有的。
心灵源泉 古筝 - 心灵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