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六十二(怎样认识人的素质)

人除了躯壳是纯客观的,让人多少有些无奈,其它任何由此带来的东西,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是相对而客观的,也就说不上无奈,意味完全可以改变。

能改变的就意味素质,且是活的素质,特别反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基于此,又贡献于此。主观能动性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指从感知到认识的所有智力总和,包括天赋和后天的修养培养,可塑性是智力因素的核心特征。

智力因素无非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这几样,先天基础是大脑,后天基础是认识和修养,既以知识为载体又以知识为衍生物,包括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先天基础以天赋及其潜力为可塑性,后天基础以认识和修养中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及其境界为可塑性。

智力天赋和潜力是重要的智力因素,知识活学活用和境界也是重要的智力因素,却不属于简单的智力范畴,而属于智慧范畴。智慧虽可笼统归入智力方面,但细究起来,智力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既基于智力又超越智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共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最终以认识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智慧超越智力的意义。

认识虽主要来源于智力因素,但无法脱离情感,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但也无法超越认识。认识和情感代表了人感知世界最重要的两样,也是人性最重要的两样保证。没有认识,任何知识都成了生吞活剥,便谈不上修养,谈不上可塑性,也谈不上素质,没有情感,意味人性丧失,认识也没了基础。

换言之,认识与情感是最关乎素质修养的两样因素,甚至绝对关乎有无智慧,纵可单独表述,却无法单独存在,二者是在情感中进行认识,在认识中培养情感的联系,故情感也意味认识,认识也意味情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的各种修养和素质,就包括智慧。

人人都有天赋和潜力,也都面临后天的修养,这两方面的作用是时刻让人在活着的过程中,有提高的空间,并成功迎接人生挑战,这是可塑性的价值。

在可塑性中,凡益于修养的因素就意味是知识,也可称作经验。天赋和潜力奠定了接受知识的可能,知识使天赋和潜力得以延展和有长久生命力,这个过程就是修养得以不断进行的过程。修养就是这样来自于人的素质可塑性,至于具体修养什么,还是认识和情感。

简单而言,可塑性就是“可改变”的意思。没有可塑性,一切都意味是死的,即使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再好,也无法意味好的主观能动性而再继续贡献于智力和智慧,便说不上有什么好的使成价值,自然就称不上智力因素。

这提示了,任何麻木不仁的状况,都无法以现成的感知、认知、认识,包括学历、知识和所拥有的优越条件和环境,来自以为如何如何,毕竟死了的就是死了的,没有活性就没有因素意义可言。

所谓“因素”,也谓“成因”,即“素质”的因子,是对“素质”内外在各方面条件活的概括,是指能够促使变化的一切具有作用力和影响力的元素和成分,死的东西永远不带有这种使成特点,也就难以用死的东西来说明一个人有什么可改变的地方,自然他拥有的一切就说不上素质了,实际是,没有可塑性就没有素质。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情感,包括相应态度和价值观,是人的素质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更重要的部分,同样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先天基础来自于基因遗传,后天基础来自于外界干预,可塑性仍然是这部分素质的核心特征。

情感的先天性就是情感天赋和潜力,后天性则同样以认识和修养为基础。先天性对后天性意味一定机缘,后天性意味对先天性的一定打造,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的总体素质更适应后天的发展和真正人性需要,两方面都是可塑性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可塑性,情感同样是死的,态度和价值观跟着变成了冷冰冰,就仍说不上是有用的素质。麻木不仁是典型的情感没有可塑性的反映。

素质是内涵的代名词,指人的一切好的构成,体现着所有好的主观能动性,总的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具体则指各种修养及其表现,如感情,知识,能力,习惯,性格,观念,行为,德望等。

素质虽可以加以限定地说成“好的素质”、“坏的素质”,但非限定时,素质总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词,因而才有可塑性,凡不积极就不能往“素质”一词上扯,扯也没有多大意义。

这是因为,认识和情感的可塑性都是有原则的,既不以烂泥巴似的随形就形为可塑性,也不是什么工具和外力就可打造的,而是有一定条件、规范、目的和程序的。

其中,认识必须以明是非为原则,情感必须以明爱憎为基准。这还是等于说,素质的可塑性是在合理的“三观”下的可塑性,尤其是合理价值观下的可塑性,此外都是所谓的“可塑性”,皆逃不出不正当的“美化”意味。

这决定了,素质既不是没头没脑形成的,也不是稀里糊涂形成的,而完全取决于有无明确的成因,包括内因和外因,都是素质形成的机缘和动源。内因和外因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0)

相关推荐

  • 【悦读】智商决定能否走上成功之路,情商决定能在路上走多远

    原题:重"情商"轻"智商" | 方略 时下,不少人把"情商"看得过重,也有人从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情商"的功效,自觉不 ...

  •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的学习

    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概括起来大致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展示,关注学生个性的需 ...

  • 写诗的原理八十二(怎样从个人附加值体会修养)

    八十二.怎样从个人附加值体会修养 附加值是指在一般价值以外多余出来的有用价值,个人附加值就是个人价值在满足基本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基础上主动多余出来的劳动价值. 即,个人价值=个人所得+(对社会应付出的 ...

  • 写诗的原理七十二(怎样从制度体会修养)

    制度是指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系统规定和法则,自身也是一套系统,是对辖内各种秩序.权利.义务的规定.约束.保证和保障. 制度由大制度和其中的小制度组成,小制度下也还有小制度.在一整套制度中,制度的大小是层级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九(怎样看现实与修养的联/系)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一切已经存在和正在发生的客观情况.其中,社会制度是最大的现实,其次才是有利于此和无利于此的各种实际. 简单讲,制度是社会的保障,现实就是制度本身和社会的种种情况,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八(怎样看合理认识与智慧的联/系)

    只有合理的认识,才能让素质因素,或自内而外,或自外而内,同样合理地联系起来.自内而外是主动的,如学习,自外而内是干预的,如教育,不管哪种联系都是修养不可少的,都会促成应有的本领和修养. 合理认识就是人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六(怎样认识人的修养)

    六十六.怎样认识人的修养 修养和素质其实是一回事,修养的目的是形成应有的素质,素质的形成过程就是修养.修养强调长期性.持久性和系统性,素质强调稳定性.坚定性和表现性,故一曝十寒,浅尝辄止,漫无目的都不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五(怎样形成素质)

    六十五.怎样形成素质 归根结底,人的素质不允许残缺不周,必须体现完整的修养,有完整的修养,才能证明各个因子对素质总的贡献,也才能对素质有指代价值. 指代是用一部分性质代说全部性质,修辞上也谓"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四(怎样看以什么为素质)

    六十四.怎样看以什么为素质 语言表达的确是一种能力,但能力归能力,可以是素质的一个因子,但素质有好多因子,绝不会因一个因子就能以偏概全, 又如,录音机也可到台上讲话,人工智能也有一定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

  • 写诗的原理六十(怎样用洞察力看问题)

    六十.怎样用洞察力看问题 尽管知识本身没有社会属性,但怎么用起来不能没有社会属性,实际是想没有社会属性也不可能,毕竟人总是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只要有人在,再怎么客观的东西都有可能不客观了. 客观世界 ...

  • 写诗的原理五十二(避免奴用知识的策略)

    五十二.避免奴用知识的策略 只有认识到了什么,才能避免什么,但认识坏的,就不如从好的方面先做起,实际是认识了好的,也就认识了坏的,更避免了坏的,所以认识坏的就总需要有好的先跟上来.这无疑还是个有无分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