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只要是关注智能手机市场的朋友都应该知道,2020年的旗舰智能手机与往年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方面来说,以骁龙865为首的全新5G硬件方案彻底终结了旗舰机型的4G时代,将顶级设备集体带入了“5G+WiFi6”的千兆无线新世代。另一方面来说,与过去旗舰产品大多都只着重于处理器与相机部分的提升不同,今年各家的5G旗舰不仅大幅改进了硬件性能,用上了更先进更堆料的相机,还普遍在外观工艺、屏幕效果、音质表现,以及充电速度等许多,以往可能并不算大众的卖点上下了很大功夫。例如陶瓷机身、曲面OLED屏、高色域和高刷新率、再加上普遍带有声效加持的大尺寸双扬声器……基本上各家都把当下能拿到的最新的技术,全部堆到了今年的5G旗舰手机身上,大有在新世代“一鸣惊人”的意思。但是,是否意味着当我们花了比以往更贵的价钱,买到了规格比以往大幅提升的旗舰产品之后,就一定能够体验到与“旗舰”身份相符的使用感受呢?或许还真不一定。
众所周知,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以及色彩表现优秀的顶级屏幕,可以说是2020年旗舰手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们既顺应了5G时代超高清视频拍摄和在线观看的需求,也令顶级硬件所带来的流畅度优势得以更为明显的体现出来。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对于当前全部的高分辨率及高刷新率屏幕旗舰机型来说,它们虽然硬件上屏幕素质普遍不俗,但在这些机型的设置菜单中,我们通常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高分辨率选项默认被关闭,高刷新率选项则默认开到了“自动”一档。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虽然屏幕的确是高分辨率屏,但如果不手动打开这个选项,那么默认情况下看到的分辨率可能就与非旗舰机型没什么两样。虽然所有的硬件都能支持90Hz甚至120Hz的高刷新率,但如果用户不强制锁定,那么日常使用中很多场景与APP下,手机实际上依然还是会按照60Hz去运行,视觉上的流畅度和触觉上的顺滑度优势于是变得不再明显。不止于此,如果大家有留心今年以来的5G手机新品发布会,或许会注意到各大厂商都在讲一个“智能5G”的概念。它指的是手机会根据当前所运行的APP,智能地决定是否连接5G网络。如果是超清视频或游戏应用,就连接到5G网络;如果是不怎么需要网速的新闻、听歌之类的应用,则自动切换到4G以达成省电的目的。除此之外,对于智能手机处理器的日常降频问题,我们三易生活此前也已经提及多次。虽然很多旗舰手机芯片方案都喜欢号称自己有多高多高的主频、有多强大的多核GPU,但实际上在日常的使用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全部核心都运行到最高频率的状况,甚至“主动降频”不只是常态,而是成为了整个业界通行的“智慧”。
当然,站在厂商的角度来说,旗舰手机的这种“日常缩水”现象,背后自然是有一个共同的、理直气壮的理由,那就是为了省电。比如说,对于当今那些顶级产品的屏幕来说,它们一般有着1000-1200nit的峰值亮度,具备3K级别的分辨率以及120Hz甚至144Hz的刷新率。这也就是说,它们的亮度是中低端面板的2-3倍,分辨率是普通1080P的180%,而刷新率也高达普通设备的两倍以上。将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光是一块屏幕,顶级的旗舰手机所需多消耗的功耗,可能就相当于其他设备的数倍之多。又比如说,相比于4G时代一款手机只需要三四组天线就能搞定移动网络+蓝牙+WiFi的状况,如今就连一两千元的5G手机也不得不为了保证信号,塞进更多的5G天线。更不要说信号越差,手机的无线模组功耗就会越高了。除此之外,实际上当今智能手机旗舰芯片的满载功耗是相当恐怖的。在Anandtech在测试骁龙865 3D性能时统计的这份性能、功耗,以及能耗比对比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骁龙865、骁龙845、麒麟990、Exynos 9820等一众旗舰芯片方案的满载功耗基本都维持在5W左右,而苹果A系列处理器这两代不降频时的满载功耗甚至达到了6W之多。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这已经与我们此前测试的微软Surface Go2所采用的奔腾4425Y处理器功耗不相上下了。可问题就来了,Surface Go 2尽管定位不高,但它毕竟是一台10英寸以上的PC设备,就算纯靠被动散热,其一整个镁金属机身也相当于一块巨大的散热板了,所以能够长时间维持满载满频率不降低。而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就算当今5G机型普遍体型不小,但毕竟其无论是散热还是供电设计、亦或是内置的电池容量,均不可能与平板电脑相比,因此对于旗舰机型而言,时不时地“降频降温”似乎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很显然,至少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不管是顶级的屏幕、是5G的高网速,还是旗舰级的处理性能,在智能手机上都无法做到足够的低功耗。换句话说,也就是至少在短期内旗舰智能手机默认不开启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5G网络默认会自动降到4G,以及旗舰芯片日常跑不到最高性能的状况都将持续。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要弄清楚这一点,就需要搞明白一件事了,当我们购买了一款“旗舰手机”的时候,究竟是冲着它“有顶级的配置”去买,还是希望能够“随时随地用上比别人更好的体验”呢。不可否认,的确有相当多的用户其实用不太出来屏幕分辨率降低与否,也不会遇到那些真正需要把5G网速跑到极限的使用场景,更不会在意CPU有没有满血运行。但是消费者花了钱、买了更贵的商品,显然不能因为“用不到”这个理由,就将技术上本身存在的缺陷以降低消费者感受的方式来进行掩盖。虽然此时还是可以通过手动设置,或者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激活这些“旗舰”特质,享受到比一般手机更好的一些的性能、更棒的影音感受、更快的5G网速,但它们此时却又是以更高得多的功耗和更明显的机身发热为代价了,不是吗?这就好比买车,虽然大家都知道车速不可能开得太快,但还是会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了更大的马力、更高的极限车速而买单。可如果此时车企告诉消费者,虽然我这车能跑到300公里/小时,但因为设计上会过热,因此只能在高速度下运行数分钟——即便有的消费者一辈子也用不到这个车速,但大家觉得听到这样的话,这款车还能卖得出去吗?
尽管只有一款硬件产品亮相,但这次的WWDC其实透露了很多信息。
如今这个特殊时期的用户需求,居然是相机厂商先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