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同吐蕃帝国的百年战争

唐帝国,从李渊代隋立国到李世民的励精图治再经过李治和武则天的传承,到了玄宗皇帝李隆基时期,国力达到了一个顶峰,大唐疆域西起葱岭、咸海,东至大海,接近1300万平方的实际控制地域。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朝的疆域

并且在经济文化上也到达了一个顶峰,是世界经济的中心。这段时间,应该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时期,虽然这个帝国是汉还是胡尚无定论,但它真真实实取得了成功,无伦政治,经济还是科学文化。

唐初统一战争和北征突厥的战争,大唐不仅彻底消灭了东突厥这个北部和西部的威胁,还利用投降的突厥兵作为先锋开始经营西域,并将西突厥也一举攻灭,在中亚设置了以安西都护府为中心的安西四镇,从而对西域进行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经营。

公元669年

吐蕃的崛起与唐帝国的冲突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赞普位,并最终统一了西藏。而这个地广人稀、制度落后的奴隶制社会也开始了同唐王朝之间的百年战争。

唐初,吐谷浑乘唐朝初兴无暇西顾,频拢西境,阻塞中西交通。在贞观八年(634)年,唐朝为经营西域也急于扫除中西交通的障碍,对吐谷浑用兵并,最后彻底击溃了吐谷浑,并于贞观十三年(639)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即西平公主)和亲诺曷钵。

而吐蕃建国后,正处于扩张时期,征服吐谷浑也是吐蕃对外扩张行动的一部分。双方于638年爆发了松州之战,当时唐军获胜,但整个松赞干布时期,双方保持友好的关系,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大权掌握在大论禄东赞手中,吐蕃开始向四周扩张,与唐和好的国策发生逆转。从此拉开了唐同吐蕃之间的百年战争。

之后,吐蕃与唐朝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显庆元年(656)后,吐蕃频击吐谷浑,670年,吐蕃灭吐谷浑,又侵入西域,并在大非川歼灭唐朝薛仁贵统领的数万大军,吐蕃顺势攻陷了唐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占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大部分治地,迫使唐废弃安西四镇;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恢复了安西四镇,仪凤三年(678年),又被吐蕃控制;仪凤四年(679年),安西四镇被唐将裴行俭收复,垂拱三年(687年),武则天被迫收缩战线,放弃安西四镇,此后唐军二次主动出击吐蕃,均遭失败;到了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收西域,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唐兵3万,使唐朝重新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地位。

自武则天收复四镇至安史之乱的半个世纪,唐朝在西域地区仍保持优势,只在大小勃律(今克什米尔一带)与吐蕃发生过战争。

在安史之乱之前,尽管双方战争互有胜负,但是吐蕃从未走下过高原半步,被唐王朝死死的压制了一百多年。

公元669-公元741年吐蕃的疆域变迁

就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几年,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封常清率领安西唐军取得了播仙镇大捷,打的吐蕃丢盔弃甲。再加上哥舒翰攻取了了九曲地区,此时,唐王朝已经取得了对吐蕃的全面战略优势,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在西域的重心就是阿拉伯帝国,吐蕃连当看客的资格都没有。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河西、陇右、西域等地军队的精锐东援平叛。广德元年(763)吐蕃乘虚而入攻占了河西和陇右,安西四镇和伊、西两州、北庭等地与中央政府联系被切断。而安西四镇在精兵被调走,毫无后援的情况下仍然抵抗了几十年。

建中二年(781),沙州失陷,西域更处于不利境地。虽然回纥助唐抗吐蕃,并开通了“回纥”路,但并未完全扭转唐在西域与吐蕃争斗中的劣势。至德宗贞元三年(787),吐蕃复攻回纥,北庭、安西无援,相继陷于吐蕃。自此天山北路同河西地区的吐蕃势力连成一片。

值得一提的是,安西军的覆灭,充满了悲壮。从贞元二年(786年)年起,吐蕃大军接连攻陷了唐朝西部重镇、战略通道沙州(今甘肃敦煌)、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北庭,唐朝与安西失去联络,不知安西存亡。

接下来近二十年的沧桑岁月里,时间染白了郭昕和将士们的头发,但丝毫没有改变他们的赤胆忠心,令人心酸的是,他们艰苦卓绝的坚守没能迎来最终的胜利。到了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漠重镇、战略要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陷落后,安西局势危如累卵。

龟兹,残垣破壁见证着千年的历史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冬,吐蕃发兵十万围攻安西驻军最后一座城池龟兹,已是古稀之年的郭昕率领着数千名和他一样自广德初年甚至更早时候就守卫在安西的大唐残兵,与吐蕃赞普亲自统率的虎狼之师展开生死决战。数千白发苍苍的大唐军卒在郭昕的带领下,宁死不降,全部壮烈殉国,大唐的旗帜最终在西域倒下。那一天,安西唐兵全部战死,唐武威郡王郭昕壮烈捐躯,大唐西域守军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捍卫了大唐帝国和唐军的尊严。

孤悬大漠西部40余年的安西宣告陷落。此后近千年,中原王朝再也未能踏足西域疆土。

安西四镇彻底沦失的意义十分深远,影响直至今日,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自己的著作《草原帝国》中便曾说道:“公元792年,吐蕃人攻克了帝国在塔里木盆地的最后一个据点,汉人的军队在清以前的近八百年里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本来属于中国的中亚细亚,将要被伊斯兰教国家所统治。”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

此后,唐蕃战争的主要战场东移到今宁夏、甘肃东部、陕西以及四川西北部,唐蕃双方由以河陇、西域两个战场互相策应改为以今陕甘宁一带和今川西北一带两个战场互相策应。

唐和吐蕃都很重视建立反对对方的结盟。起初是吐蕃联合回纥、南诏攻唐,后来贞元三年(787),德宗采取了宰相李泌提出的“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的谋略。唐分化瓦解了吐蕃与回纥、南诏的同盟关系,并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其兵力大半驻在西域,抵御大食的东进。从此,吐蕃再也无力大举攻唐。

但唐和吐蕃打了一个多世纪的战争,期间各有胜负,吐蕃甚至攻占了长安,但吐蕃在和唐朝的战争中也占不了多少便宜,即使安史之乱后衰落的唐朝,吐蕃也经常在战争中失利,唐蕃战争直到三次会盟以后才渐渐平息。后来吐蕃渐渐衰落,已无力东侵。

从唐穆宗至唐末(821—907年),唐蕃战争已入尾声,吐蕃此时已进入衰亡时期。

帝国的余晖

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821年至822年),唐蕃进行第八次会盟,称为“长庆会盟”,是唯一一次生效时间比较长的和盟。此盟之后,双方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的武装争斗基本结束。自657年灭亡西突厥后,唐帝国与吐蕃帝国间的冲突便连绵不绝,至长庆会盟时,已历经了一百六十五年。在这个漫长的时段中,吐蕃与唐不时爆发激战,双方大量的国力都消耗在对方身上,这间接加剧了双方的国内矛盾,也严重制约了对其它方向的用兵。

“长庆会盟”虽然停止了唐、蕃间的相互敌对,但两国次时均已到了王朝末期。在会盟之后,两国内部均动乱不绝,一同走上了衰亡的道路。相较而言,吐蕃的内乱更为剧烈,因而帝国衰败的速度比唐更快,公元842年,吐蕃赞普达玛多因灭佛,被僧侣刺杀,强大的吐蕃帝国迅速瓦解,进入军阀割据状态,消耗着吐蕃所余不多的国力,从此吐蕃再无力进攻大唐和西域。

到了宣宗大中三年(849),吐蕃所有今甘肃省东部的泰、原、安乐三州和石门等七关,投降唐室;南方的维州,也为唐收复。失陷于吐蕃的唐朝百姓此时也奋起反抗,晚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率领沙州(今甘肃敦煌县城西)人民起义,驱逐吐蕃守将,自摄州事,其后夺占了瓜、沙、伊、肃、甘等共十一州。大中五年,宣宗任命张议潮为节度使,领沙、瓜等十一州。

张义潮先后收复沙州及四围的十州之地。这个地区包括今甘肃大部、青海北部和新疆东部,唐人称为“河湟”地区。公元857,吐蕃酋长尚延心又以河(今甘肃临夏市西南)、渭(今甘肃陇西县西南)二州部落来降,吐蕃至此,业已衰微不堪。

而到了公元866年,张议潮表奏朝廷,已令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城。同年十月,又令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大败吐蕃军,并斩杀尚恐热,传首京师。吐蕃余众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袭击,再败,奏迁于岭南。吐蕃遂衰亡,河西肃清,使唐廷无西顾之忧。按史书记载,唐军“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

虽然唐王朝远比吐蕃更早地陷入了藩镇割据、中枢名存实亡之境,但从表面来看,还是比吐蕃多挺了几十年,直至907年才亡于藩镇之乱,华夏大地此后也步入了五代十国的大混战时期,直至北宋建立才重归一统。

(0)

相关推荐

  • 山河悲壮:从唐朝痛失西域,看国家安定的重要性

    导语: 内乱,一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遭受外来侵略的重要诱发因素,强大如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内政凋敝,外侮频仍,守护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遭受外敌入侵而失去的,至到千年 ...

  • 统治半个中国,一度杀进长安,唐朝时的吐蕃,为何如此强大?

    唐朝时,在青藏高原兴起了此处数千年历史上最强盛的政权:吐蕃帝国(公元618年至公元842年).其最强盛时,领土版图曾囊括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兵锋更远及中亚地区和印度地区,同时和唐帝国.回鹘汗国.阿拉伯帝 ...

  • 轻松读史之大唐(209):帝国中,一个风险排名第三的职业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六月,皇太子李治即位,即唐高宗.次年正月,改元'永徽'.'徽'的意思是美.善.永徽,大概希望老爹创下的美好业绩能永远持 ...

  • 释ཁྲོམ།:七-九世纪吐蕃帝国的行政单位

    (匈)乌瑞 著  沈卫荣 译  1.本文旨在确定早期吐蕃文献记载中出现的"ཁྲོམ"的意义和它在七.九世纪吐蕃行政组织中的地位. 迄今为止,"ཁྲོམ"一词在吐 ...

  •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吐蕃王朝,确实是一个和唐朝纠葛很深的高原帝国.他厉害的时候,甚至可以攻陷长安.可是最后吐蕃的覆灭,却也是极富戏剧性的,有强烈的宗教感. 要说清吐蕃的覆灭,一定要提他的兴起,这是一段和宗教深深勾连的历史 ...

  • 挣脱奴役:吐蕃帝国统治下唐朝汉民

    在吐蕃帝国的鼎盛时期,长期占据过包括整个西域在内的高原周边地带.很多原先在唐王朝时期移民到西域的汉民或河西当地的汉人土著,都成为了高原征服者的属民.吐蕃人较为激进的统治政策,也让这些人比生活在其他异族 ...

  • 南诏:拳打大唐脚踢吐蕃的西南小强

    在公元9世纪的南诏-唐朝战争中,南诏自始至终占据着战略主动权.当今史学家对南诏的崛起往往多归咎于唐朝的西南边疆政策的失败,而忽略了南诏自身的努力.实际上,南诏的崛起是其君主皮罗阁.阁逻凤.异牟寻三代人 ...

  • 盛极一时的吐蕃帝国,是怎么把自己送上绝路的?

    吐蕃帝国,曾经在公元7-9世纪与鼎盛时期的唐王朝东西并立,曾经对东亚.中亚乃至南亚的中古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对战东方的大唐,还是西方的阿拉伯帝国,吐蕃人都经常处在优势的战略地位,创造了辉煌的军事 ...

  • 大唐VS吐蕃:谈判拼实力

    自公元787年平凉劫盟事件爆发后,大唐与吐蕃的关系跌人谷底,使节往来断了十几年.但唐宪宗继位前后,吐蕃屡次三番遣使请盟,朝廷也开始心猿意马.态度暖昧,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新唐书>里一针 ...

  • 东亚三国志:大唐帝国与吐蕃、回纥的爱恨情仇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之所以选择回纥为盟友去平叛,而拒绝了吐蕃的出兵援助提议,原因再简单不过,回纥人只是趁火打劫的饿狼,而吐蕃人确实意图将整个大唐江山撕扯粉碎.鲸吞下肚的猛虎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NO.192刚正不阿

    NO.192 太尉是最高级别的荣誉官衔,中书令是最高等级的行政职务,郡王是臣子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还有什么头衔比太尉.中书令.郡王还要尊贵呢? 李豫用堪比爱迪生试验电灯灯丝材料的钻研精神刻苦钻研了好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