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rap三弦书,正儿八经的“说出”你的故事!
三弦书是一种说唱艺术。在山西主要有沁州三弦书、临县三弦书和离石三弦书三种表现。
早期的沁州三弦书表演者主要是盲艺人,他们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规范行内言行,于1653(清顺治十年)成立了“三皇会”,并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即传说中的“三皇爷”生日那天在沁州举行艺术赛事,当地民间把这一天称为“老州会”。又因古沁州辖区不只有今天的沁县,还包括今武乡和沁源两县,后世俗称“老州”,故在“老州会”演出的沁州三弦书,又被老百姓称作“老州调”。
沁州三弦书艺人传承谱系,最远可以上溯到清代中叶的1778年,传承至今已有9代。在当地的民间祭祀和民俗礼仪中,沁州三弦书艺人表演求雨、求安的神书和祈求五谷丰登、牲畜兴旺的牛王书、马王书和羊王书等,其中寄托和表现的不只是简单的娱乐消遣与审美需求,更是一种崇尚神圣的社会理想和生命意识的特殊表达。
临县三弦书相传是在清代咸丰年间由柳林传入临县,所以也称柳林调。临县三弦书,流行于吕梁山区诸县。后来,当地艺人吸收了一些民间小调,经过长期的说唱实践,创造了平调、四平调、上川调。临县三弦书的唱腔属于板腔结构。演唱时,艺人怀抱大三弦,左腿绑楷子响板,自弹自唱。
离石三弦书与临县相近,表演时,说书人怀抱三弦,腿上缚甩板,自弹自打自唱,可插入道白,一般是或弹或唱,只有在表现紧急场面时才边弹边唱,渲染气氛。唱词主要根据通俗小说和话本进行改编,也有艺人根据民间故事和真人真事创作的符合时代特色的新曲目。
三弦书的传统曲目有《珍珠汗衫记》、《金镯玉环记》、《红门寺》、《七侠五义》、《小五义》、、《金屏扇》等,涵盖了多个方面,为大众的戏曲娱乐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