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天下之三:平衡与崩塌!告诉你,节度使是如何架空唐朝的?
上一次我们说道,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大唐中央政权元气大伤,地方藩镇势力则趁机做大,此消彼长之下使得地方节度使逐渐反客为主,开始逐渐的成为了主导大唐政治舞台的主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华夏问长安节度使系列的第三集:节度使之间微妙的平衡和帝国最终的崩塌!
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藩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最高的时候多达40个节度使。这个时候想必很多朋友都会认为:大唐完了!完了吗?没完!
实际上这个时候地方节度使虽然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了出来,但是却并有导致大唐帝国的迅速衰亡,反而是各个节度使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使得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还继续存在了150多年的历史。这就比较神奇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一个,就是唐朝中枢依旧还有不可忽视的实力。大家一定要关注到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安史之乱始波及的范围始终局限在帝国的北方!无论是长安还是洛阳,当时大唐帝国的顶级都市都在这场叛乱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但是……
南方却基本没有遭受到战争的破坏。这一点不得不感谢当初唐朝名将张巡死守睢阳的壮举,打得整个睢阳城最后只剩下百十来人,硬是没有让叛军南下江南一步。
而江南此刻却正是大唐的财赋之地!由于东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南方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而安史之乱则又一次促进了北方人口的南迁,从而使得南方的开发程度能够更进一步。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朝廷中枢能够通过隋朝时期便建立起来的运河体系源源不断的得到来自江南的财税补充。大批的资金钱粮从江南运过来,这可就等于是实实在在的“回血”啊!有了钱,朝廷就可以供养自己的嫡系部队,二十万天下闻名的神策军便是这样诞生的!有了这样的军队,中晚唐时期的中央政权也曾经硬气了一把,怼天怼地怼空气,怼完吐蕃怼藩镇,谁不服打谁!
另一方面,全国藩镇虽然众多,但是藩镇与藩镇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实际上真正铁了心和朝廷作对的实际上也只有“河朔三镇”,这三镇大多为当初与安禄山走得最近的军阀势力。但是在唐德宗、唐顺宗年间,先是有效的将山东与中原地区的节度使拉拢了过来,从而对河朔三镇形成了一个三面的钳制。这样一来,河朔三镇被包夹在中间,自然也就翻不起浪来。
而西北地区的河西、朔方、陇右等藩镇则时时受到来自吐蕃、回鹘的军事压力,自保之余还需要依靠朝廷为后盾,自然没有余力去折腾。剩下的江南地区的藩镇则只需要给予优厚的条件进行赎买,让他们安心守好帝国的财赋之地,确保国家能够持续的“回血”,这样一来国家的局面就算是基本稳定了下来。
这样一来,只要假以时日,再通过权谋对藩镇进行分化瓦解,唐王朝重回大一统的状态依旧还是可以期待的。
但是,糟糕的却是中央却又开始出问题了。
这个问题就在于太监,随着太监一系开始逐渐把持唐朝后期中央政权的兵权之后,皇权的正常运作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国家政局也逐步腐败,中央的力量越来越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面对四周群狼环伺的藩镇,这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正是中央与各地藩镇的反复拉锯之中,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又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
而在这个时候,黄巢起义爆发了!
这是一场彻底摧毁唐帝国的暴风骤雨,他把安史之乱后脆弱的国家秩序彻底的摧毁。在失去原有的秩序框架之后,藩镇与藩镇、中央与藩镇之间存在的那种相互制约便不存在了,大家便开始了群雄逐鹿的乱世淘汰赛,而大唐帝国也终究走到了历史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