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里峰:政治概念史的理论与实践 | 聚焦年会
2021年1月8日,由政治学人团队策划的“政治学基础理论:坚守与创新”大学问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本次年会有众多国内知名政治学人倾力加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B站直播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超2万人,嘉宾会议演讲产生了广泛影响。政治学人平台将陆续发布专家观点,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嘉宾介绍
李里峰
李里峰,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学术集刊《现代国家治理》主编、《新学衡》副主编、《亚洲概念史研究》学术委员。李里峰教授主持、承担和参与过众多国家重大课题和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丰富,曾在《中共党史研究》《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学海》等多个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代表性作品有《“运动时代”的来临:“五四”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的生成》《群众运动与乡村治理——1945-1976年中国基层政治的一个解释框架》《运动式治理:一项关于土改的政治学分析》《不对等的博弈:土改中的基层政治精英》等。
内容速递
《政治概念史的理论与实践》
图|年会现场
李里峰教授的发言主题为《政治概念史的理论与实践》,主要阐述了政治概念史研究的学术脉络以及如何进行政治概念史研究。
首先,李里峰教授表示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通过历史的视角,为政治学研究提供新的启示。2015年南京大学就举办过以“中国政治研究的质性方法——历史与田野”为主题的工作坊。近年来,南京大学也一直在探索新的研究方向,目前主要有政治概念史研究和政治现象学研究两大方向。
其次,李里峰教授梳理了政治概念史研究的学术脉络。前期主要是思想史的研究,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观念史的研究,在20世纪中期,由于语言学转向的发生,人们开始质疑思想史和观念史研究,认为其使用的概念不够透明,需要进一步考察,因而出现了关键词研究和概念史研究。德国史学家科塞勒克的研究为概念史研究提供了理论参照,其主编的八卷本《历史的基本概念:德国政治—社会语言历史辞典》影响深远。关于概念史研究与英美剑桥学派的研究、法国话语分析的相同点与各自的特色,李里峰教授以“民族”这一概念为例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从中也可以看出概念史研究在政治学研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NATION是研究现代民族和民族国家形成、演变的过程。NATIONALISM是研究民族主义思潮或民族主义观念形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NATION”则是考察“NATION”这一概念如何从传统的语境慢慢形成、转化为我们现在熟知的意涵,以及“NATION”这一概念与NATION这一客观现象和NATIONALISM这一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
再次,李里峰教授重点介绍了概念史研究中的两大假设。第一个假设是“鞍形期”(Sattelzeit/saddle period),这一假设认为:从传统概念体系向现代概念体系的演变过程不是匀质发生的,而是有一个密集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概念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在这一假设下,很多国家的学者在做概念史研究时都会寻找本国现代概念体系的“鞍形期”, 例如:考泽莱克认为1750年到1850年是德国现代概念体系的“鞍形期”,Boer认为荷兰现代概念体系的“鞍形期”为16/17世纪之交和19世纪后半期等等。关于中国现代思想/概念体系的“鞍形期”或“转型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王尔敏认为是1840年到1900年,张灏认为是1895年到1925年,金观涛学者认为是1840年到1925年。李里峰教授自己主要考察的时段大约是1895年到1949年。第二个假设是所谓“历史的基本概念”的四个标准:时间化、民主化、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同时这四个标准也是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时间化是指概念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概念史研究需要梳理历史脉络。民主化是指概念的社会边界会日益扩大,因而,概念史研究要拓展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意识形态化是指概念日益成为支配体系的一部分,因此,概念史研究需要考察概念背后所反映的权力和操控的技术。政治化是指概念的政治意蕴日益增长,因此,概念史研究要考察概念和话语之战。此外,李里峰教授还提及了目前中国政治概念史研究的四种取向: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研究、概念丛的研究、新名词的研究以及翻译/传播的研究,以及在他看来中国现代基本政治概念的五种类型:主体性概念、价值性概念、行动性概念、制度性概念、主义性概念。
李里峰教授讲述了如何自己是如何做政治概念史研究的:以方法论探讨为基础,以实证性研究为核心,最后对现有理论进行反思。对每一个具体概念进行研究时,通常包括词语、意涵、文本、语境和影响五个层次。在方法论意义上,注重研究概念的所指、能指和话语,同时在研究中要凸显出概念的历史感、层次感和张力感。在理论分析层面,关注概念生成与政治想象、概念使用与政治实践和概念变迁与政治发展等。
最后,李里峰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的概念史研究,尤其是中文集刊《亚洲概念史研究》、英文集刊《跨文化的概念史》和学术丛书《学衡尔雅文库》的编辑出版情况,以及编纂《中国现代政治-社会基本大辞典》的编纂计划,并欢迎有志者加入中国政治概念史的研究行列,共襄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