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生活和工作当中的不同结果
所谓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看待人或事物的角度、方式、方法,而且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那为什么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呢?这往往受到基因遗传、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与思维方式联系最密切的是人的“情绪”,所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影响着他的情商。我们就先从看待人和事物的角度来说:就像在前天我们所讲述的合理情绪疗法(ABC情绪疗法),有的人认为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事件导致了情绪的发生,而有的人认为是自己的信念导致情绪的发生。因为认为是事件导致了情绪,那么在他的思维方式里就会去改变事情,可是在其他事件里还会导致情绪的产生,只要信念没有改变,他看待事情的角度就会有偏差,就会导致情绪;而认为是信念导致情绪的人,只要改变了信念,不论经历任何事件,都能够心平气和。
我们来举例说明这一点:一位在家很勤快的妻子,却总是不开心。她一方面认为老公不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对自己很冷漠;另一方面还认为孩子总是不听完,不好好学习;其次还认为和婆婆没法沟通,婆婆很固执。这使她的内心总是非常烦躁,无论如何都开心不起来,她明白:再这样下去自己会抑郁的!后来她选择了去做心理咨询。
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她总认为是生活中的事件导致了她的情绪,比如孩子总是看电视而不好好写作业,她很生气;让老公每天晚上早点回来,但老公总是回来很晚,她很生气;不让婆婆那么娇惯孩子,可是婆婆总是偷偷给孩子钱花,让孩子吃零食,她又是很生气......
她似乎对家里的每个人都很生气,每个人都不能使她满意,这难道是所有人的问题吗?以前她确实是这么想的,但通过沟通她慢慢意识到,这是她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在她的潜意识里,她总想去“要求”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做事,而只要别人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去做,她就会去抱怨、指责、批评、生气,结果慢慢的每个人都和她的距离越来越远!
后来她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要想使生活更加和睦,家庭更加幸福,一方面要去多鼓励别人做的好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要能让自己的眼里容下“沙子”,允许别人有缺点和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纠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对积极心理暗示的学习以后,她又能够和孩子搞好亲子关系,孩子越来越听话;和老公的夫妻关系与婆婆的婆媳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改变”的过程中有些痛苦,因此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想要放弃。保龄球应该大家都知道,可是你了解保龄球的记录规则吗?保龄球的投球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何每次碰到9个瓶子,成绩已经不错了,可是你最终的得分是90分,虽然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如果你每次都碰到10个瓶子,最终的得分是240分,相差有多大,相信连幼儿园的孩子都能看得懂。
社会的记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每天比别人多坚持那一点点,而且再多坚持一会儿,你就会比别人有更好的结果和更多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通过时间的叠加,会在人生当中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别。
为什么说思维方式会决定而不是影响着我们人的言行?就是因为思维方式是来自于我们的大脑,是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积累。要想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就得学会“空杯心态”!就是把自己以前那些固化的、错误的、扭曲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认知先从大脑当中倒出来,然后再吸收新的东西。
只是,如果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倒出来呢?以及如何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呢?它在我们的大脑当中,即看不见也摸不着。这就需要通过沟通,通过描述生活当中的事件来进行分析,生活和工作当中的事件就是我们所说的“现象”,透过现象就能看到本质,即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