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为责任
读完本文约需50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解读一本书,这本书是由英国学者瑞·蒙克所写的《维特根斯坦传》,它的副标题是“天才之为责任”。
这个瑞·蒙克是何许人也呢?他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教授,但现在可能已经离开那个地方了,他是专门研究分析哲学史的,特别是研究维特根斯坦和其他哲学家的传记。他和一般的哲学的作者不太一样,他的主要精力就是用来写其他哲学家的传记,《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是他写的维特根斯坦的传记,特别有名。
我其实在本科阶段就开始研究维特根斯坦了,整个硕士和博士基本上研究的都是维特根斯坦,所以我对维特根斯坦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可能不是特别熟悉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他的段位有多高,咖位有多高?我就说说看。如果20世纪西方哲学,你只说两个哲学家,最牛掰、咖位最大的只说两个,不许说三个,那一个就是德国的马丁·海德格尔,写《存在与时间》的,另外一个就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就是我们今天这位传主了。
那么我们现在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本书的副标题已经很明显了,叫“天才之为责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维特根斯坦是天才,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生下来的一个用处,就是要做天才该做的事情,然后要成就大的功业。这话听着好像和我们普通人有些距离感。
但是你要知道,我个人的一个观点是天才不能百分之百地学,因为我不是天才,但是不要忘记天才也是人。天才也是人,他成长的过程、他遇到的那些事,毕竟是和我们比较相似的。天才在培养自己的才能的过程中,他所体现出来的那些素质和他那些百折不挠的精神是需要我们普通人学习的。也就是说看看天才的人生是为了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能够反哺大家自己,能够反哺我们自己的人生。
一、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
第一个问题就是时代精神和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维特根斯坦的幼年生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维特根斯坦所生活的时代是奥匈帝国时代。他主要生活在维也纳,他的爹是卡尔·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的钢铁巨子,贼有钱,你说他多有钱就多有钱。
维特根斯坦家庭的背景有点复杂。懂一点德语的人应该知道,维特根斯坦这个家族的姓是个典型的日耳曼的姓,它并不是一个犹太人的姓。而现在看来这样一个姓氏是维特根斯坦的祖上买过来的,所以他们祖上不姓这个姓。我基本上认为维特根斯坦家族对于自己犹太人身份的这样一个伪装是相当成功的。
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据,等到1838年希特勒控制了欧洲大陆、鲸吞了奥地利,维也纳就落入了希特勒的魔爪之中。但尽管如此,没有什么证据表明维特根斯坦家族留在欧洲大陆的成员遭到了希特勒的迫害,这也就是说希特勒的当局也并不认为他们家族是犹太人了,尽管他的家族祖上真的是犹太人。
这样的一个很有趣的背景就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就说明了卡尔·维特根斯坦的家庭环境很可能并不是一个在政治上很想出头的一个环境。什么意思呢?就是卡尔·维特根斯坦知道,他们家的种族背景不太清楚,如果你在政治上再出头的话,会引发很多人的关注。
所以他就采取了一种“闷声大发财”的策略,也就是说他先把生意做好,做好钢铁生意,不问政治。这对于维特根斯坦的精神气质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因为维特根斯坦不是一个很喜欢就政治问题发表意见的人,尽管他有很强的伦理性,他很强调伦理性和诚实性,但他不爱就政治问题发表言论,有可能是家族这方面的影响。
那么我们在这里要说一说维特根斯坦的家庭环境。维特根斯坦家族是一个有一堆兄弟姐妹的家庭环境,大姐是勒尔米勒·维特根斯坦,二哥是汉斯·维特根斯坦,三哥是库尔特·维特根斯坦,四哥是鲁道尔夫·维特根斯坦,五姐是玛格丽特·维特根斯坦,六姐是海伦娜·维特根斯坦,七哥是保尔·维特根斯坦,等到老八,就轮到维特根斯坦本人了。他的全名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当然卡尔是不缺钱了,孩子的教育肯定没问题,但是卡尔本身又非常保守,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跑到学校里面去,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气。所以他采取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教育方法,这个极端教育方法就是在孩子进中学之前,让他们集体在家里接受教育,并且他请了很多优秀的家庭教师来教他们。
那么这样的一种环境可能对维特根斯坦的个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他小时候的玩伴大多数都是家里面的兄弟姐妹,而且因为他的年龄比较小,实际上很多哥哥姐姐和他都不是在一个年龄层次上的,这就使得维特根斯坦的性格有一点小孤僻。
更糟糕的是卡尔·维特根斯坦有一些暴君气质,完全是一种军阀式的作风,这是很典型的奥地利传统天主教家庭的管理方式,有一些证据就表明他们的家庭环境是非常严厉的。
比如维特根斯坦的哥哥汉斯·维特根斯坦,他就喜欢音乐,喜欢音乐没错,但爹不开心。他爹对他说,音乐这东西有什么好的,随便玩玩也就算了,他得从事工业,将来要继承家族的事业。汉斯说他不干,然后就出走了,后来就失踪了。关于他的失踪有很多说法,普遍的说法认为他是跳海死了,就是自杀了。这事情当然对维特根斯坦有精神冲击了。
鲁道尔夫也是这种情况。鲁道尔夫是维特根斯坦另外一个哥哥,他也想从事音乐,在维也纳受音乐的熏陶,这是很正常的事,那是“音乐之都”。他爹又不开心了,因为他爹就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对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都完全不感兴趣。然后就对鲁道尔夫说,你不许搞音乐。鲁道尔夫怎么办呢?他好像是在一个酒吧里面,弹了一曲音乐,弹完以后马上喝了一个毒药,氰化钾之类的,然后就也死了。
维特根斯坦的兄弟里面另外一个自杀的是库尔特,但库尔特并不是直接死于父亲的暴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末期,库尔特是一个军官,这时候奥匈帝国的军队全部散伙了,捷克人、匈牙利人都不听奥地利人指挥了,各自玩各自的了。他发现自己的部队失去了控制,情急之中就开枪自杀了。但我觉得因为这些事情自杀,也有可能是因为童年的时候受到的心理阴影吧,不然为什么别的奥地利军官看到部队失去控制了不会自杀,他就自杀了呢?
这样的家庭背景深刻地影响了维特根斯坦。就是说他生活在一个极度压抑的家庭背景里面,这种极度压抑的家庭背景很容易就把一些人给折弯了,但是维特根斯坦却坚强地生存了下去。
小维特根斯坦所体现出的兴趣更多是在工程学方面。他读的中学叫林茨中学,林茨中学是什么地方呢?是阿道夫·希特勒读中学的地方,也就是阿道夫和维特根斯坦在林茨中学可能是见过面的,但是没有非常非常强烈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必须要指出的是,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学习成绩是挺不好的,这是和很多人的想法是不太一样的。虽然他很早就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体现出了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但是他在林茨中学最好的学术成绩是宗教课,而并不是理工科,并不是数学。这一点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数学差,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他心情不好,他在林茨中学过得不是很开心,为什么呢?
在此以前,他所过的所有的日子都是和家族成员在一起的,上课也是和家族成员在一起。现在他离开了家族成员,和其他人在一起,他就和很多和他大资本家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住在一起了。希特勒的家庭背景是很基层的公务员,还有很多学生纯粹就是工人阶级的家庭背景,他们说的德语有可能维特根斯坦都听不懂。因为他听的、说的德语都是阳春白雪的德语,听不大懂这种无产阶级说的德语。这就使得维特根斯坦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受到了排斥,这种排斥让他产生了一定的厌学心理,导致这一段时间他的成绩是不好的。
我要通过这个案例来告诉大家,现在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的某一科成绩好或者不好产生过多的担忧,而不去研究成绩上升和下降的复杂原因。维特根斯坦以后流露出了在数学和逻辑方面的天才,但他当时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十有八九就是因为当时的学习环境对他不友好,如果换一个环境的话,他就会体现出他惊人的才智了。
进入青春期的维特根斯坦开始读一些中学读物,并且通过这些中学读物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比如像海因里希·赫兹的《力学原理》,还有物理学家路德维希·玻尔兹曼写的《通俗文集》,《通俗文集》里面讲的也是一些物理性的事情,这都是给青少年读的科普读物。读了这些读物以后,维特根斯坦对自然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因为读了一本书很快就会爱上一个人的人。这个“爱”当然不是指“爱情”的“爱”,是指理智方面的“热爱”。所以他读了玻尔兹曼写的《通俗文集》以后就记住了玻尔兹曼这个人的名字了,他就很想跑到玻尔兹曼那里去学习,成为他的学生。虽然这件事没有延续下去(注:原因是玻尔兹曼于1906年自杀身亡),但是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青少年,仅仅因为读了某个大学教授的书,就急着要和这个大学教授进行联络,这本身就体现出了他对于成就伟大的事业渴望的态度。
二、维特根斯坦的若干侧面
1. 航空学学生
我们现在要讲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维特根斯坦哲学家以外的其他面相,比如我会讲他作为航空工程师做的工作、他的支教生活、他的建筑师生活等等。
在1908年春天的时候,19岁的维特根斯坦跑到英国曼彻斯特学习,当时他的英文还不是很溜。他到曼彻斯特去学什么呢?学航空。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对工程学感觉非常敏锐的人,就是他是属于做东西非常厉害的人。这也可能是日耳曼民族的一个特点,日耳曼民族就是属于动手能力特别强的一个民族,维特根斯坦继承了这方面的特点。
这对做哲学有什么用呢?正因为他有手艺,他知道怎么样通过自己的十根手指和外部的世界打交道,然后把坏的机器修好。所以他有非常丰富的感性经验,这就为他的哲学思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支点。现在的哲学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就是从文本到文本,同学甚至教师都没有非常丰富的、和物质世界打交道的过程,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对于和物质世界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体验进行把捉,因为他们不劳动,他们没有这体验。
维特根斯坦的这点是我觉得我们要反复学习的,他是一个非常尊重劳动的知识分子。维特根斯坦他体现了两面性,一方面他体现出了富二代的高傲性,他和无产阶级的人做朋友是非常非常累的,两者之间根本是鸡对鸭讲。但是他对于从事无产阶级所从事的体力劳动从来不拒绝,而且是采取拥抱的态度,他要通过这样一种劳作来了解物质世界是怎么运作的。
当然这个职业没有持续多久,他在航空工程师这个领域玩着玩着就突然对数学的原理感兴趣了,然后就和弗雷格和罗素这样的一些大逻辑学家和大哲学家发生交集了,所以他实际上是把航空这个行当给荒废了。
2. 乡村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维特根斯坦从意大利的战俘营出来以后,回到了祖国奥地利,他要到奥地利去干什么呢?当然有很多选择了,他也可以重新去找罗素讨论哲学问题。但他突然就有了一个很疯狂的想法,至少在旁人看来非常疯狂,他要跑到乡下去做乡村教师,就是类似于我们去支教。他去的这个地方其实是个非常没有名的小村子,叫特拉腾巴赫,一个又小又穷的地方。
维特根斯坦的乡村教育里面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教学方法,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就是它们一方面体现出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同时又包含着很多维特根斯坦个性很强的做法。一方面,他有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是他非常重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他可以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活跃课堂气氛,让班上沉默寡言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去,这是他作为乡村教师非常成功的一面。
但另外一方面,维特根斯坦又非常重视体罚这种手段,打人是他的家常便饭。这可以说是维特根斯坦在父亲那里得到的暴政在别人身上的一种投射吧,他这种家庭背景就很可能使得他认为做这件事本身是应当的。
这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张力。一方面,他强调要向平民靠拢,要回到日常语言中去寻找哲学的根基,要向普罗大众的意识靠拢。但另外一方面,他又强调秩序,强调等级,强调不能自由过度,甚至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体罚的存在。这是对于解读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件事情。
显然,维特根斯坦特立独行的生活习惯和他的那种教学作风引起了他和周遭人等的麻烦,尤其是他从维也纳、大城市里面带来的高级知识分子的派头,不要说村民不满,当地的校长和牧师也非常不满。所以到最后,维特根斯坦没有在这个教学活动当中持续下去。因此他就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到了维也纳。
那么,听上去他在这个小乡村的支教生活不是很成功?未必是这样,他在这个小乡村的工作里面是留下了一个工作成果的,这个工作成果就是他编了一本德语词典。
他为什么要编德语词典呢?因为他在教同学们语文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语文教学缺乏一本适合农村的孩子的词典。有些词典编得虽然还行,但是是给城里的孩子准备的,价格非常贵,规模也太大了。另外有一些词典虽然规模还可以,价格也可以,但编的又不是农村人用得到的那些词汇,都是些古古怪怪的词汇,或者是过于高大上了。
怎么样去编一些老百姓他们用得到的词汇,让他们能够以准确的方式来进行拼读练习呢?这就是维特根斯坦想做的事,所以维特根斯坦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工作、体会编出了一部词典。
至少从这件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通过这样的一个乡村教学的活动,实际上、客观上完成了一个语言采风的活动。也就是说维特根斯坦通过和这些人民群众的交流,认识到了日常语言的丰富性,他在这里听到的德语和他在维也纳的上层圈子听到的德语是非常不同的。所以他的乡村教学活动在潜在的意义上促进了他以后的哲学研究。
我自己觉得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可能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另外一个生活圈子的人使用的语言,我们采取的是完全漠视的态度,没有像维特根斯坦那样有决心进入别人的世界进行了解。
3. 建筑师
除了支教生活以外,他还有其他非哲学的活动吗?也有很多其他非哲学的活动,比如建筑师,他做建筑师了。这个任务是他的姐姐格蕾特·维特根斯坦委托给他的,就是希望他为自己设计一套房子,在维也纳。这个房子本身并不是维特根斯坦一口气设计下来的,他是和另外一个设计师伊格尔曼一起合作设计的。
维特根斯坦实际上更多负责的是装潢方面的工作,听上去是个很轻的活,但维特根斯坦在这件事上体现出了惊人的完美主义倾向。他要求所有的建材都是最好的材质,因为他的要求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在维也纳的建材市场上找不到他所需要的一些零件,所以整个工程只能停下来,等维特根斯坦订购的国外零件运到国内后再进行拼装。
虽然维特根斯坦所体现出的一丝不苟的精神简直让那些施工队员感到痛欲裂,但是最后房子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姐姐对它也非常非常满意。实际上,维特根斯坦为姐姐造的这个房子被有些人说成是神适合居住的,而不是人适合居住的房子,什么意思呢?就是维特根斯坦设计的这个房子的特点是什么呢?它的所有的计算都是极为精密的。
但它的缺点是什么?当然这个缺点是站在很多用户的立场上的,它的缺点就是没有人味,它极端地就是要消灭各种各样的装潢对你的影响。因为他认为任何一个细节如果没有功能上的作用,只有装饰上的作用的话,他要把它消灭掉,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性格,他要纯粹的功能性。这也体现了他以后一个哲学思想,就是语言要满足特定的功能,你不要跟我说一些扯犊子的话,这就是他的风格,在装修上他也是这种风格。
那么,我们把维特根斯坦所有的这些哲学以外的经历揉一揉,他先是航空工程师,接下来是乡村教师,做乡村教师的时候弄出了一部字典,最后是建筑师,做建筑好像是最有工作成绩的了,做出了一个建筑。我们就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的一个特点,可能就是受到了卡尔·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以后,他特别强调一种功用性的设计。字典是为了老百姓用的,所以里面没有任何浮夸的辞藻;房子是为了实现特殊的功用性的目的,因此其中没有任何虚假的东西。
所以维特根斯坦的整个人,包括他的思想,如果让我来打一个比方的话,他有点像德国菜,你们知道德国菜的特点是什么吗?极端难吃。德国人的菜虽然难吃但有优点,他们的肉肠和肘子真的是很实诚,真的很能够满足功能性的需要,就是能够让你吃饱,这就是德国菜的一个特点,也是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的一个特点。
三、个人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我们现在来讲讲维特根斯坦是怎么看待个人与国家责任的关系的。维特根斯坦这方面的特点恰恰是他涉入了很多政治事件,但他本人的态度是非政治的。就是他涉入了政治事件,但是是以一种非政治的态度涉入的。这种非政治化的政治参与态度构成了他人生的一个很特异的特点,这个根源在哪里呢?可能是来自于卡尔·克劳斯的影响。
克劳斯是当时奥地利的一个思想家,在当时办了一个政论杂志叫《火炬》。《火炬》就通过维特根斯坦的姐姐格蕾特的传播,在维特根斯坦家庭成员之间得到了传看,维特根斯坦也看到了这些资料。
克劳斯的特点是什么呢?他并不是通过实际的政治活动来完成对自己的政敌的攻击的,他更多是基于一种道德批判,也就是给出一种非常高的道德姿态,来体现“我是个君子,你是个小人”,所以他这种观点最后就成了所谓的“君子党”“好人党”。“我是个好人,你是个坏人”这样的立场对维特根斯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维特根斯坦就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政治选择。
1. 作为志愿兵加入奥地利军队
现在就碰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1914年的夏天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是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在萨拉热窝的街头被塞尔维亚的激进分子刺杀,我们都知道这件事情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维特根斯坦在何处呢?维特根斯坦在英国和罗素混在一起,他在读书,他还是罗素的爱徒,我等会儿会讲他们的师生情谊。
维特根斯坦做了一件很让人震惊的事情,他要以志愿兵的身份回到自己的祖国去参战,这是个很难很难的决定,为什么呢?第一,他的哲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那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哲学研究,回到祖国,而且是为了参战呢?第二,他难道没有意识到如果回到奥匈帝国去参战了,他的敌人就是英国吗?因为奥匈帝国、德国是一帮,它们所对抗的另外一帮就是俄国、法国和英国。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生选择,就会使得他陷入一个人生中的困境,他很可能要和自己的很多英国朋友作战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么奇怪的事情呢?维特根斯坦的一个解释是什么呢?他认为这是一种天职,也就是一个公民为自己的祖国去服役、去打仗是一种天职,而这种天职和政治是没有关系的,是一种伦理和道德上的需求,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不行。
非常有意思的是维特根斯坦对于这场战争的是非并没有很强烈的兴趣,这一点上他和他的老师罗素就有重大的区别了。罗素对于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是极为清楚的,他认为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愚蠢的战争,他认为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
但是维特根斯坦的想法不是这样,他并不觉得这场战争正义或不正义和他关系很大,参加奥匈帝国的军队仅仅是因为他觉得一个公民就应该为他的祖国去服务,这件事情是正义的。这是他的道德观,这种很奇葩的道德观就使得维特根斯坦会做出很多我们看来是非常复杂的行为。
有人跑过来问维特根斯坦他认为这场战争谁会赢,你知道维特根斯坦说什么吗?他说他们怎么会赢呢,当然是英国、法国会赢了。然后维特根斯坦还和他解释,自己是在英国开过洋荤的,英国的绅士多么讲纪律,英国的文官系统多么井井有条,他是看到过的;而奥匈帝国名似一个帝国,实际上分崩离析,整个帝国连统一操作语言都没有,一支军队里面到底是讲捷克语,还是匈牙利的马扎尔语,还是德语都不是很清楚,以至于一个连长都没有办法和他的士兵对话,这样的部队怎么能打仗?
那大家就问他了,既然对他们国家那么没有信心,为什么参加他们国家的军队?他说,他对他们国家的军队没信心和他要参加他们的军队有逻辑关系吗?他参加他们的军队是种道德责任。即使他们国家的军队要被打败了,即使他知道他们不可能打赢,他也要英勇地战死在战场上,这是个道德要求。
你就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的真诚。很少有人像他这么想,因为很多人都觉得他们至少要看到他们的国家打赢,他们才有希望。维特根斯坦则是不计利害,只讲道德。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道德,这种道德是爱国主义的,可以说对于他的哲学是有影响的。他的哲学对于伦理有一个更超拔的要求,这个超拔的要求是超政治的。维特根斯坦是以一种超政治的态度来参与政治的。
当然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还是流露出了怕死的念头,他在他的一些日记里面写出了他非常怕死。但是这样的一些想法只是流露在了日记里面,就现在所看到的材料而言,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炮兵军官在战场上的表现是非常英勇的。
虽然他作战很英勇,但是整个战争的局势糜烂起来,他也是没有办法控制住的,维特根斯坦最后是被意大利人俘虏了。他被俘虏了以后就被关到了蒙特卡西诺修道院,这个地方是在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山上。在二战的时候,蒙特卡西诺修道院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战场,维特根斯坦就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战俘生涯。
有可能是战争让维特根斯坦进一步看破红尘吧,当他回到自己的维也纳的家的时候,就遣散了已经死掉的卡尔·维特根斯坦留给他的大规模遗产。如果维特根斯坦拿着这些遗产,就是吃吃利息,也足以过着非常富足的生活。但他竟然把所有的钱全部捐掉了,而且是以匿名捐的方式,捐给了维也纳的很多艺术家。
这是一件非常让人震惊的事情,也可以体现出维特根斯坦对于功名利禄毫不关心的这样一个纯粹的态度。他只对追求真理本身有兴趣,他觉得如果他知道在维也纳有一些年轻的艺术家正在追求纯粹的美的话,他就应该资助他们一点,而不应该把这些钱用于个人的挥霍。
2. 前往苏联
维特根斯坦与政治的另外一个关联就是他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他去苏联的理由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维特根斯坦的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一战结束以后,实际上他是可以马上回到学术工作领域里面去的,但他又跑到乡村里面去做支教老师。做完支教老师以后,他回到维也纳帮他的姐姐造房子,磨磨蹭蹭以后,才重新开始哲学工作。但是开始了哲学工作并且已经获得一定成绩以后,在1935年和1936年的时候,他又觉得要去苏联了,这是奇奇怪怪的一个举动,就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套路。
他去苏联的理由是什么呢?他开始对理智的活动感到厌恶,他要进行一个纯粹的身体的锻炼,让他的理智进入一种纯粹的状态。在这个问题上,他有可能是受到了斯宾格勒的影响,斯宾格勒写了一本书,叫《西方的没落》,这本书我也在非凡精读馆上讲读了。可能是受到斯宾格勒的观察的激励,维特根斯坦对于西方文明的堕落已经有一点察觉了,他对英国的有些事情已经非常不满了,所以他要找一个发泄口,而那个神秘的俄国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发泄口,所以他要到神秘的俄国去寻找一个新的安顿灵魂的地方。
请注意,很多人跑到俄国去,是因为他们向往社会主义制度,而维特根斯坦再一次做出了一个没有政治背景的政治选择。他要去的红色俄国显然是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点他是清楚的,但他要去社会主义俄国的目的并不是因为他觉得社会主义好,而是因为他认为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好,他要在那里接受那种最残酷的折磨,让他的灵魂能够得到纯净。这种思路非常烧脑,很难让人理解。
苏联官员和维特根斯坦交流,因为他要拿签证,他肯定要跑到苏联驻伦敦的大使馆里面去谈,否则苏联人不给他签证。维特根斯坦是有名的哲学家,苏联官员都知道,他们就问维特根斯坦,他去他们的国家有何贵干呢?如果他想去做一个哲学教授的话,他们可以给他写推荐信。
大家都知道,当时的苏联处在求贤若渴的状态。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大萧条以后,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都失去工作了,苏联人就把他们都吸引到苏联来,为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添砖加瓦。维特根斯坦的才能大家也是认可的,他如果想到苏联研究哲学绝对没问题。
维特根斯坦很气愤地对苏联人说,如果他仅仅想做一个大学教授的话,他为什么吃饱撑了,跑到苏联去呢?他就是为了逃避大学教授的工作,才到苏联去的。然后苏联官员就问他去做什么。他说他就是去做一个普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请苏联就分配给他最简单的社会主义劳动,让他接受社会主义的锻炼。这听得苏联官员简直是无语,到底是说他好还是不好?维特根斯坦最后还是去苏联了。
但是他碰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他跑到哪里都有人监视他,而且大家都不理解他的动机,就觉得维特根斯坦到底是要做特务还是要干吗。所以维特根斯坦转了一圈以后又从苏联回来了,因为双方的需求有点不太对接。但是这又是一个很好的证据,证明维特根斯坦是以一种非政治的态度来从事政治的。
3. 做药房勤务工为抗战作贡献
维特根斯坦生命中以非政治的态度参加政治的最后一个案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1939年爆发的,等到1940年的时候英国本土就开始遭到德国人的轰炸了。而在1938年的时候,维特根斯坦已经变成一个英国公民了。
这个道理也非常简单,他本来是奥地利公民,现在莫名其妙奥地利没了,如果他不迅速改变自己的国籍的话,他会变成一个德国公民的。他毕竟是个穿过军服的人,为一个叫奥地利的国家曾经流过血,现在这个国家没了,你说他的情感到哪里安顿?他当然不会做德国人,他就去做了英国人。
那么他做了一个英国的公民吧,他的想法也非常清楚,就是他既然食君之禄,就要分君之忧。他做英国公民,现在英国被德国轰炸,老百姓这么苦,一天到晚拉空袭警报,很吓人的,他维特根斯坦就必须要为英国做点什么,这是什么?伦理要求。他觉得他现在还高高兴兴地在大学里教书,不去承担战争的劳役,这是不对的。但问题是他年龄已经大了,年龄大了参什么军对吧?他不适合参军。那怎么办?他就跑到医院里面去干活了。
他到医院里去干什么?一句话,他就是做男护士。这么大的一个学者跑到护工队里面去做护工分配药,英国人也被他惊到了,但他始终坚持一定要去。那么大家也不能够拗着他,所以也就派他过去了。他跑到护工里面去做护工,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比如有些士兵或者有些病人,他们的皮肤有些病,要配制一种软膏,维特根斯坦配制的软膏是成色最好的,病人交口称赞。他所准备的各种手术器械简直是完美无缺。而且他凭着他的工程学和医学知识,还能够对医生提出很多很高的要求,医生和他闲聊的时候都发现维特根斯坦虽然是个哲学家,说起生理学知识来是一套一套的,所以大家对他是非常非常钦佩。
那么我们讲完了维特根斯坦的政治生活以后,就发现维特根斯坦在总体上来说是个爱国主义者,但他的“爱国”是基于纯粹的伦理要求,他对于政治活动本身的内部状态,并没有很强的诉求。这一点和他的老师罗素一天到晚喜欢谈论政治就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也可以体现出维特根斯坦的伦理性压过了政治性的这一面。
四、维特根斯坦与罗素
这里我们就忍不住会讲一讲维特根斯坦和罗素之间的关系了。维特根斯坦对罗素有一个恶评。罗素写过很多很有趣的书,应该说罗素的确有这个特点,他有他的两面性——一个严肃的哲学家,和一个为大众写书、写二流哲学小册子的作者。这种两面性在维特根斯坦那里是找不到的,他基本上没有那一面,他只有很纯粹的一面。但是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之间的师生感情是非常让人感动的,反正我是比较少见到这样纯粹的师生感情的。
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去见罗素呢?也是因为维特根斯坦年轻的时候要做发动机,为了做发动机,他就觉得有些数学问题要加以深入的了解。为了对这些问题加以了解,他就读了别人向他介绍的书,就是罗素的《数学原则》。读了这书以后,维特根斯坦惊为天人,他就很想和罗素接洽,最后就找到了罗素,反正当时他在曼彻斯特也很容易跑到剑桥去找罗素。
罗素对他的印象也特别有意思。罗素在和维特根斯坦交谈的时候,开始就觉得这孩子极有个性,极有冲击力,但是他是不是有哲学才能他是不知道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以后,他在和情妇奥特琳的信里面就说,维特根斯坦的智力是他所教的这些学生里面他没有碰到过的,可以说是一个可造之才。这就是罗素对于维特根斯坦一个很高的评价。
维特根斯坦和罗素的交往里面就有很多小段子。有一次,维特根斯坦突然去敲了罗素寝室的门,然后罗素睡眼惺忪地穿着睡袍开了门,他跟维特根斯坦说,有什么事能不能明天跟他说。维特根斯坦说,这也是可以的,但问题是现在有些事情他想不通,如果罗素现在不听他说的话,他就马上跳河了。这句话把罗素吓得不行,就让维特根斯坦坐下来和他说。然后维特克斯坦坐下来了,但他竟然什么也没说。
他前面已经威胁过罗素他要跳河了,所以罗素都不好意思打断他,心里非常紧张。罗素就问维特根斯坦他到底在思考什么呢,是在思考逻辑的基本问题,还是在思考人类的罪孽呢?维特根斯坦想了一会儿,就对他回答了一个英文单词:两个都想。然后两个人又陷入了沉默,一直弄到了天亮。这样的桥段发生了不只一次。
就是维特根斯坦这人是有点会闹幺蛾子的,比较给老师惹麻烦的。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下,为什么罗素仍然非常喜欢维特根斯坦?这是因为维特根斯坦对于数学和逻辑问题有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以至于能够帮助罗素一下子看到很多问题的肯綮。罗素对于维特根斯坦是非常非常溺爱的,这种溺爱也是哲学史上非常罕见的。
有一个案例能够证明维特根斯坦对于纯粹的学术研究以外的社交事宜的无视。维特根斯坦一直觉得他生下来就是要干一些很了不起的事情的,他要听从这种伟大的责任的召唤。那么在英国剑桥的时候,他就觉得伟大的声音就是好好做逻辑、数学和哲学方面的思考。他要做这样的思考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个问题了,这个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是英国的上流社会有很多虚假意义的客套,他不喜欢玩。
比如,有一次罗素就说,怀特海老师的儿子今天要参加一个划船比赛,他们作为怀特海的朋友总得去为人家的孩子加加油,再说维特根斯坦也因此可以多认识一些朋友。然后罗素就劝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就不得不去了。
看了这个划船比赛后,维特根斯坦非常非常生气,他对罗素说他浪费了一个下午,这种比赛有什么看头呢?这种比赛和他看两个猩猩打架有什么区别?他们本来是要用那个下午讨论学问的。那这时候罗素就非常不满,说维特根斯坦太考虑自己的感受了,社会的交往也是需要的。
但是维特根斯坦在这件事上所体现的态度就是一个纯粹的学者的态度,他觉得自己每一天可能都会死,所以他要抓紧每一天,在每一分、每一秒里面做他认为是值得做的事情。比如去看一场无关紧要的划船比赛,对他来说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
我们来做一个小结,就是维特根斯坦和罗素之间的交往虽然有很多戏剧性的画面,但都可以看出这两个人都是以真挚的态度来面对学问的,并且在对方的身上都看到了这种高贵的为学问而生、为学问而死的品质。
我顺便说一句,罗素和维特克斯坦的生活背景有点小小的相似。就是维特根斯坦是生活在一个钢铁巨子的家庭里面,所以他不是特别为钱担心,他对钱也不是很感兴趣。罗素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的人,尽管他没有像维特根斯坦这样纯粹。
罗素的祖上,也就是他的爷爷,是英国的宰相,所以他家是官宦之家。你要知道,罗素小时候是被维多利亚女王抱过的,这也就说明罗素的家庭背景的段位是非常高的。这种段位比较高的人会对物质利益看得相对比较轻,会对真理、正义这些问题看得相对来说比较重。
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1. 《逻辑哲学论》
我们现在要讲的是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出版和它的主要内容。《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非常辛苦写出来的书,这本书其实非常短,翻成中文就两万多字,最早翻成中文的时候它的名字叫《名理论》,可以说是一部篇幅极短但影响很大的著作。它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实际上也是非常让人惊讶的。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1914年一战爆发,维特根斯坦参军了,然后在战场上表现非常英勇。但是在他参军打仗的闲暇,他还在写《逻辑哲学论》的草稿,这场面是什么呢?外面炮弹在乱飞,他在这里写“语言图像论”“语言的正确的逻辑形式是什么”,然后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真的是心很大。维特根斯坦在1918年被意大利人俘虏以后,在蒙特卡西诺修道院里其实也在进行手稿的修订。
战争结束了以后,他就把手稿带出来给很多人看。这本书很难读,为什么呢?它不是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的,而是以一句一句箴言的方式,我可以给大家读一下这些箴言。第一句箴言是“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结束了,下面是一句句解释它的话。第二句箴言是“所谓的事实无非就是的确发生的或者的确存在的事态”。这本书里都是这些箴言,这些箴言下面的那些注释又是一句一句很短的箴言,这本书并不是以一种文章的形式条分缕析地写下来的。
维特根斯坦在前言里面很得意扬扬地说,他写完这本书以后,哲学问题就都解决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观点的话,就是我们要在可说和不可说之间画一条界限,可说的事情我们就得说清楚,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就付诸于沉默,哲学问题就解决了。什么乱七八糟的?就很难理解他到底想说什么。
那我自己就想对《逻辑哲学论》这本书的思想做两点介绍。一点就是所谓的“语言图像论”,另外一点就是他的“不可说主义”。
① 语言图像论
“语言图像论”是什么意思?我们前面讲维特根斯坦生平的时候就知道维特根斯坦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他讨厌不必要的装饰,他认为世界当中的情况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扯犊子、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所以他要把房间里的装饰全部去掉,只留下纯粹功能性的东西。同样的道理,如果要对世界进行描述的话,语言要尽量精简,把世界中的确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地描绘出来,不要添加新的东西,也不要减少应该加的东西。这种观点就是语言图像论的精髓了。
维特根斯坦会想到这一点,基本上是来自于他对于一个交通事故的图画的查看。我自己也有一个类似的经验,我在上海也遭遇过一次交通事故,我是出租车里面的乘客,然后我坐的出租车被人追尾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到上海的交通部门去和警察处理赔偿的事宜。车祸现场的警官做了笔录、拍了照片并写成了卷宗,所以管事的这个警官,或者说协调的这个警官,就把这个卷宗拿出来了。这些照片和卷宗以文字和符号的信息复刻了我当时所遭遇到的那个车祸的现场。警官问问双方都没有什么意见,就按照法律的规定讨论谁该赔谁的钱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图像论的实例。实际的那个事件已经过去了,但凭什么在纸面上看到的这个卷宗能够反映当时客观的事态呢?就是因为这两者分享了共同的逻辑形式,这个逻辑形式就是事物发生的客观的因果结构,它既体现在那件事里面,也可以体现在卷宗里面,卷宗通过符号体现了那种关系,这就是语言图像论的思想。
维特根斯坦自己也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来体现这一点。比如维特根斯坦就说了,为什么唱片的物理形式、乐谱的物理形式、乐曲演奏出来的物理形式都彼此不同,但是体现了一个相同的结构呢?这就是因为它们分享了相同的逻辑形式。为什么说一朵花是红的,用英语说、用法语说、用中文说,它们表现的语音都不一样,但是体现的是同样一个事态呢?因为这三句话背后的逻辑形式是一样的。
维特根斯坦就是要找到这个逻辑形式。对他来说,这就是他在装修的时候要找到的装修结构中的最简的成分,他要把这个最简的成分以外的、不必要的装饰全部去掉,这是他看到的世界的根本。这就是他的装修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之间共通的地方。
② 不可说主义
《逻辑哲学论》里面有一句名言,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说得清楚;对于不能谈论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想说的是我们的语言所描述的只不过是事实,但它没有办法描述什么东西?一些非事实的东西,比如说价值。
价值观是什么?维特根斯坦对于价值观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拟,价值观是你看待整个世界的视角的宏观特征。比如你从一个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会沾染上你的价值观的色彩。所以价值观并不是一个可以被孤立出来、拿出来的事物,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实,它是一个整体的组织世界的方式。
一个人的世界的终结是在他的价值观灭亡的时候。我举一个《悲惨世界》的例子,里面有一个警长叫沙威,沙威的世界观很简单,他是个警察就得抓贼。冉·阿让是男主角,在音乐剧里面是休·杰克曼演的,是一个犯人。所以沙威就要去抓这个犯人,既然冉·阿让是犯人,那他抓冉·阿让没毛病。但是在后来的故事剧情里,沙威如此疯狂地去追捕冉·阿让,而冉·阿让仍然以德报怨,在数次沙威陷入危险的时候反过来还去救他。
这时候沙威的价值观就产生了冲突,为什么呢?他有两个价值原则,一个价值原则是作为警察就要执行警察的职责,要抓贼,只要上面说冉·阿让是贼,他就认为冉·阿让是贼。第二个原则是什么?人要知恩图报,冉·阿让这样来救自己,自己还去抓他,像话吗?不像话。这就会导致什么呢?价值观体系崩溃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是有问题的,如果他按照一个警察的价值观来做的话,他会把千千万万冉·阿让这样的好人全部送到监狱里去,他的良心过不去。
但问题是他已经按照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做了这么多年了,他多少年都是这么干的,他把多少像冉·阿让的好人抓起来了,现在如果否定他的价值观,他的世界就崩溃了。大家明白了吗?价值观并不是个附加的伦理学命题,它是组织你的世界的一个根本性场景。因为沙威警长没有办法处理这样一个价值观方面的大冲突,他只能用消灭自己的物理世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跳进了塞纳河,死掉了。
维特根斯坦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价值观是处在你的整个世界的边界处的,是调整你的整个世界的场的,它不是世界中的一个命题。所以伦理的问题虽然很重要,但你不能把它对象化,变成一个伦理学的命题。所以维特根斯坦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伦理这个领域属于“不可说”的东西。“不可说”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有体会,你体会到了就体会到了,这是不可说的、科学不能说的。
除了伦理这方面的东西不能说,审美领域也是这样,它是一个超验的、超出现实世界的东西。“北欧极简风”是一个整体的气氛,并不体现在某一件家具里面,而是无所不在的,它是整个气场的存在。所以你不能够用命题的方式去定义北欧极简风是什么,你只能够去定义以北欧极简风的风格做出来的某件具体的家具。宗教也是类似的。
宗教的体验、审美的体验和伦理的体验全部是在不可说之列,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显然维特根斯坦对伦理是非常看重的,以至于他认为用语言去言说都是对于伦理的一种亵渎,这和他的生命的取向也是高度重合的。
2. 《哲学研究》
讲完这一点以后,维特根斯坦好玩的地方就来了,以上仅仅是维特根斯坦的早期思想。他的晚期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呢?也是经过一步步的生活的磨练的。在奥地利的乡下从事支教工作的时候,他接触到了老百姓的语言,好像和科学家用的语言非常不同。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经历,他隐隐地在思考自己以前的哲学是不是过于不食人间烟火了,他要以一种更加切近人类的实际语言操作的方式来切近语言,这就慢慢导致了他的思想转型。这个转型最后就凝结为他死后出版的一本书,就是《哲学研究》。
意义即用法
《哲学研究》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只想讲其中的非常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意义即用法”。
传统的逻辑哲学论给出的意义观是什么?就是一个名称本身的意义是来自于它指称的对象,也就是“名”和“实”之间的这样一种对应是赋予符号以意义的根源。如果没有这个外部的对象的话,这个意义就没有根源了。这是一种非常直男式的意义观,什么叫“直男式”的?就是你给我一个符号,告诉我它有意义,你就要拿实在世界当中的一个具体的东西来和这个符号对应。
类似于以前的美元,在金本位时代,要兑换美元就要有足量的黄金和它兑换,如果没有足量的黄金来和它兑换的话,美元的票面就没有价值。但是货币发展以后不是这样了,今天的美元哪有黄金和它对应?还有比特币,哪有黄金和它对应?就是如果大家赋予这样的纸面的钞票以一个广泛的意义的话,那么这个纸面的钞票就能取得它的流通意义。
维特根斯坦开始发现语词的本质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一个词指称的东西本身有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是大家一直在用这个词,这个词本身也就具有这样的意义了,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词,如果它的所指的这个对象客观上是不存在的,这根本就不影响我们对于这个词的使用。
比如,我们用“诸葛亮”来指称非常聪明的人,但是假设世界上根本没有诸葛亮这个人,当然这是一个设想,实际上是有诸葛亮这个人的,我只是为了讨论问题方便。那么我们是不是还有权利用“诸葛亮”来指涉那些聪明的人呢?当然有权利,道理非常简单,我们既然可以用“孙悟空”来指涉那些本领非常强大的人,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诸葛亮”这词呢?谁都知道孙悟空是不存在的,它仅仅是在小说里面存在的一个魔幻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使用“孙悟空”啊。
这些词有人买单,进入了我们的语言的流通范围,被我们大家所使用,所以后来维特根斯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意义即用法”,而并不是意义的根源在于它指称的对象。
维特根斯坦这样的语言图景和他早期的语言图景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他早期的语言图景是没有人类的,或者说人类是被压到了一个最角落的位置的,他看到的是静态的语言和静态的世界之间的关系。而在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中,他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面彰显出了意义。相反地,世界,也就是被指称的事物,却被压缩到了一个最小的地位。这是一件让很多哲学史家都感到惊叹的事,一个人怎么可以在一辈子里面想出两套差异如此巨大的哲学体系?
但是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仅仅从他的生平的角度去概括,而不是从哲学的角度去概括,就是维特根斯坦本身的生活经历使得他有机会在一个更加宽泛的人类活动的场景里面观察语言的本质是什么。他本来是在维也纳的一个小圈子里面,看到的语言现象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他在部队里面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在乡下支教的时候看到了下里巴人的德语和阳春白雪的德语之间的一个巨大的张力。
所有的这些事情最后就凝聚成了他的一个想法,就是他对于语言的看法可能在根底上是错的,语言在根底上并不是自然地就能够指涉外部客观事物的这种自足的符号。相反,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用环境的话,这些符号是不可能自动地产生对于这些意义的指涉功能的,这就是维特根斯坦的一个重大的洞见。
那么,现在我们就进入了对于《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这本书的总结了。我承认维特根斯坦的生活经历非常特殊,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生活中的某些层面好像是我们都学不到的。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学得到的,就是对于一件事的执着和认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花人生当中的很多时间为稻粱谋,可能会做一些我们不是特别爱做的事情,这是没办法的,我们是普通人。但是如果你遇到了真正爱做的事情,必须要拿出十万分的精力把它做好,这是维特根斯坦给我们的一个很大的启示。
另外,维特根斯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他不怕丢面子。不管维特根斯坦出于怎样的动机去改变自己的哲学的立场,这件事情就意味着他不把自己已经获得的学术成就当回事。《逻辑哲学论》出版以后,他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哲学家了,他竟然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驳斥已经让他成名的思想,而并不是站在功劳簿上继续拓展他原有的思想。这样的一种纯粹为真理而生的精神,非但没有削弱他的学术影响力,相反使得他的学术影响以一种更加广泛的形式传播开来。但是大多数人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会考虑到这事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干吗还要往前一步,把前面的事情全部推翻呢?他们就没有一种自己和自己作战的精神。
维特根斯坦死于癌症,埋在了英国。临死之前他说:“告诉他们我过了极好的一生。”实际上,从某些人的角度上来看,他的一生颠沛流离,明明很有钱,但实际上除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以外,基本上没有过过锦衣玉食的日子,生活相当拮据,也没有什么遗产。但他觉得自己非常幸福,因为他把自己的灵魂奉献给了哲学研究这件能够让他内心真正感到快乐的事情。
我也非常祝愿我们非凡精读馆的广大朋友们能够找到让自己心里感到非常开心的事情,可以不是哲学,也可以是别的事情,比如插花、烹调,这都无所谓,大家开心就好。谢谢大家,我是徐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