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官商勾结贩玉案之抄家
自秦王嬴政称始皇帝起,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2141年间,共产生495个皇帝,能活到八十岁以上的皇帝刚好一只手能数清,而乾隆爷是最长寿的,八十九岁时无疾而终。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有作为、开疆扩土、奠定今日中国版图的几个屈指可数的帝王伟业中,乾隆爷的伟业当首屈一指。
乾隆帝的性格有刚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刚的一面,是为了帝国稳定不徇私情,而柔的一面,则是对后宫那些后、妃及亲属照顾有加,有情有意。
高朴的爷爷的爷爷那辈就是在内务府办事。高朴的姑姑慧贤皇贵妃是雍正皇帝亲自为乾隆物色的侧福晋,也就是二夫人。这个后来的皇贵妃在乾隆还是宝亲王时只是他的使女,也就是宝亲王弘历的丫鬟,后被雍正指命为宝亲王的侧福晋。慧贤皇贵妃实际上是汉人。清初满汉不通婚,雍正皇帝为什么会打破这个习俗,并不是今天我们以为的穿越神剧中的那些爱恨情仇,就是为了政治的需要。与以往历代皇帝不同的是,清朝立储不讲谪庶,只讲德、能、才,选妃也是一样,首先重贤、慧、孝,所以我们今日能看到的画像或照片上的清代后妃,并没有倾国倾城之貌,不符合现在的审美观念是一方面,但的确是注重人品才学为上。
慧贤皇贵妃因为出身官宦家庭,受过良好教育,极有可能是才貌双佳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项羽最多也就演一出“霸王别姬”,而对中国历史上卓越帝王之一的乾隆而言,爱美人必须首先保证江山永固——册封慧贤皇贵妃,本就透出了几个信号。
第一个信号:不只“满蒙一家”,“满汉也是一家”,后来册封新疆回部白山派和卓家族之女为容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香妃”),实际上都是为了政治稳定、江山永固。
自汉唐以来,“和亲”是化解民族矛盾的政治工具。清朝统一中国各民族地区后,也在极力化解民族间的矛盾。从饮食上说,东北的“粗食”与中原的“细粮”融合成的“满汉全席”,也在民族团结、国家稳定中发挥了饮食文化的融合作用,所谓“同伙”不就是吃同样的饭菜的意思嘛!
那么透出的第二个信号则是:皇家要重用汉臣,笼络汉人的心。因此,自慧贤皇贵妃家族被抬旗为镶黄旗后,高朴的爷爷辈开始官运亨通,到高朴父、叔这一辈占据了很多肥缺官位。虽然红颜薄命的慧贤皇贵妃在乾隆十三年被册封为皇贵妃后的第三天就去世了,但是乾隆并没有改变对高家父、兄的重用。
高朴的爷爷高斌,官至大学士、河道总督,领侍卫内大臣,七十三岁时累死于治河工地,乾隆钦赐谥号“文定”,死后灵位放入贤良祠。每年春、秋二季的第二个月的黄道吉日,皇帝要派官员祭祀。可见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之高,也算是为各级官员树立的楷模。
高朴的父亲高恒,在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政的任上,因贪污被斩首。十年后,高朴又犯同一罪名,不能不说乾隆为江山永固不念亲情,也体现了乾隆皇帝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甚至罪加一等的法家治国理念。
接到永贵的奏折后,乾隆在随后几道圣旨中都提到“高朴乃高斌之孙,高斌在位时,不知造何孽,其子、孙皆蹈重罪,实属费解。”同时,对因念于慧贤皇贵妃的旧情而提拔高朴,实属不该。虽然这道圣旨不是“罪己诏”,但也释放出皇帝对用人不当的自责之情。
那么,乾隆为什么能容忍和珅这类大贪却不能容忍高朴这类外戚犯罪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和珅的贪只满足了一己私利,并未对帝国稳固造成影响,而高朴的贪,对帝国的稳定带来了威胁。乾隆岂能容忍大清数次耗资用兵勘定之地,毁于高朴这类鼠目寸光之辈手中。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六日,即接到永贵参奏的当日,乾隆下旨查抄高朴的家,负责查抄高朴家的几个大臣身份也颇有些几分特殊。
首先是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尚书、忠勇公福隆安。这个福隆安是乾隆的女婿,娶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为妻,曾参与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四库全书》的总裁官。
其次是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英勇公阿桂。此人是乾隆年间重要的军事将领,长期戍守边疆,两次出任伊犁将军。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后的伊犁河谷两岸,人烟稀少,田野荒芜,阿桂抽调汉兵和南疆回部之民在伊犁屯田筑城,以防沙俄窥视和入侵。他是乾隆王朝边疆稳定的第一功臣。此人了解边疆防务,为人清正,深得乾隆信赖。
第三个人是暂署工部尚书事务、户部侍郎金简。此人曾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四库全书》副总裁。乾隆认为金简办事得力。金简与高朴曾是同事,都是内务府佐领,还有点亲戚关系。乾隆怕在审办高朴案时金简偏袒高朴,专门在圣旨中提及:“倘若金简稍有偏袒徇情之处,则难逃朕之洞鉴”。这也算是乾隆先给金简的一个警告。
第四个人是喀宁阿。此人时任刑事侍郎,当过云南、贵州巡抚和山西布政使,多次查办大案要案。乾隆对此人的评价:“为人正直,无论如何也不会随从”。
套用现在的官职来说,此四人的中,福隆安相当于国防部长,阿桂相当于国务卿,金简相当于民政部副部长,而喀宁阿相当于司法部副部长。组建这个高级别肃贪团队来对付区区一个边疆办事大臣,可见乾隆对此案的高度重视。
同日,乾隆降旨永贵,同意他的处理意见,并强调查实后就地将高朴正法,同时,也对用人不当感到愧疚。并言,一切事务,当以大义而行,绝不偏袒任何人,永贵审明此案后,要速报结果,并安排景福和复兴两人从京城赴叶尔羌接替高朴和淑宝。圣旨由六百里加急发往叶尔羌。
次日,也就是九月十七日,乾隆第一道旨降四大臣,再次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此案如果属实,高朴就地正法,同时,阿奇木伯克的副手的伊什罕伯克阿布都舒库尔知道高朴苦累回众,不予制止,肯定是狼狈为奸从中获利者,应当与高朴一起当众斩首,以平民怨。二是与高朴合作的商人,勾结官员,唯利是图,目无法纪,查实后,没收家产,发配伊犁。三是告知永贵,认真审案,并安抚好色提巴尔第,让其尽心办事,不要受此事干扰。
第二道旨降四大臣和直隶、河南、山西、陕甘各省督抚以及哈密、辟展、喀什噶尔、乌什、库车等地的办事大臣。在这道圣旨中,乾隆提出一个疑问,如果商人为图利,把小块玉私藏运往内陆,协查不便,也很正常,但是高朴是把数百公斤的大块玉运往内陆,沿途是怎么通关的?同时,要求沿途关卡,如遇为高朴运玉的家人,立即抓捕,押解进京。
九月十八日,再次降旨四大臣,并寄永贵,要求永贵迅速结案,返回乌什,不能耽误乌什的地方事务,暂调和田办事大臣之一的玛兴阿奔赴叶尔羌代管相关事务,待景福等两人到任后再回和田,同时,要求永贵查清高朴有没有嫖宿回妇和其它不法行为,一并上奏。
九月十九日,又再次下旨,强调诸细查的内容......
我们可以想象,时年68岁的乾隆皇帝在接到永贵的参奏,预见到高朴苦累当地回众对国家稳定造成的潜在危害时拍案大怒的样子。或许,那几日皇帝彻夜难眠。或许,皇帝对自康熙以来百余年,历三代皇帝辎百万将士,数次亲征,用将士血水、泪水所勘定的国土,现在却任由鼠辈糟践,愤怒已忍无可忍!
永贵只上了一道参奏,而皇帝则下了十数道圣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完全取决于皇帝对永贵和色提巴尔第人品的信任。虽然永贵曾因在皇帝面前仗义执言而遭数次贬官,而高朴在皇帝面前阿谀奉承、谨小慎微、出卖朋友而不断提升,但在涉及帝国江山大业这个问题时,忠、奸、善、恶在皇帝的心中自然清晰可鉴。用人无数的帝王,心中有本帐。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八日,高朴家被抄查。
我们先得说说高朴的母亲那拉氏。此人亦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光禄寺卿德尔弼,从三品官,和高朴的父亲也算是门当户对。光禄寺不是庙宇,而是中央机构,主要工作应该算是朝廷的食堂。可以这样说,高朴的姥爷就是管皇帝和官员吃饭的官。这当然也是一个肥缺,民以食为天,好吃的东西都集中在光禄寺。凡开食堂的,没有不偷食的,也许,这位那拉氏,从小就知道他爹今天偷个鸡,明天偷个鹅,习以为常,所以自然认为做官就为发财。如果,那拉氏属于孟母或岳母之类的伟大女性,估计其丈夫和儿子也不会接连因同样的贪污罪名而伏法。可怜这位那拉氏,丈夫因贪被斩时抄家,抄得分文没有。不提醒儿子谨慎办事。这儿子出事,又被抄家,再次被抄得分文没有。
为什么一定要提这事?因为在查抄高府的物件中有几封高朴写给他妈的信,信中还附有清单,注明上好的玉器存好、次好的玉送礼。
查抄高府的内务府官员中还有著名的大贪和珅。和珅把送礼的清单让金简看过之后,金简吓傻了,因为自己的大名赫然见于送礼的清单中。
于是,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日,户部侍郎金简给乾隆皇帝上了一个折子,声称所查高朴家中的玉器送礼清单中有自己的名字,且不只这一次,前一年,高朴还从叶尔羌给他带了两个玉扳指和一面玉镜。然后痛心疾首表决心:即便高朴是骨肉兄弟,也要严格办理,以谢皇恩。乾隆皇帝大气地在奏折上批道:“知道了”。
如果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说,乾隆用人真是游刃有余,让贪官查贪官,路子熟不说,同时还起到警示教育目的。但是和珅可能是个特例,属于胆大妄为那类,之后,他与金简还一道查过云南总督李侍尧的贪污案。
今天,我们可以从阿桂的上奏中得知高朴到底有多少家产。
高朴在京城有住宅一处,共113间,其中有50间房屋或者是门面用于出租,在涿州等地有良田4208亩,家人80名,大小玉器84件,银杯盘37件,皮棉夹和单衣248件,银鼠皮衣320件,羊羔皮720张...... ......新旧地契人契59张。海甸(有可能是在现在的北京海淀区)的旧宅子还有房屋一处,共27间。对这些家产的处置结果是:房产交内务府,土地交户部,人口交镶黄旗为奴,动产交崇文门,当年崇文门外商贩云集,估计是将高朴的家产在此处拍卖。这其实只是高朴的一部分家产,随着对案件的进一步深挖,大量的资产浮出水面。
贪官置办的不动产,在犯事后,原本是会动的。
在阿桂等人的奏折中,提到了四个家人的名字:常贵,沈太,李福,纳苏图。
常贵有一个弟弟叫常永,此人也是高朴的心腹家人,当时与沈太、李福等随高朴到了叶尔羌,往来于京城和叶尔羌之间,高朴的金、银、玉器都是此四人负责运送,但当时常永和李福却既不在北京也不在叶尔羌,而是在路上。
据家人交待,纳苏图、李福和常永先后从叶尔羌带回来过金子和玉器,带回来的银子在涿州买了两顷地,在高府东边又买了两处宅子,上一年冬天,还曾让笔贴式七老爷带回四个箱子交给了高朴他妈,里面装着银子。
而在审问高朴远房侄子双庆的笔录中,可以看出高朴的老婆也是一个财迷。当时纳苏图从叶尔羌回京,带了一批金银玉器,高朴专门写信给老婆,安排双庆陪纳苏图吃饭。饭前,高朴的老婆就让双庆问为什么带回的货物与高朴家信所附的货物清单对不上。估计双庆陪纳苏图吃饭时,高氏在忙着核对货物清单。饭毕,高氏又问了一次,纳苏图答复,常永还带着一批货在后面没到京,这才了事。
对高朴的抄家采取的是掘地三尺的办法。这一掘地,还真挖出了银子,但不是高朴的,而是常永的,于是提审常永的哥哥常贵。常贵交待,今年六月,常永让人带来四个箱子,其中有银子一千两和皮靴等物件。八月,纳苏图回京又带回一千二百两银子和一些玉器。18日,听说要查抄高府,就把这些银两一部分藏在了炉炕内,一部分埋在了院外的地下。
高朴的弟弟高栻只是个拜唐阿(满语),在当时的京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其兄弟子孙年满18岁,可以挑补成拜唐阿。拜唐阿大致就是指没有官衔的办事员,一年收入也就31两银子。高朴在叶尔羌发迹后,给这个弟弟只寄回来一个玉扳指、12米布料和50两银子。贪官都吝啬。
那么,清朝时官员的年薪是多少?当时一个七品武官年薪36两,养廉银90两。高朴的一个心腹家人在叶尔羌呆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寄回二千二百两银子,相当于17个七品武官的年薪。一个下人都能获利这么多,可见高朴获利之丰厚。
在抄家审问高朴家人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线索。乾隆皇帝肯定越看越气,因为,在后面几道给四大臣的圣旨中,多次提到了高朴“苦累回众,罪该万死”,并要求永贵查清高朴压榨回众的财物后,和采玉工钱一并从高朴的钱物中给于支付——要让回众知道,皇帝是非常爱惜百姓的,这种贪官,一定会法办。
在阿桂等人的这份奏折中还提到了两个倒霉的人:一个是宋老爷,这个宋老爷是兵部的一个官,当时宋老爷放贷给高朴1300两,本息还没还,高朴这一被抄家,宋老爷的钱也没得要了,还让皇上知道了他很有钱。另一个是熊老爷,这个熊老爷给了高朴500两银子,准备捐个官,银子高朴并没有拿出来捐官,而是据为己有。
做官的特权就是资源,而资源需要礼尚往来,需要权力的交换,这一切都离不开钱。没钱就得贪,古来如此,从未改变。
高朴在没有去叶尔羌之前,家里并没有多少银子,查抄高朴家也没有搜出多少银子,那么,高朴的银子去哪了?
点击链接查看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