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生命的呐喊

来自生命的呐喊

牛双红

重庆师范大学

声音是如此美妙的东西,他让我们感知到这世间美好事物的存在,让我们能够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可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无法聆听这世间的美妙,他们的世界仿佛按下了“消音键”,行走在马路上,骑车的鸣笛、街区的喧闹、商贩的叫卖……他们都无法通过双耳直接听到,“他们”离我们很近,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里,“他们”有可能是我们的亲人、邻居、同事……可是,“他们”又离我们很远,因为即使面对面,也无法直接进行语言的交流,即使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也无法感知“他们”的世界,——“他们”就是聋哑人。

聋哑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因为天生或意外导致的听力及语言表达障碍,他们在与健全人相处的时候,总有一道隔阂存在。而这道隔阂,几乎是一条无形的鸿沟,将健全人与聋哑人划分为两个世界的人,这个无声的世界充满了无奈、痛苦,每天都有大多数人并不知晓的故事发生,悲喜碰撞,苦乐相随,一次次带给我们警示与反思,令人感怀唏嘘。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聋哑人有近三千万,比上海市的常住人口还要多。那对于聋哑人而言,法律对他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他们对法律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很多健全人由于对聋哑人缺乏了解,会误以为他们就是好吃懒做,喜欢偷盗、乞讨,确实,我们经常会在车站看见类似乞讨,久而久之,因为惯性思维我们会在心里给他一个定位。很多人会以为他们就是这样,其实不然,对于聋哑人盗窃、欺诈等行为的发生与他们自身的聋性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法律意识淡薄是最主要的原因。

聋性思维的表现之一,看问题简单化,表面化,容易形成攀比,易被身边的小恩小惠诱惑。赖于断字或字面理解,答非所问。因为语法不同表达顺序也不同,为了实现沟通的无障碍,他们往往选择“抱团取暖”形成自己的生活圈。普遍学历较低也是聋性思维的表现之一,由于和健全人沟通有困难,多数时候他们较自卑,因为心理和环境各方面因素,大多及早辍学。生活对于聋哑人来说,的确很难。虽然,聋哑人拥有像健全人一样的身体,工作的选择也比肢残、智残多得多。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沟通和心理共同构筑的堡垒,将聋哑人隔绝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是社会的边缘人,生存对他们来说太难了,他们甚至根本不明白法为何物。对于那些违反法律的聋哑人,他们确实有罪,但其罪又让情与法一次次为难,社会的歧视,家人的不善待,让聋哑群体成为了局外人,他们的世界满是阴霾却又无能为力。正如唐帅在《无声之辩》里所提到的“犯了罪理应受到惩罚,但是定罪之前,这些听不见声音、说不出话的被告人也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作为个人的基本权利。”

如果我们在面对聋哑人时能够多一点理解和耐心,即使沟通不畅,至少会让这些聋哑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情和善意,成绩从来都不是衡量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学业和品格之间,品格教育远超于学业,正如《霹雳》中所言“无才有德是贤人, 有才无德是小人”。我们不求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坚决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对于聋哑人,我们应该去教育去引导,而不是放纵和缺失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