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 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有序活力
日前,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上海民政事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民政部门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服务等职责作出部署。
《规划》明确,未来五年,上海民政事业发展要按照“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要求,到2025年,实现基本民生保障普惠均等,基层社会治理有序活力,基本社会服务专业高效,平台作用更加突出,制度法规系统健全,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超大城市民政工作“上海模式”。
《规划》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居村委会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着力推进党领导下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推进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健全居村委会特别法人制度。完善“有困难找居村”工作机制,加强居委会对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监督。
《规划》明确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促进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升居村委会组织民主协商、服务居村民群众、动员社会参与的能力,推动社区共治。推进社区分类治理。推进居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保障居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引导居村民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规划》鼓励居村民围绕社区公共资源分配、公共空间管理、公共秩序维护等,开展民主协商,引导居村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普遍推进居村自治章程的制定及规范化,积极推广“住户守则”等新型公约形式,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推进现代社区共同体建设。推进社区“微更新”“微治理”。继续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引导支持社区基金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更好提供专业服务,参与社区治理。
《规划》提出,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化社区服务。深化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区云”建设及应用,整合部署居村层面的信息系统,规范基层信息数据采集和核查。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建立健全面向社区治理的主题数据库,推动居村按需共享数据。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和示范村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农村社区治理品牌。加快完善农村便民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社区“一站式服务”。
《规划》明确推动“社区云”市级层面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加强居社互动平台运营管理,构建居村统一入口,推动基层数据采集模式转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到2025年,力争实现“社区云”平台在全市居村委会全覆盖,注册“社区云”居社互动平台的家庭数量不少于全市家庭总数的50%。
同时,《规划》还对推进居村减负增能和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提出工作目标,要求严格居村协助行政事务准入机制,建立违规下沉居村协助行政事务情况举报和移送处置机制,清理规范面向居村的评比达标和创建示范活动,清理规范居村各类台账、挂牌、制度上墙和工作排名,清理整合各类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和小程序。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制度,健全绩效考核、合同管理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乡)三级联动和条块协同的居村干部队伍培训体系。开展“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
“以人民为中心”是民政工作的底色。《规划》始终秉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贯彻“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始终把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奋斗目标。
《规划》明确,持续推进社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修订《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规范》。持续深化“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服务品牌,实现社区事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全市通办、全年无休”,拓展移动端办理功能,扩大电子亮证、证照免交范围。推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综合类自助终端上线事项不少于100项,推动不少于3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
《规划》提出,构建便利共享、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区域民政服务格局,推进社区政务服务和基层治理联动发展。在试点工作基础上,不断扩大长三角社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范围,推进长三角户籍居民结婚证、离婚证、户口簿、户籍证明等电子证照在婚姻登记等公共服务中的应用,逐步实现长三角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通办,“一地受理、一次办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交流,共享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探索开展长三角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推进长三角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联动发展。
来源:《中国社区报》8月17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