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城池 城关

  • 城池 城关

城池与城关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防御工事。城池主要包括城墙、城门、瓮城和护城河几部分。后来,为了加强城池的防御性,又多在城墙上加建角楼、敌楼。城墙是很结实的,但是这种坚固的防御设施在明代以前都是用土砌筑而成。一般来说,就是用当地的黄土或黑土作为原材料,层层夯实而成,经过这样的夯打,墙体就变得非常坚固。同时,为了增加稳定性,墙体侧面都不做成垂直形式,而是做成上窄下宽形式。明代以后,经济与科技都有了长足发展,烧砖技术提高,很多的城墙表面都被加包了砖,城墙的坚固度自然也就更高。城池或其他防御性的关类建筑,因为是要塞、关口,所以也称为“城关"。

城墙

城墙是城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圈坚固的墙体。最早的城墙只是简单的木栅栏,或者只是在居住区周围挖辟一条河沟而已。 后来又有石头垒砌的石头城,夯土砌筑的夯土城。总的来说,宋代以前的城墙极少砖筑,甚至极少外部用包砖。宋代以后才渐渐在一些重要的城池的城墙上,或者是在城墙上某些需要重点防御的部位使用包砖。从明代开始,因为烧砖技术的提高,很多的城墙表面都被加包了砖,城墙用砖砌也比较普遍了。如明代时修筑的北京城的城墙,墙体就是由整齐的方砖铺砌,墙的顶部平面更是由大砖铺墁。墙的剖面都呈梯形。如此厚实、坚固的墙体,其防御性自然很强。

城门

城门就是在城墙上开辟的门,是出入城池的口,也是城池防御的一个薄弱环节,是战争中敌人攻战的重点部位。所以,在古代的战争中,与高大坚固的城墙相比,相对薄弱的城门便成了维系城池安全的关键所在。因此,古代防御中对于城门的要求非常严格,从城门的开设位置,到城门门板的材料,甚至是门板层数的多少等,都根据实际需要而精心设置,以期达到最高的防御性能。当然,也可以采取减少城门数量的办法来增加城池的防御性,因为对于防御性要求极高的城池来说,城门的数量自然是越少越好。我国古代大多数城池的城门,都只有四座,分设于城池的东、西、南、北四面。

护城河

护城河就是在城池周围挖掘的一圈河道,自然是为了加强整个城池的防御性。护城河对于城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整个城市的防御性部分被称作“城池",“池"自然就指的是护城河。在今天的河南安阳发掘的商代宫室遗址附近有一段壕沟遗址,其长度在750m左右,深度约有5m,而宽度多在10m,最宽则达20m,这极有可能就是当时城池防御的一部分,就相当于后世的护城河。

瓮城

瓮城又叫月城,是建在大城门外的小城,它的作用主要是增强城池的防御性。我国古城平遥的瓮城就是一处建造比较精巧的瓮城实例。平遥城瓮城的城门与大城的城门有些不是前后直接贯穿的,而是呈九十度角的形式,这样的设计在战争中,即使敌人攻破了瓮城门,也不能径直进攻大城门,而守军却能很好的居高临下打击进犯者,真所谓“ 瓮中捉鳖"。很明显的,这样的设计极好地增强城池的防御性。

城门楼

城门楼就是建在城门,上方的楼阁,其名称也就是依其建筑位置而来。城门楼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同时也能增加城池气势,并突出城门的地位。我国古代凡是有城池的,其城门的上方大多建置有城门楼。我国自东汉至隋代,比较重要的城门楼都是多层楼阁,并且大多为二层或三层。唐代到元代的城门楼,大多是单层的。明清时期,一般城市城池的城门楼多为二层,而京城的城门楼则要高一层,大多为三层。

内城

城,可以指城墙,也可以指城市。那么内城我们一般指的是古代统治者居住的地区。如果对应到都城上的话,内城就是指皇城和宫城。《吴越春秋》中说:“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或者说,除了外城之外,里面的都是内城。如明清的北京城,不但有宫城、皇城,皇城之外还有一圈城为内城,内城之外(只有南面)又有城。所以,明清北京城就有了三道内城。

外城

外城简单地说也就是内城之外的城市部分,也称为“郭”。《管子.度地篇》中说:“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宫城

宫城就是皇帝及其他皇室成员居住的地方,就是在皇帝为首的皇室所居宫殿区的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围墙和围墙内的宫殿区就是宫城。宫城因为是古代最高统治者的居住地,因而居于城的最中心,在内城和皇城之内。明清北京紫禁城(故宫)即是当时的宫城。

皇城

皇城主要包括内部的宫城和宫城外的中央衙署及其他皇室所属建筑。明清北京城的天安门以内称为“皇城”。

都城

都城也就是“国都”、“京都”,是皇帝所居的城,因而它是全国最高一级的政权机构所在地。 其下还有州城、府城、县城等。它们共同构成古代的统治机构。

陪都

陪都是在京都之外另建的帝王都城。唐代的都城为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附近,而唐肃宗年间,又另在别处建东、西、南、北四都为陪都。唐代武则天时的洛阳,也是陪都。

市井

市井是“市”的别称,也就是可以买卖与交易的地方。之所以称为“市井”,是因为古代人们“因井为市,交易而退,故称市井"。其后逐渐形成较为正规的交易场所。在我国唐代以前“市"都是集中设置,市外以墙围绕,墙上有出入的市门,市内建有市楼置官署,并设有店铺、茶楼、酒肆等。开、闭市与经营都有严格的官府人员来控制、管理。

在古代的城市中,以整齐的道路网划分出若干棋盘格,这样的棋盘格就称为“坊”。它是古代城市区域划分的一个方法。坊周围有围墙环绕,四面设门以供出入。坊内就是住宅区,其中有官僚宅邸,也有普通百姓住宅,还有衙署和寺院、道观等。将原本较大面积的住宅区,划分为规整的坊,更适于官府的管理。因此说,坊是为了严格管理居民的一种城市规划,它大约出现在我国的三国时期。

市楼

古代,有商必有市井,因井设市,或因市设井,有井而建高楼,坐镇城市。在平遥古城南大街的北端,就有一座市楼,因为它的东南角有一眼水井,而世传井水色泽如金,因而得名“金井楼”,即平遥市楼,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市楼主要是指这种官方所建的标志性与具有管理作用的楼阁。同时,市井中的楼房式店铺或是上住宅下店铺的楼阁,也可以称为“市楼”。

钟楼

钟楼是我国古代为击钟报时而建,因楼内悬挂或摆放有大钟而得名。钟楼在我国各地多有建筑,并且大多是明清时期所建。钟楼形体较为高大,多达30~ 40m;其平面一般为正方形,上为攒尖顶:楼体四面设门,并且多为拱券形门洞。钟楼的建筑材料,一般是内为木料构架,外围青砖墙体。楼内有楼梯可以上下。现今的钟楼已没有了报时功能,而成了游人登临观景的佳处。

鼓楼

鼓楼其名的得来,是因为楼内放置有大鼓。鼓楼也是古代报时建筑,多与钟楼相对而设。不过,据某些地方志记载,鼓楼最初并不是报时建筑,而是防御性的建筑。据说,北魏时期衮州盗贼很多,当时的刺史李崇便令人建筑高楼,楼内置鼓,当有盗贼出现时,守卫便在楼内击鼓,人们按预先布置守在各个紧要处,以捉拿盗贼。后来,鼓楼便渐渐常见起来。现今的鼓楼和钟楼一样, 大多只是作为观景建筑了。

骑楼

骑楼就是架建在人行道上的建筑,一般多见于炎热多雨的南方地区。在南方建筑的街巷中,巷道长而曲折,两边是高墙, 道路上没有东西遮挡。于是人们便每隔一定距离,或是在某一条街巷中,连接两边的高墙建起一座建筑,就像是架在巷道上的一座小楼, 这样的小楼就叫做“骑楼”。它的下面设计成柱廊式的人行道。这样的设置,既不阻挡人们通行,又能为行于其中的人遮风、遮阳或挡雨。

敌楼

敌楼也是城池防御中的一个重要建筑。敌楼主要是作为战斗时放置武器及抗击敌人进攻之用,平日则为士兵休息、了望处。在我国的古城平遥,城墙上就建筑有敌楼,均为方形双层,上层墙上开有了望窗,楼顶为硬山式,楼内设有木楼梯上下。此外,在我国著名的万里长城上,更是矗立着座座坚固的敌楼,并且是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密度小,而地势平缓的地方则密度大,所以敌楼间的距离不等,也因此可以看出共重在防御的目的。

箭楼

箭楼也是城池中极重要的防御建筑。箭楼的最大特点就是楼体辟有窗洞,并且窗洞较为密集,以供平日了望和战斗时射击之用。因为古代射击多用箭,所以得名“箭楼”。我国目前保存较好的箭楼实例有北京的前门箭楼和德胜门箭楼。

前门箭楼

北京前门箭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是正阳门原有瓮城上的城楼。整座箭楼坐落在高高的城墙上,气势挺拔雄伟,是北京原有箭楼中最高的,通高38m。上部的主体高四层,平面呈“凸”字形,也就是前带抱厦的形式。主楼楼体与抱厦顶部皆为单檐歇山式,上面覆盖着与腰檐相同的灰色筒瓦,带绿剪边。1914年的时候,正阳门瓮城被拆除,同时对箭楼进行了改建,不过楼的整体并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加建了一些汉白玉的栏杆等装饰,色调多变一些,格调更高雅一些。

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箭楼位于北京城的北部城墙处,明代正统年间修建。箭楼的平面呈“凸”字形,前有抱厦,在第四层时墙体向内收缩。楼的主体部分的三层与四层之间,有一层腰檐与前部的抱厦檐相连,上部为单檐歇山式楼顶。墙体是灰砖墙,楼体下部是高大的城墙。四层的德胜门箭楼,每层都开有供瞭望的小方窗。德胜门箭楼的整体高度比前门箭楼要低,上部的楼体高近20m,连城墙高为31m多。与前门箭楼相比来说,德胜门箭楼更好地保存了原来的风貌。

角楼

角楼和敌楼、箭楼等建筑一样,也是城池重要的防御设施。角楼因为建在城墙的拐角而得名。又因为角楼建筑在城墙的拐角处,所以为了适应城墙拐角的转折,角楼一般都建成曲尺形平面。北京城墙上的角楼即是如此,它们都位于墙角处,平面都呈直角曲尺形,但目前仅剩东南角楼一座。 不过,北京故宫的角楼却不是曲尺形,比较特别。

北京故宫角楼

除了东南角楼外,在北京故宫的宫城城墙的四角也建有角楼,只不过这里的角楼为十字脊屋顶,内部结构复杂,有“七十二条脊”之称。它的平面也不是一般角楼的曲尺形,比较特别。而且,故宫角楼无论从平面上还是立面上看,形象都非常富有艺术性,与一般角楼、箭楼的森严有很大差别。

北京城东南角楼

由于多年人事与风雨的变幻,北京城城墙上的角楼目前只剩下东南角上的一座了,被称为“东南角楼”。东南角楼是箭楼的形式,因此,墙体上开有成排的、整齐的箭窗,除前部抱厦处是门与墙体外,其余各面都是箭窗,共达一百四十四个之多,这从城外部看尤其明显,共有四层,均为方形。箭窗和门框上部也和箭楼一样有横向的过梁,外表漆成朱红色,与门板、隔扇、山花的色彩相呼应。

马面

在城池的城墙上还有一重要的部分叫做“马面”。马面其实就是突出于墙体之外、而又与墙体相连的另一段墙,也就是城垛。有了马面这样的建筑形式,自然更好地加固了墙体。更为重要的是,守城者站在马面上能更方便地射击来犯的敌人。也恰是这个原因,每两个马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20m,因为当时的弓箭射程是60m,这样就不会有防御缺口了。因此,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敌人都别想躲过弓箭攻进城。

马道

作为重要防御设施的城墙,自然少不了防御器械与用品,为了方便将所需物品运到城上,城墙上下必然要有通道,这个通道就建在城墙内侧、城楼处,被称作“马道"。

要塞

要塞也就是关、隘等防御性的关口,一般都是指边境要口。据记载,在我国汉代时,与防御性有关的边境要塞类的名称,就有边、关、城、坞、亭、垒、堠、鄣等多种,它们统称为“塞”。要塞是一组防御性的建筑,它的主体部分是方形,四面围绕着土石之类结构的坚固的高墙。在四围城墙的每一面各开设有门洞一座,门道中设有可以自动升降的悬门,可以在突然遭到袭击时快速关闭城门。在城墙的四角还各建有一座高于城墙的望楼,可以更好地增加要塞的防御性。

水门

有些城池的城墙建筑,需要跨河而建。那么,为了不阻挡流水,便在城墙的下部开设一个拱券形的门洞,以通流水。这样的门洞就叫做“水门”。

敌台

敌台主要是指建置在长城上的哨楼,在我国明代修筑的长城城墙上,少者每隔30m,多者每隔100m,即会建有一座敌台。敌台的主要作用是了望与射击,它与敌楼相比,只有一座突出的平顶高台,而没有上部的楼阁式建筑,只是在平台的四边缘加设有雉堞。敌台有实心敌台也有空心敌台。实心敌台自然是说台下是实体,守卫者只能在台顶了望、射击。空心敌台内部为空心形式,里面可以住人,它是敌台在明代时发展而出的一种新形式。

烽火台

烽火台也是我国著名防御性建筑——长城上的重要设置。它是专门为内陆传递边防军事情况或边境地区活动的墩台。比如说,北方的某个少数民族首领军事力量较为强大,而又怀有进犯内陆之心,内陆统治者自然要对他加强防御,设了烽火台可以较快速地得知其动态。烽火台的形状有方有圆,而使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是砖和石头。

(0)

相关推荐

  • 啊,城墙!

    我现在生活的城市,曾经有过一座雄伟的城墙,但经过火红的年代,现在只剩下了几段残垣,虽然不断地寻找当年扔掉的旧砖,试图恢复些许过去的模样,但逝去的再也无法挽回. 因为城墙只存在于父辈们的年代,我们这一代 ...

  • 【城墙】/ 畅严

    城墙 畅严        站在西安的城墙上,我想应该每个人脑子里都会浮现出同样的画面:守成与攻城的场面,而且是古战场.        我确如此.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就有守城的将军之威风 ...

  • 【原创】江苏省|方明元:西安的古城墙

    原创作者:方明元|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安的古城墙> 到西安走马观花之后,对西安民谚所说的"唐塔汉冢朱打圈"有了感同身受.一是说唐代人喜欢建塔,如古朴雄伟的大雁塔,秀丽玲珑 ...

  • 北京城的选址、规制与变迁

    本文作者:江鄂鲁 城池,是城垣和护城河的统称,设立城池的原因无外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要素.一座城池通常不是单一形态,而是复合式的,即城郭,<吴越春秋>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 ...

  • 望长安,漫步西安古城墙

    城墙是古代防御系统的主体构建,凡是城市和关隘都筑有高大的城墙.寻梦长安,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安的古城墙.西安的城墙是当今保存最完整的城垣建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军事设施,也是西安重要的地标. 可能 ...

  • 国人知识库—中国古建筑「二十三-城池 城关」

    学习是贯穿一生的技能包,温故知新绝对是最简单的方法,在回看古人的智慧结晶时,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先人们给我们总结好了的,我们后来的创新也要有根可循,而这本书便可视为根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建筑没 ...

  •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图片欣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不论是苏州园林的秀美还是紫禁城的金碧辉煌无不显露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今天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布局角度的特点. 框架式结构 这 ...

  • 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美:山体与寺庙结下之缘,融入大自然的建筑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你会想到哪一种?皇家园林?还是江南古村落?又或者是四合院?在中国,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建筑.古村落的古朴自然美,皇家园林的辉煌与经典,都展示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建筑的追求也不同. ...

  • 【中国建筑史】重点知识点和画图系列之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北京·筑梦设计 2021 中国建筑史 重点知识点和画图总结 北京·筑梦设计 #前言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筑梦大家庭,2021年考研已经结束,2022年考研的同学已经在马不停蹄地备考当中. 考研这条路 ...

  • 收藏干货:一文读懂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凝固显得欲动.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 --陆游<四鼓出嘉会门赴南郊斋宫> 这样的美,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 今天,我们 ...

  • 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苍穹,又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装饰,它就是藻井!

    藻井,是天花的一种形式,利用传统的榫卯.斗拱堆叠而成,是中国特有的建筑装饰技术. 层层叠叠,如伞如盖,雕花的缸沿上,相隔均匀的昂头组成一道道优美的圆弧,呈螺旋形上升聚于上凸的顶部中心,色泽灿烂的贴金配 ...

  • 王贵祥:看见的辉煌——还原中国古代建筑的复原研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度.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如果从有遗址可考的河南二里头早商宫殿算起,至少也有3500多年的历史了.见于历史文献记载且有遗址佐证的大规模宫殿建造活动,至迟自 ...

  • 中国古代建筑——庭院文化

    "予寄迹城市,未能脱世累",这是当今不少扎根于城市的人不能避免的遗憾之一,我们享受城市的繁华,却同时又追求着自然的恬静.如此矛盾的两个概念,却在"庭院文化"这一 ...

  • 中国古代建筑独具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及技术,可谓独具中国文化特色. 春秋末年,鲁国出现了一位民间发明家,他叫公输班(公元前 507 年 - 公元前 444 年),俗称"鲁班".据传,鲁班发明了锯子.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