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先队在西乡宣传抗日救亡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是在民族危急的关头,为拯救祖国,于1936年2月1日在北京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青年爱国团体。
一、平津流亡学生演剧队在西乡的活动
1937年9月,为了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扩大抗日力量,在西安受共产党影响较深和有积极抗日要求的平津同学会(成员中多数是地下党员和民先队员),组织了“平津学生流亡演剧队”,来汉中各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并秘密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建立民先组织。负责人黄佐舟,队员延正伦(乔治)田乐夫、崔英、朱英、肖风,沙露英、石杰,程卫、克里,胡钦等10人。于10月到达西乡后,很快与西乡简易师范学校取得联系,在城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街头写标语、出墙报,在简师校园、南河坝广场,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等。并分头到各小学教唱救亡歌曲、开演讲会、座谈会。县城里到处都能昕到《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大刀进行曲》《新莲花落》的歌声。
通过宣传,演剧队主要成员广泛与师生接触,随时掌握思想情况,秘密发展民先队员。在西乡简师、察小、西小就发展李霞波、董伯侃、刘泽民、覃云舫、张云卿、李白瑜、李春萍、郭锡绶(现名郭哲)等为民先队员。连同在汉中加入民先的刘力耔、黄元庆、藏培芳、周莲贞等共12人。平津学生流亡演剧队,虽然人数不多,在西乡的时间不长,但在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中,激起了高涨的抗日救亡热情。11月,离开西乡时,给西简师生留下了进步书籍、剧本和其他宣传材料,另外给教师和学生中的民先队员各送了一本“民先须知”,并指定了西安北大街平民坊五号李东和汉中西北医学院孙同志处为联络点。他们在西乡这一段工作十分出色,特别是对进步青年的影响很大。
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乡分队的建立
平津流亡学生演剧队离开西乡后,西简教师李霞波、刘泽民、董伯侃,学生黄元庆、刘力邦、戴培芳、李春萍、郭锝绶等,按照“民先须知”,组织起来,共同进行工作。1937年12月,成立了民先西乡分队(简称西简民先队)。队长李霞波(西简教导主任),组织委员董伯侃、黄元庆,宣传委员刘浮民、刘力邦,训练委员郭锡绶。
民先西乡分队建立后,首先创办了机关报《抗战呼声》,开展抗日工作,在李应钟(现名李强奋)、岳自俊(又名岳杰)、刘继述(现名刘洪)、陈鼎昌等同志的领导下,开始在学生中发展民先队员,壮大民先组织。通过宣传和思想工作,许多青年学生向共产党靠拢,积极要求加入民先组织。民先西乡分队队员由建队时8人,到1939年夏季发展为40多人。为了便于领导,假期在农村开展活动,民先队的组织根据队员居住情况分两个区队,杨河坝、黄池、柳树店一带为南区队,城区及城郊一带为中区队。当时,国民党当局虽表面上与我党联合抗日,但实际上对进步活动仍监视很严。为了不被发现,西乡民先在教师中以“中小学教师联合会”名义活动,学生中则以结拜兄弟进行活动。1937年冬,西简停课,全体学生到农村调查户口,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夏,民先队组织了150多人的宣传队,分赴各乡镇,把抗日宣传工作深入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一面查种鸦片、铲除烟苗,一面进行募捐活动,慰劳前线抗日将士。廷水有个以打草鞋为生的失明老汉,设法捐给了5分钱以表达抗日的心愿。这次募捐活动,共捐款500多元,线袜200多双。
民先西乡分队重要的任务是在学生中传播革命理论,灌输革命思想,发动青年积极参加革命,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去。举行“读书会”,组织民先队员、进步青年学习《新华日报》《毛泽东传》《二万五千里长征》《八月的乡村》《阿Q正传》《老百姓》《群众》《解放》《抗战三日刊》,《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抗日游击队》和《论新阶级》与《西行漫记》等进步书报杂志。通过学习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民先队员和广大进步青年觉悟逐步提高。1938年初,西乡民先队先后介绍黄元庆、周沽、刘力邦、杨春华、刘翠英、薛祥钊、魏德凤、王希杰、李春萍、郭锡绶、李攸西、杨长庚去延安吴堡陕西省委青训班学习。组织输送民先队员李应钟、彭定一、陈永福(现名陈因)、黄兴录、刘良贞、戴培泽6人去延安吴堡省委青训班学习。1939年7月,以党的关系介绍岳自俊、戴培芳(化名戴捷)到云阳镇省委训练班学习,岳自俊随后调延安学习,戴培芳被组织分配到周至县某小学做地下工作。1939年5月到1940年7月,刘继述(又名刘洪),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时,介绍朱全兴(改名朱浪舟)等到陕北。1940年下半年,刘继述、朱炳明(改名朱晓轩)、邓延甲(即邓明德)与韩夏存、刘淑霞到关中进行党的地下工作,1941年春,都到达延安革命根据地。
1938年至1941年民先队先后输送队员几十余人,这些民先队员,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乡地方队部的建立和发展
1938年秋,西北民先总队部,决定派黄任毅(又名黄玉玺)随西安师范来西乡,负责整顿和发展西乡民先组织。随后,西安女师、西安女中和培华职业学校,相继迁来西乡。
当时,黄任毅在中共西乡县工委的领导下,为了整顿、壮大民先组织,于1938年11月中旬,秘密召集西安师范、西安女师、西安女中民先负责人和西乡民先负责人李霞波、李应钟等同志,在西乡牧马河以南的一个古坟堆旁开会,正式成立了“民先西乡地方队部”,黄任毅任队长。
民先西乡地方队部,下属西安师范、西安女师、西安女中、西乡简师4个民先队,队部和各校民先分队都刻制了图章。民先西乡地方队部建立后,对各校民先队组织进行了整顿,继续秘密发展民先队员,配合党组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此时,民先队员已发展到250余人。
1938年底,民先西乡地方队部,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按照中共西乡县工委的指示,发动各校民先分队队员在春节期间进行抗日宣传。经过动员,西乡民先分队就有四五十人报名参加,组织了“长风剧团”,积极排练节目,准备下乡宣传。学校当局知晓后,多方阻挠和威胁,但在党支部和民先队员的坚决斗争下,除让部分队员和进步青年回家乡,在所居住村庄就地开展宣传活动外,还组成了岳自俊、戴培芳等14人的“长风剧团”,由黄凤鸣任团长,朱全璧任副团长,下乡进行宣传。
长风剧团下乡宣传前,民先西乡地方队部的负责人黄任毅布置了三项任务:调查地方武装(枪支弹药和人数),摸清地方土豪劣绅情况,调查农村经济状况及禁烟情况。长风剧团的全体人员于1939年2月20日,身着制服,脚穿草鞋,腰扎皮带,背上行李,不怕天寒地冻,高擎“长风剧团”旗帜,由西乡简师学校出发,沿街群众,夹道欢送。西简学校图书管理员杨举百先生,买来八尺红绫子,挂在团旗上,用鞭炮一直送到西关,使大家很受鼓舞。剧团下乡,途经桑园铺、沙河坎、私渡河、贯子山、峡口、柳树店、杨河坝7个乡镇,跋涉200多华里,进行广泛宣传,并对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社会调查。他们以演街头剧、歌咏、出墙报、漫画、写标语等形式深入到桑园铺、沙河坎、私渡河公演,农民群众争相观看,演出效果很好,观众达两千多人。这些地方从安徽等省流亡的难民很多,当演到《放下你的鞭子》时,许多观众感动地流下热泪。在峡口宣传禁烟时,立即就有农民前来报告,马家寨有人还在点种鸦片。剧团负责人便找到保长同路抓到了种鸦片烟的人,此事与保长有关,将保长与此人一同送县政府,分别被判处了徒刑。剧团到杨河坝,正逢“三八”妇女节。西安女师、西安女中及培华女职等校的学生也赶来宣传。4个宣传队同时演出,非常热闹。“长风剧团”下乡宣传,历时20多天,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西乡县民先组织建立和发展,不但对抗日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为中共西乡县工委的建立和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西乡简师民先队员中,后来大多数投身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之中,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周贵庭)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