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印

远古先民在石制或陶制的印面上雕刻花纹,先在湿润的泥坯上钤盖出印迹,然后烧制成陶器,这便是中国印章最初的应用形式。现存最早的铜制印章产生于商代,镌刻图案或族徽。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印章成为凭信工具和权势象征,逐渐兴盛起来,刻有官职或姓名的文字印章开始普遍使用。

战国古玺

秦国统一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推行了一系列加强统一的措施,同时也为印章的名称、形式、文字和使用方式都制定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规定。

秦二世而亡,汉承秦制,秦朝的印章制度得以保存和发展。秦汉时期,在强有力的统一政权的影响下印章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制度,是印章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影响了此后数百年间各个朝代的官私印风。

1

在汉代,印章除了表明身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机密的泥封更臻完善,使重要文件或书信不致失密

在两汉时期,纸张尚未普及,当时的公文或书信,大多书写在竹简或木牍上。信写好后,用一块大小相似的木板,盖在“牍”上有字的一面,这块木板称为“检”。检类似今天的信封,在检上书写收件人姓名、地址,称为“署”。

牍与检一起用绳子捆绑并打结,称为“缄”。为了保密并防止私拆,检上除刻有捆绳的深沟外,并凿有一方孔,便于将绳子打结处塞在方孔内,上面用泥封紧,称为“封泥”。等级不同,用泥不同,汉朝天子用紫印泥封书信,故紫泥、紫泥封又代指诏书。一般官吏则用青泥。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轪侯家丞”封泥

为了传输的过程中需要保密,在泥尚未收干时,在泥上钤盖官印。他人若偷拆再封,无泥封原章,就会被发现,这样可以有效防范私自启封和表示公权力的威严。

封泥使用示意图

魏晋以后,由于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纸张、绢素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代替了简牍。印章的使用也起了显著的变化,封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

汉朝印章文化广泛传播,从朝堂到乡野,印章的使用率极高。汉印可分官用、民用两类。

汉代官印制度相当完备,在汉武帝时有关印章的名称、质料、钮制、绶色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以区别地位高低,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印章体系。相对而言,私印没有官印的繁文缛节。

皇帝、皇后、诸侯王的印称“玺”,列侯、乡亭侯、将军部属、郡邑令长称“印”,列将军称“章”。

汉官印材料主要有玉质、黄金、白银、铜、铁等。钮制主要有螭虎、骆驼、龟、鼻钮等。印绶也有紫绶、青绶、墨绶、黄绶等分别。

帝后印

汉代规定只有帝后所用之印才能称作“玺”,如“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等,印用小篆白文,多为玉质螭虎钮,比其他官印略大。

“皇后之玺”玉印

印章的背面圆雕成螭虎的形状。 皇后之玺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帝后级别玺印实物,也是唯一一枚汉代皇后玺印。

南越国第二代王赵昧玺印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文帝行玺”金印含金量约98%,重约148克,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印钮为一条龙,盘曲成“s”形,龙头伸向一角。龙身上的鳞片和爪是铸成后凿刻,龙腰隆起可以用来系印绶“文帝行玺”金印突破了帝玺的规制, 印证了南越王僭越称帝的事实。

广陵王玺 南京博物院
出土于扬州甘泉二号汉墓,印面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四字,印纽为立龟,它的主人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广陵王刘荆。

朔宁王太后玺属于东汉早期金质官印,龟钮,纵24毫米,横24毫米。现藏重庆市博物馆。

通官印

是二百石以上的官员所用之印,它包括王印、侯印、丞相印、大将军印等中高级官员印,多为龟钮,白文,用摹印篆,称作“章’。也有一部分等级较低的通官印用鼻钮或瓦钮,称“印”。

西汉偏将军印章 重庆三峡博物馆

此印系龟纽方形金印,通高2厘米,纽高1.2厘米,边长2.4厘米,重108.95克,含金96%。篆刻印文“偏将军印章”五字三行,是一方汉代官印。

西汉石洛侯印金印 国家博物馆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 “大刘记印”龟钮玉印

半通印

大小为通官印的一半,长条形,这类印均为二百石以下的小官所用。只有职位低微、不列品秩的乡官,才用半通印。

“徒府”印
汉阳陵帝陵19号外藏坑出土
该印铜质,鼻纽覆斗状、半通印。罚做苦役是西汉政府惩戒罪犯的手段之一,当时将这些人称为“徒”或“刑徒”。开通道路、修桥、筑宫室和冶铸铜铁等方面都离不开刑徒。

私印

私印是代表个人的印章,印文多是姓名,不加职称。

“刘贺”螭纽玉印
和田白玉,局部有浅褐色沁。螭纽,为汉代常见的“方寸之印”。印文“刘贺”二字为阴刻篆书,左右等分,字迹线条粗细一致,分割匀适,方朴端重。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利苍”玉印上刻有篆书“利苍”两个字,说明这应该是墓主的一枚私印。

3

因铜印的造价低、制作方便,汉印以铜印为多。铜的硬度较高,在印章文字的制作上就出现了铸印和凿印两种方法

铸印是先做一个印章模型,再用铜液浇铸冷却而成。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印章比较工整,笔画比较粗壮。文官多用铸印。

凿印多数是在紧急需要印章,而又来不及铸造的情况下,在平整的印面上用工具直接刻成,笔画一头粗一头细,结构上也比铸印要随意、自然。军中多用凿印。

“滇王之印”金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

滇王金印是汉武帝赐予滇国国王的一枚金印,是古滇王国存在的证据。

滇王金印,纯金质地。印纽和印身是分别铸成后焊接起来的,印纽为蛇形,蛇头伸向右上方,微微抬起,背上还饰有鳞片纹。印文为篆书,即:“滇王之印”四字。文字是在印身上雕凿而成,笔划两边的凿痕犹可辨识。

汉代印章多为正方形,印章字数也以四字为多。要把竖长形的小篆写在正方形的空间里,只有把原来的竖画写短,笔画上下距离缩小,所以就形成了汉印文字的特殊字体,了新莽时,便冠以“缪篆”之名。

新莽封禅玉牒

玉牒文书体即为“缪篆”。它不同于严整的小篆, 也不同于西汉流行的隶书。这类字体主要见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的铜器及印章,字形体势平正,体现了对秦篆的简化和篆书向隶书的过渡。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0)

相关推荐

  • 古代玺印的制度、功用、类别、制作

    篆刻艺术脱胎于古代玺印,古代玺印又是后世篆刻家学习.取法的主要对象,印人在印学方面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印人对篆刻艺术的理解,故本节先重点介绍古代玺印. 一.玺印的制度 印章制度是指在古代政治.经济.文化 ...

  • 上海博物馆 中国古代玺印馆 (上)

    讲座后面两天,看到导览时间表,去实地听了两回. 捋了一下,基本是按照上海博物馆玺印馆展品布置的路线,来组织讲座或导览.读孙慰祖先生的<中国玺印篆刻通史>,也是这个顺序,和其他篆刻类的书籍颇 ...

  • 方寸之间 “印”证时代 《新时代 新西藏》主题篆刻创作谈

    文/崔晓晓 崔晓晓在创作 据史料记载,中国印章从战国古玺印开始,至今有24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产生不同风格样式印风.据藏文文史书籍记载,西藏印章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开始使用. ...

  • 方寸心相 | 印开混沌—我最初的篆刻学习记忆

    <淮南子·说山训>中说:『人不爱倕之手,而爱己之指:不爱江.汉之珠,而爱己之钩.』倕,传说中尧帝时的能工巧匠:汉江之珠,传为古时产于长江.汉江的夜明珠.钩,一般指为玉钩,疑为古人系结衣服的 ...

  • 融万千气象于方寸间——火天印社作品欣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陈甜田 火天印社于1989年5月12日成立,首任社长王善杰先生,现任社长李长英先生.印社宗旨:研究印学,弘扬篆刻艺术.火天印社设有印章研究部.书法研究部.美术研究部.现有社员 ...

  • “方寸之间——中国历代玺印展”在新昌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秦秉年先生所捐其父秦康祥先生多年旧藏中精选178方(套)玺印,上至战国,下迄清朝,材质铜.玉.牙.石各异.展览介绍了玺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变,展示了中国玺印文化的特色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内 ...

  • 方寸天地的雅趣风流——《长安印典•古印集存》出版

    长安,即今西安,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诗圣杜甫云"秦中自古帝王州",曾经有周.秦.汉.唐,以及先后执掌政权的多个王朝在长安建都.长 ...

  • 方寸之间——宋辽西夏元印

    隋唐对旧制多有变革,随身佩带的职官印渐被中央及地方的官署公印替代,印形增大,改为朱文,完成由封泥向钤朱的过渡.隋唐官印通用小篆,笔形弯曲圆活,布局舒朗,宋代与之相承,印文婉曲更甚,出现盘曲重叠.辽.西 ...

  • 古印鉴赏:端庄典雅,曲直兼容方寸里

    导读 篆刻印章的学习之路也如同书法的学习之路一样,都经历过临摹先辈古玺这一过程,随着逐渐的深入,慢慢的形成自己的风格,融入自己的理解,自出新意.黄宾虹先生在<古印概论>以书中说:" ...

  • 「收藏」从藏印到读印:方寸之间 气象万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施沛霖 实习生 张文曦 <汉书祭祀志>记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印章方寸之间,蕴含着千百年的历 ...

  • 宋代书法:竟然都印在这方寸之纸上!

    宋代书法  尚意书风 意趣盎然  不同凡响 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宋太宗时留意书法翰墨,购摹古先帝王名贤墨迹,命王著刻工为十卷,以枣木镂刻之,是为<淳化秘阁法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