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文学角】蒋子龙 :心穷

时下有两句话颇为流行,一句是“穷得光剩下钱了”,另一句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并不完全是有钱人的显摆,两句话的意思几近相悖,却印证了同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心穷!也因此有相当多的人抱怨,中国有钱的人逐年增加,社会慈善意识却极其淡薄;某些官员们的收入在增加,贪污腐败却难以禁止……贪婪者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缘于心穷。

不是有这样的贪官嘛,受贿数千万元,外表却仍旧省吃俭用将贪污来的钱全部藏匿于家中的冰箱、衣柜、床下、煤堆、鞋窝……一切他们认为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都塞满了现钞。可见他们要钱并不是为了使用它,而是满足于一种有钱的感觉,这是典型的心里穷,是骨子里的穷,一种病态的穷。心穷是真正的穷,穷到了底却穷不到头,穷此一生还会传给后代。在我们的周围时常会听到一片片的哭穷声:现在赚钱难呀,贷款太难了,资金缺口太大呀,就快维持不下去了,工资发不出来了……缺钱,缺钱,缺钱!有些单位缺钱确实因为无法抗拒的客观原因,但也不能不承认有些成天嘴上喊穷的单位,自己活得并不穷。这些贫穷的心如饿狼,前狼尚未吃饱就被调走,再上来一只更饿的狼,那只吃了半饱的狼到别处又变成一只新的饿狼,于是有些单位老是摆脱不了狼的血盆大口。他们一边喊着穷,一边吃穷,穷啊!

哭穷哭得最凶的人不一定就是穷人,这叫心穷吃穷人,在制造新的贫穷。其实谁的家里也没有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倘若只看中国人买房子的劲头,供孩子上好学校的劲头,谁都会感到中国人有钱的太多了!到想花钱的时候真有钱,但这并不影响一转头就感到穷。盖因心穷,便不论在什么场合,是一些什么人物的聚会,不出十分钟准保要谈到钱。这究竟是活跃的商业气氛,还是表达了心对金钱的饥渴?正是这种心穷的饥渴,使金钱很容易就操纵了一场场骗局,如造假、五花八门的欺诈……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虎视眈眈,其欲逐逐,“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急于求富、羡富、谀富,贫而谄,富而骄,或夸大贫穷,或夸耀富有,同样都是心穷的标志。古人讲“不患贫而患不安”,穷得紧张兮兮、坑蒙拐骗,穷得丢了格失了度、失了自尊和自信。

时下的“心穷现象”使不少人都染上了一股穷气,这对发展经济并无好处。当今世界弱肉强食,哪个发达国家有耐性倾听一个穷国申诉自己的不幸?富人跟穷人打交道或做买卖的时候总会心存戒备,格外小心。人们喜欢说“本钱”“本事”,有本才能赚钱,有钱才能做事。你成天穷兮兮的、心如饿鬼,谁敢招惹你?当然也不可像“大跃进”“洋冒进”那样打肿脸充胖子,装富作态,那也是心穷的一种表现。比如各地所谓的“面子工程”,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各地总计欠债达一万亿以上,正应了一句民谚:“死要面子活受罪!”

谁也不能否认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许多人却处在一种身富心穷的怪异情态之中。这不是改革开放非要经历的阶段,更不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心理,我们的传统是守得住贫,耐得住富。贫而不拙,富而不贪;达不足贵,穷不足悲。“心穷现象”并非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心里不穷,便会乐观自信,守财变成了美德,节约变成了大方。心里有鬼,即便一掷千金,也让人感到穷变态、小家子气。

足寒伤心,心穷损志。经济上的短期行为,文化上的媚俗倾向,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都可以从“心穷现象”上去寻找深层次答案。唯愿在经济上已经脱贫的人们,赶快进行心灵“脱贫”。

责任编辑:GAC上海中心 信息来源:互联网

(0)

相关推荐

  • 邢夫人:她穷得只剩下钱了

    邢夫人是贾赦的妻室,也是诰命夫人,她身份不低,却是贾府里的一个尴尬人.虽然名为大太太,却并没有得到多少尊重,自身亦不讨喜,跟二房的王夫人比起来,那是差远了.王夫人虽也不招人喜欢,却完胜邢夫人. 邢夫人 ...

  • 你是缺钱,还是缺德?!

    <后汉书.乐羊子七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羊子在路上捡了一块金子,回家交给他的妻子. 他妻子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换成现在的话,就是有道德,志向 ...

  • 穷人守财翻身难

    今天上午,夫人的表弟来家了,坐坐,聊聊.   这位表内弟命途多舛,先后参与到了炒币,炒股,期货,炒鞋和炒房中,但是生活照旧,今天来找我倒倒苦水.   2013年的时候,表内弟家里给他买了套房,2015 ...

  • 穷人定律:长期缺钱的人,往往有这2个特征,希望你没有

    人过三十,赚钱真的很难吗?如何让自己成长得更快,赚的钱更多?这样的想法对吗?一位混迹职场20年的老领导告诉我,这样的想法虽然没有错,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你希望挣得越多越好,但是生活不只是美好的愿望,还 ...

  • 有一种正能量就是:让穷人穷得很快乐

    老梁开怼大秦赋! 如何关闭监控 现在知道也不晚

  • 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穷人思维”,还不是因为没钱,吃苦了害怕了

    说什么穷人思维,也许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穷人思维",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没钱,吃苦了,害怕了. 不是中国人不舍得花钱,而是不敢都花完,因为现在的中国,教育.医疗.养老三座大山的问题没 ...

  • 穷还是富

    [穷人]有人说的话很扎心,说穷人不懂得感恩. 即便你为他提供了很超值的服务,赔上用心的付出试图救助他,他们依然丝毫也感受不到,反而认为你赚他的钱.沾他的光. 这些穷人,穷得理直气壮,穷得天然有理,而且 ...

  • 文学看台206 | 朱秀海/蒋子龙/王万然:陆河三记(梅花初绽时/陆与河的绝配/野猪谷)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陆河梅花初绽时 ·朱秀海(海军政治部文学创作室原主任) 岭南自古梅声炽盛,载于史籍,著于诗书.三国东吴大将陆凯奉命率军前往海南,途经大庾岭,写下了<赠范晔> ...

  • 永远不要做一个心穷的人

    ​曾国藩曾经说过:"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那些你以为占到的便宜,未来都会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偿还.所以,当侥幸变成常态,那么你做人的底线便毁了. 任何一段关系到了最后,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7)

    第三十七讲     歌德.席勒及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找精神上的血统,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世界上多少大人物中,找亲属.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约翰·沃尔夫冈·冯·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8)

    第三十八讲     十八世纪中国文学与曹雪芹 康熙的后半期,至嘉庆初年, 值十八世纪.时出<康熙字典>,出<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编<四库全书书>.汉赋.六朝骈文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9、40、41、42)

    第三十九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一) 十九世纪,想起来真是音乐.文学的嘉年华(二十世纪是绘画的嘉年华). 当十九世纪曙光初露时,英国诞生了几位天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三人并称为&q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4)

    第三十四讲 中国古代小说(二) 中国小说第二期,光辉灿烂.历十五至十七世纪,从明建文帝到清康熙帝后半,是前后三百多年小说上的成就. 自古汉文化从西北往东南流,到"五四",到1949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1)

    第三十一讲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讲到文艺复兴,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是指别国.(公元15~16世纪之间) 敲钟唤醒文艺复兴的人,是意大利但丁和英国的乔叟.(中世纪的人) 蒸汽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29)

    第二十九   讲中国古代小说(一) 中国小说萌芽其比戏曲还早,但比戏曲成熟得晚. 中国人的民族性,很善说故事.中国哲学家比西方哲学家更喜以形象说理,放进很多神话.传说.寓言.甚至笑话--这或许就是先秦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48、49、50、51)

    第四十九讲     十九世纪德国文学.俄国文学 小说在古代德国(古典文学时期)不足道,浪漫主义时期也不见不朽的大作.十九世纪,小说活跃起来.一是主观命题,以古茨科为代表,代表作<精神的骑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