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杨廉方治疗遗尿医案
01小儿遗尿案
王某,女,8岁。2015年3月23日初诊。患儿家人代诉其自幼时有眠中遗尿,尿后不能自醒,醒后方觉,近一年遗尿次数明显较前增多,几乎每夜必尿,其小便清长,无尿频尿急尿痛,伴记忆力差,睡眠差,大便正常。查体: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心肺腹(-)。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遗尿;辨证:肾虚不摄,心气不足;治法:调补心神,缩尿止遗;选方:桑螵蛸散加减。处方:桑螵蛸10g,益智仁10g,石菖蒲6g,太子参30g,龟甲12(先煎),黄芪15g,茯神15g,金樱子15g,芡实15g,白术12g,当归8g,甘草3g。6剂,每日1剂,水煎300ml,分三次服用。并嘱避免贪凉,夜间不宜剧烈活动。
二诊:家属代诉服药期间遗尿三次,追问患儿,患儿夜间有尿意时可自醒,但睡眠仍差,舌红,苔脉同前。前方加远志6g,龙齿15g(先煎),继服7剂,用法及嘱托同前。
三诊:家属代诉未再出现遗尿,其面色较前红润,食欲转佳,二便正常。二诊方原方继服7剂以巩固。用法同前。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
本例患儿所患遗尿,乃心肾两虚,水火不交所致。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不摄则膀胱失约,以致小便自遗;心藏神,肾之精气不足,不能上通于心,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故睡眠差、面色少华;肾虚脑失所养,故记忆力减退。故杨老拟定调补心神,缩尿止遗之治法
选用桑螵蛸散加减。方中桑螵蛸甘咸平,补肾固精止遗;益智仁辛温,暖肾固精缩尿;龟甲甘寒,滋阴潜阳,益肾健骨,补血养血;太子参、白术味甘能益气健脾,资助后天化源;茯神益心气,宁心神;当归、黄芪一者养血,一者益气,两药合用,气血双补;石菖蒲辛苦温,开窍醒神,宁神益志,《神农本草经》载“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金樱子酸涩,功专涩精气,止小便遗泄;芡实甘涩,健脾利湿之力显著,又擅长益肾固精止带之功,甘草调和药性。二诊中,患儿遗尿症状较前改善,但睡眠仍差,故加远志安神益智;龙齿安神,与前药相合,实则有孔圣枕中丹之意。三诊中,患儿疾病向愈,故守方巩固。杨老辨证准确,切中病机,用药精炼,故疗效显著。
01成人遗尿案
杨某,女,49岁,2015年9月17日初诊。患者诉六月前因与家人争吵后出现咳嗽、大笑时小便自出,不能控制,又因隐疾难言,颇为苦恼,迁延至今,无好转迹象而经人介绍于杨老处求治。刻诊:不能大笑,不能用力咳嗽,不然则小便自出,不能控制,睡眠可,食欲欠佳,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患者平素性格急躁。中医诊断:遗尿;辨证:肾虚脾弱,肝气横逆;治法:益肾健脾,调肝理气;选方: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四逆散加减。处方:太子参30g,白术18g,茯苓18g,生地黄18g,山药18g,泽泻10g,牡丹皮10g,山茱萸15g,益智仁10g,柴胡18g,白芍18g,枳壳12g,甘草6g。7剂,日1剂,水600ml,分三次服。
二诊:自诉服用药物后症状较前有一定改善,近又出现咳嗽,大便干,舌质淡,边尖红,苔白,脉弦细。前方易太子参为黄芪30g,加防风15g,桑叶18g杏仁15g。5剂,日1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诉日常活动未再出现小便自出,咳嗽消失,余无异常。遵一诊方7剂,以巩固疗效。
四诊:诉一般情况均可,未再出现大笑、用力咳嗽时小便自出。要求丸药巩固,给予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一月量,每日服三次,每次8g。告愈。
按语:
成人遗尿治疗较为棘手,很多人因羞于颜面而不求治于医者。针对本例患者,杨老从肝脾肾入手辨证施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年四十阴气自半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患者年越四十,肾气渐衰,封藏不固,加之膀胱的气化减弱,脾主运化功能衰退,津液输布失常;又因肝的疏泄失常,故出现小便自出。
杨老认为其本在肾、脾,与肝密切相关;拟定益肾健脾,调肝理气之法;选用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四逆散加减。方中生地黄滋阴益肾;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止遗;山药补脾益肾;茯苓健脾渗湿;泽泻利湿泄浊,丹皮清热,以上药物共用,益肾而治本;太子参、白术益气健脾,资助后天化源,调脾之运化;柴胡疏肝理气;白芍柔肝养血;枳壳理气;益智仁固精缩尿;甘草调和诸药。二诊中,去玉屏风散之意将太子参为黄芪,加防风以扶正祛风;加桑叶、杏仁以祛风止咳。三诊中,患者咳嗽消失,故守方选取一诊方进行治疗。四诊中,患者症状消失,为截断病理状态,选用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缓图固本。本例治疗中,标本兼顾,考虑周全,故收效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