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悲歌】第二十七章 我因为初次到太原府任职,对情况不了解,结果给了身边人徇私舞弊“钻空子”的机会

今年朝廷从京城外放了二十多名新任知县到太原府,都是一帮书呆子,虽然文章写得俱好,但对行政事务和基层情况大都不了解。

为尽快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派刘叙等十人到太原府下属的州县学习锻炼,一组派陈景增等十人在太原知府衙门跟班学习,每天晚上让他们研读法律条文和往年案例,第二天接着就组织他们互相交流辩论。

另外设立考勤簿,安排专人,每天按时严格点名,所有人上班下班的出勤情况以及学习态度都一一记录在案。

管理应该说比较严格,但只要是有心人,就会觉得这种集中学习培训的方式非常好,同志们进步自然也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以后这些人补缺任职时,对审理各种民事刑事案件就再也不陌生了,更不致于受制于人,被身边的一帮师爷、书吏所蒙蔽。

且说介休县有个富户名叫吴龙图的,他和同县另外十五个富户集体控告一个叫侯生芸的人,侵吞他们的本金,骗取利息。

此案本应在介休县审理,我因为初次到太原府任职,对情况不了解,结果给了身边人徇私舞弊“钻空子”的机会,家人陈祥勾结太原府一个姓熊的师爷,编了个理由,极力建议我将此案提到太原府审问。

那段时间我因为办理本府钱粮,忙得不可开交,未仔细斟酌就匆忙答应了,没想到被这两个家伙给合伙欺骗了。

此案提审时,我因为审理另一件逆伦命案抽不开身,就委派王晋介审理。

接下来,又有好多蹊跷事,极不正常。

我审逆伦命案时,值班的陪审书吏只有两三个,一个个还都没精打采的。

而隔壁委员王晋介提审吴龙图一案,当班的陪审书吏却人数众多,殷勤服侍。并且原告吴龙图等人鲜衣华服,被告侯生芸也是旁若无人、侃侃而谈。

显然原告、被告都是有钱的主,都暗自上下打点了办案人员。审案的书吏见有油水可捞,所以都跑到王晋介那里去了。

过了几堂后,王晋介说此案复杂得很,建议还是由我亲自来审。

了结了逆伦命案,我即仔细调阅吴龙图投资纠纷案,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吴龙图等十六人凑了数万两本金,委托侯生芸投资干买卖。侯生芸自奉天至浙江,开了许多字号,生意搞得颇为不错,每三年就跟大家算一次账,兑现利息给大家分红。这样的好日子一直持续了多年。

但是近几年,生意渐趋萧条,各地字号不盈反亏,本金能保住就不孬,分红则谈不上了。吴龙图这些人就怀疑侯生芸做了手脚,侵蚀本金,中饱私囊;侯生芸则以你们这些人得利这么多年,现在小有亏蚀就埋怨、怀疑、说闲话,真是不地道。

结果,双方互不信任,从私下里嘀咕到公开争执,最后终于闹到了对簿公堂。

我看了他们的账目,混乱得很,断非凭空所能断清的,于是先令几个精通财务的书吏叫齐原被告,对他们的账目进行彻底清理核算。

这天早晨,我去省府参加巡抚召开的晨参例会,正好碰见太原城守尉恒通。

恒通笑着说,下官马上就要到伯都讷上任了,苦于没有旅费,现在有个朋友,替我雇了二十辆大车,并且还准备奉送路费银数百两。朋友又通知设在伯都讷的几个店铺,如果我恒通去店里拿东西,只要打个条即可按需领取。

我听了笑道,真要祝贺恒大人了。这种“解衣推食”的朋友,真是难得。自古是人走茶凉,您离开太原,竟然还有如此慷慨好义的朋友,不知是何机缘认识的,真是难得。

恒通笑着道,说来话长。不过,这件事要想办成,还得需要张大人帮个忙。

我感到非常奇怪,不知道这事和我有什么相干。

恒通道,是这样。介休县吴龙图等人不是正在你那里打官司吗?他们十六个人都是当地富户豪绅,因为投资分红问题与侯生芸结了怨,其实他们也不想把官司再打下去,只想尽快结案,赔偿不赔偿的也没有什么,就是想打赢官司后,每人打侯生芸十几个大嘴巴出口恶气。最好是不要再走审理程序,保证让他们打赢官司,只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除答应以上条件,还愿意另外再拿出十万两银子答谢你我。人家既然请托咱们了,张大人你也不为难,酬劳还足够丰厚,这买卖倒是很划得来,所以还望张大人成全,给下官个面子。

我心中暗骂这些人胡闹,但也不便说破,只是佯笑道,这真是美事,平白得此十万金,回老家做个富翁多好,恒大人何必再远赴东北苦寒之地,做什么终日劳苦的厅局干部呢?

恒通闻言,仰头大笑。



很希望喜欢梅轩画舫文章的朋友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特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