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少不了公关的身影|文史宴
文/陈利根
尽管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在上世纪初发端于美国,但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本文会为此举三个例子进行探讨。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文欢迎转载。
有人总结了人类轴心时期世界各地的哲学家的特点:希腊人伫立在爱琴海边,推演人与物的关系;印度人在恒河边打坐,冥想人与神的关系;中国人徜徉在黄河之滨,思考人和人的关系。
推演人与物的关系,产生了自然科学;冥想人与神的关系,产生了佛学和禅学。我们的祖先,通过研究人和人的关系,在公共关系方面,我个人认为卓有建树(大司马按:古希腊的公关要日常打动广场上的听众,肯定更加发达)。
轴心时代的思想家
尽管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在上世纪初发端于美国,但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其基本原理,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比如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强国要扩张,弱国要自保,各国统治集团的纵横家游走于列国,传播自己国家的理念。这些活动,拥有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素:公关主体——自己的国家;传播——纵横家的游说;传播对象——其他国家的统治者。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历史,本文无法容纳。笔者想撷取中国历史上三个著名的事件,用现代公共关系理论进行分析,来看看我们的祖先在这些事件中的成败得失。
策划完备,精心运作
——相如抱得美人归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他写的《子虚赋》,通过虚拟人物子虚先生和乌有先生的对话,描写了云梦泽(在现在的湖北省)的浩渺和曼妙。因为子虚和乌有是虚拟的,所以“子虚乌有”成为了形容虚无的成语。
司马相如虽然文才出众,但当时,依然是个穷书生,家徒四壁。卓文君是临邛县首富卓王孙的女儿,才貌双全。相如和文君,就是乡下的土猪和城里的白菜。
《子虚赋》不能当饭吃,所以,他投奔在临邛县当县令的朋友王吉。
王县令见老朋友来访,很是开心,设宴招待。当他得知司马相如是到他这里找一份差事的,就说,你这样的才子到我手下干,太屈才了。这样,你也老大不小了,我给你想办法,把成家立业全解决了。
其实,王县令已经有了一个公共关系活动的计划。
他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给司马相如订了一间客房。以后有事没事就站在客栈门口,后面还站着几个跟班。路人见县太爷这么站着,好生奇怪——在等谁啊?王县令说,你们不知道啊?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到我们小县城来搞创作啦,我想请他吃个饭,就不知道他有没有空。
这一来二去,事情就传开了,卓文君她老爸卓王孙也知道这事了。一般有钱人都喜欢附庸风雅,他就找到王县令,说能不能请你的朋友到寒舍一叙,我也想请他吃个饭。
王县令说,他挺忙的,我问问看。当然,不久王县令就和卓老板定好了时间。
宴会当天,司马相如早早穿戴整齐,准备赴宴。王县令说,我先过去,你等着。
卓老板还请了一些有身份的人,他们正等着大文豪光临呢,一看,王县令一个人过来了。王县令说,司马老师正文思泉涌呢,写完就来。大家聊了一会,王县令说,我再去看看。
当王县令带着司马相如来到卓王孙家,大家都翘首以待呢。酒过三巡,王县令说,相如兄琴艺出色,何不弹奏一曲,让大家一饱耳福。卓老板赶紧说,小女文君极爱音律,有一张琴极好。便吩咐家人拿来。
卓文君早就听说司马相如文才琴艺出众,正躲在幕后偷看。相如胸有成竹,气定神闲,当场弹唱了他专门为文君创作的《凤求凰》(注意,是又弹又唱,有专为文君写的歌词,相当于现在的创作型歌手),一曲惊四座,更是打动了卓文君的芳心。
凤求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以上故事载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细节笔者稍有发挥,情节基本属实。故事的结局大家可能都知道,司马相如终于抱得美人归。
从公共关系理论的角度分析,该案例非常成功,可圈可点。
首先,公关主体的司马相如的目标非常明确:要把文君拿下。
第二,作为公关的对象,也非常明确,首要公众无疑是卓王孙父女,但作为次要公众的县城百姓,也很重要,他们往往是非常有效的传播媒介。
第三,传播的方式非常棒,客栈门口的闹市,嘉宾云集的宴会,这在当时,都是高效的信息传播工具。
第四,活动项目的策划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包括:王县令街头秀、卓王孙宴席的迟到秀(这个属于典型的饥饿营销——你越见不到,就越想见到),还有把项目运行推向高潮的活动——把《凤求凰》献给躲在幕后的卓文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司马相如之所以获得了名望和美誉,主要是因为他确实才华横溢,否则仅仅靠公共关系的运作是不可能成功的。
权力介入公关的利弊
——商鞅的成与败
商鞅在变法之初,为了让人相信自己言出必行,策划了一次成功的公关活动。《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这则“立木取信”的故事,国人一般都耳熟能详,被许多公共关系学的教材列为成功的公关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商鞅不惜重金,因为他明白,重金,可以强化传播效果。另外,从南门到北门,穿过整个城区,相当于主题巡游,传播效果更是显著。
就这样,商鞅为自己和秦国统治者树立了“无论多么不合情理的事,我说了就一定会做到”的形象。
接下来颁布的变法令,人们看着再荒谬残酷,也相信必定是言必行,行必果,这种使用权力随意定规则的公关行为,就为苛法的推行减少了阻力。
所谓的商鞅“立木取信”
其实不是取信而是立威
对于秦国统治者来说,立木面对的公众是政府以外的百姓,属于外部公共关系。从这方面来看,商鞅做得很成功。但是,在统治者内部,还存在着内部公共关系。
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内部公共关系。员工的评优奖励、年终的年会欢聚、工间的咖啡时间,等等,都是在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公共关系状态,让企业更具有凝聚力。
在内部公关方面,商鞅出了很大的问题。《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更有甚者,必须被列为公共关系首要对象的太子,商鞅不但没有搞定,还结下了梁子,这就犯了大忌,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当时,尚未成年的太子犯法,商鞅不敢直接处罚太子,但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处以酷刑,一个割掉鼻子,一个脸上刺字。这对于维护他定的不合情理的苛法当然有作用,但事后,商鞅没有借助秦孝公的信任,和太子改善关系,更没有设法安抚那些“怨望者”。
要知道,这些宗室贵戚是商鞅必须长期共存的内部工作环境,这是他无法改变的,这个内部公共关系太重要了。这方面,商鞅显然是忽视了。故而,当太子登位,商鞅的悲剧就很难避免了,最后被车裂处死。
当然,商鞅变法是先秦史上的大事件。本文仅仅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进行解读,难免挂一漏万。
理想者的公关活动
——夫子周游列国
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周游列国,这是一次典型的公共关系活动。公关的主体——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向他们的目标公众——各诸侯国,用游说作为传播方式,来推介他们的治国理念,树立起他们心中理想国的标杆。
团队的阵容非常强大,除了当时已经名扬天下的孔夫子,其弟子中也人才济济:深得孔子真传的颜回;性格爽朗、忠义仁勇的子路;能言善辩,具有商业头脑的子贡;拥有丰富从政经验的冉求;等等。可以说,专家型、领导型、技术型、事务型,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各类人才齐全。
孔子本人就是公关高手。
比如,当年阳货本是大夫的家臣,后来成为鲁国的权臣,属于名不顺言不正的那种,夫子不屑与之为伍,对阳货避而不见。可阳货渴慕孔子的名气和才能,粘着不放,趁孔子不在家让人送上美食。阳货属于公共关系中的“逆意公众”,孔子的回应非常得体。他同样趁阳货不在家,再去回访。
这样,孔子既和权臣保持了距离,又不过分得罪政界要人,并符合他心中的礼仪。
又比如南子。她是卫国国君的夫人,容貌姣好,但名声不佳,有绯闻,和南子会见有损夫子形象。但孔子清楚,南子是卫国的重要人物(属于公共关系中的首要公众),要在国君面前进行游说,南子必须是公关对象。所以,孔子毅然去宫里拜见了南子,甚至被弟子误解也在所不惜。
孔子会见南子
在公共关系中,对组织持不合作甚至反对态度的公众,称为逆意公众。孔子团队的逆意公众不在少数,否则周游列国也不会困难重重。但对于逆意公众,孔子并没有予以排斥,尽可能让公共关系处于良性状态。
比如,面对凤歌笑孔丘的“楚狂人”,孔子的表现是,“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孔子急忙下车,快步追上去,要和他说话。同样,一位扛着农具的老人嘲讽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甚至有人讥笑孔子为“丧家之狗”,孔子坦然面对,“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这既是孔子处世为人的修为,也是公共关系的职业操守。
和商鞅不同,孔子对内部公共关系很重视。按说孔子团队的内部公共关系状态非常好,因为他们的师生情谊非常深厚。但即使如此,孔子依然十分重视内部公关。
当周游列国厄于陈蔡之时,孔子他们七天没有吃的。孔子知道,弟子们笼罩在紧张和恐惧之中,他“讲诵弦歌不衰”,鼓舞士气。
孔子还召集骨干弟子子路、子贡、颜回,分别问同一个问题: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意思是:我们不是野兽,却在荒野漂泊,是我们的理念出问题了吗?他是借此机会因材施教,巩固弟子们的理想信念。
因此,孔子团队的内部公共关系始终处于非常优质的状态。
有朋友可能会问,既然孔子团队的实力超强,运作得当,为什么周游列国仍然无功而返呢?
讲一个孔子师徒在楚国的故事我们就明白了。
当时楚昭王听说孔子师徒正在陈蔡边境,有点小激动,人才难得啊!急忙派人带着很多钱,打算重金聘请孔子师生,还要“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可谓诚心诚意。但楚昭王此举遭到了令伊子西的反对,一席话就让楚昭王打消了聘请孔子的念头。
子西说:“楚国的祖上在周天子分封的时候,封号是子爵,方圆不过五十里。现在孔丘要用周公辅佐周天子的治国理念来治理国家,那么楚国还能名正言顺地保有现在这几千里江山吗?”楚昭王一想,是啊!还有,我现在都已经称王了,孔子来了一讲“礼”,咋整?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但是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晚期,各路诸侯都想称王称霸,扩张领土,他们从孔子推崇的“礼”和“仁”中看不到“利”。所以,孔子周游列国,不符合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失败是难免的。
关键是,孔子是有坚定理想的,他不可能调整目标去迎合当权者,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
本文列举了三个古代中国涉及公共关系活动的案例,都是著名的历史事件,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成败参半的。用现代理论分析解读古代的历史事件,同样屡试不爽。正应了一句老话:理论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用于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