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也有好坏?激活这种脂肪可以使身体更健康!
汇聚健康行业资讯,推动学术交流。昨天 16:07
图片来源:pexels
冬日,当没有穿秋裤的你在室外公交站牌等车时,突然一阵寒风吹过,你会不会不住地颤抖?这其实多亏了你身体中的颤抖性产热(shivering thermogenesis)机制来帮助你产热,维持身体内部温度。
但是你是否发现,婴儿遇冷的时候却不会颤抖,对于表面积/体积比更高的婴儿来说,他们遇冷时会比成人失去更多的热量,那他们是如何来帮助自己产热的呢?其实他们在利用自己身体中的棕色脂肪来把存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这个机制就是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机制。婴儿体内的棕色脂肪主要储存在肩胛骨、脖子、靠近腋窝处、胸骨以及背部。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棕色脂肪只存在于婴儿或青少年体中,但是后期偶然在癌症诊断的研究中发现其实成人体内也具有棕色脂肪。
棕色脂肪在成人体内的发现得益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扫描前,受试者被注入放射性示踪剂同位素(氟化脱氧葡萄糖),待该分子进入体内代谢系统后,扫描受试者即可得到影像。如图所示,成人体内的棕色脂肪主要存在于脖颈、肩胛骨、胸骨、背部等处,比较分散。而棕色脂肪的体积大小会因成人的年龄、性别、所处地区季节的温度等因素而不同。同时,由于人体内的米色脂肪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转化为棕色脂肪,这就使得棕色脂肪的在人体中具体体积较难评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近期的一项报道说明,棕色脂肪和心脏代谢健康相关 (Becher et al., 2021)。这项研究的样本为2009年到2018年来纽约肿瘤医院(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进行过至少一次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病人。受试者数量达到52,487个(相关研究中其样本数量最大)。研究人员通过查询扫描报告对扫描结果进行划分,分为有棕色脂肪组和无棕色脂肪组。
研究结果表明,棕色脂肪存在于约9.7%的受试者当中,且更常见于女性当中(女性13.8% 男性4.9%)。棕色脂肪的体积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随受试者BMI的增加而减小,并与测试当季的温度成负相关。但是是否棕色脂肪真的只存在于少数人群中?其实还有其他研究认为棕色脂肪在人群中的存在率可能达到100%,这差异源自检测的局限性,目前只能检测到激活状态下的棕色脂肪。
就棕色脂肪存在部位而言,棕色脂肪主要存在于颈部(81.5%)和锁骨上方(87.9%),多于脊柱周围(58.2%),纵隔(50.1%),腋窝(31.4%)和腹部(21.1%)。
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有棕色脂肪组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率显著性小于无棕色脂肪组。值得注意的是,在BMI值较高的超重和肥胖受试者中,患有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增加,却在有棕色脂肪的超重和肥胖患者中几率减少。例如,在BMI 值大于30kg/m2的受试者中,有棕色脂肪者患糖尿病的几率少于无棕色脂肪者的一半。
尽管在超重和肥胖受试者中存在棕色脂肪的几率会减小,但是对于那些仍然保有棕色脂肪的肥胖患者来说,他们的心脏代谢情况明显要好于没有棕色脂肪的肥胖者。尽管这项研究并没有解释棕色脂肪改善心脏代谢情况的机理是如何的,但就临床结果而言,在未来利用药物或冷刺激激活棕色脂肪改善人口心脏代谢健康是十分有潜力的。
当然,这项研究也有一些限制,比如,受试者基本为患癌症人群,尽管作者使用统计学方法排除癌症诊断,治疗等因素的干扰,但是更多关于健康人口棕色脂肪情况还有待研究。另外,所有受试者进行扫描前都未进行冷刺激,这表明一部分受试者可能有棕色脂肪但却由于没有被激活而未能诊断出。因此实际有棕色脂肪的人口比例可能要大于该报道中的13.8%。
既然相比于白色脂肪这类“坏脂肪”,棕色脂肪以其独特的产热机制来消耗存储能量、改善糖脂代谢、改善心脏代谢情况,可以称之为“好脂肪”。那如何激活你的棕色脂肪呢?科学家进行了众多体内体外动物实验以及一些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冷刺激,有一些人尝试冷水浴,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勇气。但不妨试着在冬日降低室内暖气温度,多到室外走走吧!
参考文献:
1.Becher, T., Palanisamy, S., Kramer, D. J., Eljalby, M., Marx, S. J., Wibmer, A. G., … Cohen, P. (2021). Brown adipose tissue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metabolic health. Nature Medicine, 27(1), 58–6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0-1126-7
2.Leitner, B. P., Huang, S., Brychta, R. J., Duckworth, C. J., Baskin, A. S., McGehee, S., … Chen, K. Y. (2017). Mapping of human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lean and obese young me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32), 8649–8654. https://doi.org/10.1073/PNAS.1705287114
3.Lidell, M. E. (2019).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human infants. In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Vol. 251, pp. 107–123). https://doi.org/10.1007/164_2018_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