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谢安出山桓温礼敬有加,假意北伐实则争权夺利 2024-07-30 01:53:54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54篇升平四年(公元360年)秋,桓温征召谢安为司马。让他颇感意外的是,谢安竟然接受了他的邀请,桓温大喜,对他礼敬有加。重点介绍下谢安,这可是东晋后期的大人物。谢安,出身陈郡谢氏,谢裒第三子,谢尚堂弟。他从小名重一时,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就任,闲居在会稽,以山水、文献典籍自娱。虽然身为布衣百姓,但时人都对谢安寄予三公和相辅的厚望,士大夫们在一起议论道:“谢安不出,当如苍生何!”这句话很容易让人想起殷浩,但谢安毕竟是谢安,不是殷浩。谢安每次游览东山,总是让歌舞女伎跟随。司马昱听说后道:“谢安既然能够与人同乐,就不会不与人同忧,征召他一定会就任。”谢安的妻子,是刘惔的妹妹。她看到谢家门庭显盛,而谢安却自甘寂寞不思进取,就对谢安道:“大丈夫不应如此。”谢安手掩鼻子回答道:“我怕难以逃脱兄弟们的命运。”等到弟弟谢万被废黜,谢安这才有了进入仕途的志向。接受桓温的征召时,谢安已经年过四十。上任伊始,谢安前往拜访桓温,桓温十分高兴,二人畅谈生平,欢笑终日。离开后,桓温对左右道:“你们可曾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后来,桓温回访谢安,正碰上他整理头发。谢安性情迟缓,许久才整理好,让侍从取来头巾。桓温制止道:“不要着急,让司马戴好帽子再相见。”当年,众人对殷浩的评价和今日谢安不相上下,桓温对殷浩不屑一顾,却对谢安如此器重,可见他有知人之明。十一月,东晋朝廷封桓温为南郡公,桓温的弟弟桓冲为丰城县公,桓温的儿子桓济为临贺县公,桓氏家族进入鼎盛期。升平五年(公元361年)二月,东晋朝廷以东阳太守范汪为都督徐、兖、冀、青、幽五州诸军事,兼徐、兖二州刺史。桓温一向厌恶范汪,对于朝廷重用范汪,他深为不满,必欲除之而后快。为此,他谋划了一次目的极其不纯的北伐。四月,桓温以弟弟黄门郎桓豁为都督沔中七郡诸军事,兼新野、义城二郡太守,又让范汪率领兵众从梁国出发,共同北伐中原。这是桓豁第一次领兵出征,表现极其优异,首战击败前燕将领慕容尘,夺取许昌。正当他准备继续北上时,司马聃却挂了,北伐戛然而止。五月二十二,司马聃突然病逝,年仅十八岁。因没有子嗣,褚太后下令道:“琅邪王司马丕,是朝廷中兴以来的正统嫡传,不论是道德名声,还是宗亲地位,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请琅邪王继承帝位。”司马丕是司马衍的长子,司马衍驾崩时,他本应继位,但庾冰以他年幼为由,拥立了司马衍的弟弟司马岳。司马岳驾崩后,他的儿子司马聃继位。如今,司马聃无子,帝位重归司马丕,可谓名正言顺。五月二十五,司马丕正式即皇帝位,是为晋哀帝。五月二十七,改封弟弟东海王司马奕为琅邪王。因司马睿曾被封为琅琊王,自此以后,琅琊王都有着特殊含义,一般都作为储君的候选人之一,地位仅次于太子。十月,桓温突然指责范汪在北伐时延误了期限,请求将他免为庶人。东晋朝廷不敢不从,下诏废黜范汪,范汪最后老死家中。对于桓温的公报私仇,谢安大失所望,心生去意。恰好此时谢万病逝,谢安借口回家奔丧,投书向桓温辞职。不过,谢安弃桓温如敝履,桓温却待他如初恋。隆和元年(公元362年)五月,桓温忽然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上书请求迁都洛阳。此言一出,举朝皆惊。洛阳曾是西晋的都城,如果能迁都洛阳,绝对是意义重大的一件事。但如今的洛阳,不仅是四战之地,还是前线。洛阳以西是前秦,以东是前燕,尤其是前燕,对洛阳势在必得。如果此时迁都至洛阳,将面临前秦和前燕的夹击,且无险可守。对此,满朝文武都觉得不可行,但慑于桓温的威势,竟无人敢言。最终,散骑常侍兼著作郎孙绰上疏道:“晋元帝龙飞江东,不仅是顺应天意,符合人愿,实际上是依靠万里长江而得以划地防守。自从丧乱以来,已经六十多年,黄河、洛水一带已变为废墟,中原地区一片萧条。以臣之见,应该先派遣有威名资实的将帅到洛阳镇守,扫平梁国和许昌,统一黄河以南,然后才可以讨论迁都的事。为什么要舍弃长远之理,拿整个天下孤注一掷呢?”朝野都深以为然。看到孙绰的表章,桓温很不高兴,让人去讽刺道:“告诉孙绰,何不去实践你的《遂初赋》,而偏要了解别人的家国大事呢?”孙绰从小淡泊明志,曾著《遂初赋》表达志向,桓温固有此讥。司马丕准备派侍中去劝阻桓温,扬州刺史王述却道:“桓温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并非真想迁都。只要依从他,他自己就不会去了。”于是,司马丕下诏桓温道:“丧乱已经五十多年,戎狄肆行暴虐。得知你想亲率三军,荡涤污秽,廓清中原,光复旧都,如果不是有以身殉国的志向,谁能如此?各种措施安排全都辛苦你了,请呈上具体计划。”果然,桓温接到这道诏书后,迁都的事情就没了下文。之后,桓温又提议迁移洛阳的钟虡,王述道:“永嘉之乱,暂时建都江东,正应当荡平海内,回师旧京。如果不能如此,应该改迁先帝的陵墓,不应该先迁移钟虡。”最终,桓温也放弃了这个计划。说到底,对于桓温来说,北伐或迁都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之所以嚷着迁都,无非是看准了朝廷不会答应,姑且喊一嗓子显得自己多么奋发有为。东晋朝廷若真的同意了,桓温反倒乱了阵脚,因为这事儿本身就不靠谱。迁到洛阳,让前秦和前燕包饺子吗? 赞 (0) 相关推荐 激荡四百年:司马奕被废司马昱继续傀儡,桓温清除异己大开杀戒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68篇 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十一月十五,桓温将百官召集到朝堂,名义上商议废立之事,其实是告知. 这事儿大家都没经历过,不知该如何进行.最终,还是王 ... 激荡四百年:益州反,天下叛,司马伦称帝只为过把瘾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8篇 从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扳倒贾南风后,司马伦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清除异己,不听话的全都杀掉. 很快,司马伦的白色恐怖吓到了一个人,益州刺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颖大败,枭雄刘渊和李雄趁机开国立业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篇 刘渊在离石完成了对匈奴的改组后,派出左於陆王刘宏率领五千精兵前往协助司马颖麾下的王粹对抗司马腾. 刘渊之所以愿意出兵,并不是对司马颖多么忠诚,而 ... 激荡四百年:张昌在荆州大杀四方,李雄因天师道教主转危为安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4篇 占据江夏后,张昌觉得自己的旗号不够大气,想拉起一张更大的虎皮.于是,他开始造谣:"天下将有圣人出现,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 激荡四百年:众大臣拖字诀拖死桓温,桓冲顾全大局谢安崛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71篇 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二月,桓温入朝晋见,司马曜让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 对于桓温此番入朝的目的,朝野众说纷纭,有人说桓温要杀 ... 激荡四百年:萧鸾患病杀尽三帝之子,王敬则自疑终铤而走险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8篇 当北魏和南齐在前线激战正酣时,萧鸾病倒了.然而,他最担心的不是前方的战事,而是自己的亲属人少力弱,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众多. 当时,萧道成和萧赜 ... 激荡四百年:王敬则来得凶败得也快,萧鸾驾崩恶魔皇帝上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9篇 得知王敬则已反,萧鸾立即将他的儿子王幼隆.王世雄.王季哲.王少安等人抓起来,全部杀掉,双方再无转圜之余地. 当时,王敬则的长子.黄门郎王元迁正 ... 激荡四百年:北魏决策无常局势逆转,杜洛周鲜于修礼起兵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20篇 前面说到贺拔度拔父子被破六韩拔陵的部将卫可孤所俘,被困于怀朔.普通五年(公元524年)秋,武川人宇文肱纠集乡里豪杰,和贺拔度拔父子里应外合袭击 ... 激荡四百年:韦粲力战身亡满门忠烈,柳仲礼死里逃生吓破胆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95篇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十二月,韦粲.柳仲礼以及宣猛将军李孝钦.前司州刺史羊鸦仁.南陵太守陈文彻等人将军队会合一处,驻扎在新林的王游苑,共同商 ... 激荡四百年:台城破南梁名存实亡,柳仲礼拥兵百万不战而降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98篇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初三,南康王萧会理与羊鸦仁.赵伯超等人将军营推进至东府北面,约定晚上指挥部队渡江. 拂晓时分,羊鸦仁等人尚未抵达指 ... 激荡四百年:谢安遭忌慕容垂坚守道义,龙归大海前秦风雨欲来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82篇 东晋大获全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建康为之疯狂.收到捷报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看了一眼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下. 客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谢安慢条斯理 ... 激荡四百年:司马昱忧虑而终,二王从中作梗桓温错过摄政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69篇 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十二月,苻坚以河州刺史李辩兼任兴晋太守,镇守枹罕,将凉州的治所迁移到金城. 此举让张天锡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便在姑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