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娜设计的俄罗斯帝国战略:南下黑海,西进中欧

俄罗斯曾经做过一个民意调查,这个调查的大致内容是:评选出你认为的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领导者。结果是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普京等人物得票都比较高,位居榜单的前列。而列宁、戈尔巴乔夫等人得票就低得多了,排在了后面。这背后隐藏的是俄罗斯人怎样的一种历史思考逻辑呢?其实只要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找到共同点:前面那帮人在俄罗斯历史上都是使国家领土增加的领导人;后面这帮人都是丢掉领土的领导者。

点击加载图片

俄罗斯的标志:莫斯科红场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对扩张领土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狂热”基因,这种基因已经随着俄罗斯历史上的扩张融入了俄罗斯整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就好比历史上中国古代皇帝把统一天下作为一种使命一样,俄罗斯的统治者也把扩张领土作为执政的“最高国家使命”一般。本文小编就带大家进入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扩张历史,感受这位女“大帝”的野心。

但凡了解俄罗斯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位女沙皇可不得了,如果非要在中国历史上找出一位“同样级别”与能力的人恐怕只有武则天皇帝能媲美了。她原来只是一个从外国嫁入俄罗斯皇室的“小姑娘”,最后却成为俄帝国历史上的杰出领导,是仅次于彼得一世的大帝。其本身的成长史就堪称传奇,但这不是本文的关键,因而就不论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自从1762年通过发动政变,踏着自己丈夫彼得三世的尸体登基到1796年去世,执政三十多年的她实际上为俄罗斯干了两件大事,成就了非凡的伟业。一是,向西兼并中欧战略要地——波兰;二是,向南进占重要出海战略通道——黑海。而且这两项战略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点击加载图片

叶卡捷琳娜二世

一、叶卡捷琳娜的南下战略:控制黑海,获取南方出海口和战略要地

1721年的《尼斯塔德和约》让俄罗斯帝国成功获得了北方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俄罗斯也因此跻身为欧洲列强行列。但是南方的出海口(黑海出海口)却一直以来是俄罗斯的梦想。这个出海口能否获得才是决定俄未来命运的关键,因为它关乎俄罗斯的南下战略是否能成功。当年彼得一世曾经两次想夺取黑海出海口都未能成功,后来他就去世了,而继位的几位沙皇却不能有彼得一世这样的“才干和战略”,直到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后才又开始提上日程。

(一)南方出海口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性以及俄罗斯的战略。

对于夺取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这一战略叶卡捷琳娜非常的重视。俄罗斯这么大的一个帝国显然不能只拥有一个出海口,这种局面严重束缚了她的发展。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北方波罗的海出海口纬度位置太高,一年中大半年的时间内是冻住的,不能通航,这样的话它的实际利用率就会较低。而且当时英国等国的海军力量比较强大,俄罗斯的这个港口随时可能在战争中被别人给封死。因此不论从长远来看还是对现实国家利益考虑的角度来说,俄罗斯都需要获得南方的出海口。

点击加载图片

黑海周围地形

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由两部分狭长的水域组成)地理位置重要,一旦控制了这个地方就等于在中东这个“三洲五海之地”掌握了一个战略要点,而且由于地理原因,此地较为容易防守,敌人很难通过。因此对于想南下进入地中海以及印度洋的俄罗斯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叶卡捷琳娜对此表示志在必得。因而当她登基之时就立刻着手规划这一战略。

)俄罗斯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及同盟的缔结。

按照当时的环境来说,总体上俄罗斯还是处于有利地位的。1763年英法普奥等欧洲大国们刚刚结束七年战争,各方损失都不小,需要静养生息,以恢复实力。因此总得来说不可能大规模的干预俄罗斯的南下战略行动。

更重要的是,当时已经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早就成为了大国们眼中的“一块肥肉”,各国都有自己的打算。俄罗斯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行一次有利的行动。

关键大国之一的奥地利为和奥斯曼争夺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就多次发生战争。俄罗斯利用这个机会,以波兰土地为诱饵,将奥地利拉到自己一边。英国在七年战争后成为了头号殖民大国,地中海地区事关它在印度等地的战略通道的安全,因而也很关注这个地方。但由于刚刚结束战争,而且俄罗斯当时和英国有着重要的贸易伙伴关系,因而不会对俄罗斯公开的反对。至于普鲁士,这个地方和他更没有半点的关系,无直接利益所在也不会关心俄罗斯的行动了。唯一危险的就是法国了。法国和奥斯曼本来就有着同盟关系(1535年签订的),法国被允许在任何一个港口自由航行,同时还和奥斯曼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但是法国刚刚被打败,不可能大规模干涉俄罗斯的行动。因此叶卡捷琳娜二世觉得这是一个打败土耳其,夺取黑海出海口和战略要地的绝好机会。

点击加载图片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不过为了防止法国和奥地利可能的干扰,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是做了准备,她想要通过普鲁士来牵制住这两个潜在的威胁。于是1764年同普鲁士签订了同盟条约。俄普《彼得堡同盟条约》规定双方互相在战争中给予对方军队援助,而且不得单独议和等等。这样叶卡捷琳娜二世就基本没有后顾之忧了。她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发动一场对土耳其的战争。

(三)1768-1774年第一次俄土战争与《开纳吉条约》

1768年10月,俄国制造了巴尔塔城事件,奥斯曼在法国的支持下对俄宣战,战争爆发。俄军朝多个方向发动猛烈进攻。很快就占领了很多地方,快速推进。这样的局面让奥地利很是担心,就连盟友普鲁士也感觉到俄罗斯的威胁,于是他们决定调和这场战争。最终在普鲁士的极力劝说下,以及奥地利和土耳其结成了同盟,加上俄国内部农民起义的影响,叶卡捷琳娜不得不同意议和。于是俄土两国于1774年在保加利亚签订了《开纳吉条约》,主要内容是:

亚速、刻赤、叶尼卡列,以 及第聂伯河(连同位于该河河口之金布尔恩)与布格河之间的土地应永远无可争议地完全处于俄国的管辖之下;黑海及黑海两海峡对俄国商船开放,土耳其在贸易、关税、领事裁判权等方面给予俄国与英法两国同样的特权;土耳其政府同意俄国宫廷的公使有权代表多瑙河两公国的利益发言(即俄国对两公国行使保护权);土耳其政府给予俄国在君士坦丁堡建立教堂的权利等。在条约的秘密附件中还规定土耳其应向俄国支付战争赔款400万卢布。

战争俄罗斯取得了绝对的胜利,尤其是获得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之奋斗的黑海出海口。这一成就不仅仅是一场地理上的获胜,更是一种心理上极大的刺激,就好比一个人实现了自己奋斗数十年的理想一般。正是在这种刺激下,叶卡捷琳娜的野心已经不满足于出海口了。她有了进一步的想法,于是为下一次战争做了准备。

点击加载图片

俄土战争

(四)1787-1792年第二次俄土战争与《雅西和约》

第一次战争获得了出海口以及黑海北部的大片领土。但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目的是要夺取克里米亚与彻底瓦解奥斯曼,以控制黑海战略要地—海峡。因此她又开始行动了。她吸取经验,为防止法国与奥地利再次干涉,她展开积极的外交。

1781年俄罗斯同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签订同盟条约。双方约定在遭受某一国进攻时互相提供军队支持,不能提供的则出40万卢布的补偿金,如果土耳其进攻的话,奥方提供同等军队作战等等。

同时,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对法国展开积极行动。1787年双方缔结了贸易和航海相关方面的条约,实际上是用经济方面便利换取法国对俄土战争的一种默认罢了。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俄罗斯对土耳其采取一系列挑衅行动,如宣布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所有、建立萨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等等,土耳其忍无可忍,于是于1787年在英国的支持下对俄宣战,战争再次爆发。

以俄罗斯的实力对付土耳其还是不难的,何况这次还有奥地利也加入其中了。但是任何国际关系环境不可能总是绝对的利于任何一方。就在此时,英国新任首相威廉.皮特认为俄罗斯这么肆无忌惮的扩张严重损害了英国的近东利益,会威胁英国的长远利益,于是他出手了。

1788年英国怂恿瑞典去夺回之前失去了领土,于是对俄宣战。同时,忽悠奥地利退出战争。接着又给俄罗斯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只能见好就收了。1792年俄土签订《雅西和约》结束多年来的战争。主要内容有:

点击加载图片

克里米亚的地理位置

土耳其承认被俄国于1783年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库班永远为俄国所有;土耳其将其位于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黑海北岸领土(包括奥恰科夫)割让给俄国;俄国将它在战争中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和摩尔多瓦归还给土耳其,土耳其则承诺“郑重、严格地'遵守《开纳吉条约》中有关摩尔多瓦的一切条款;土耳其放弃对格鲁吉亚的要求,并承诺不对格鲁吉亚采取任何敌对行动等等。

由此可见,这次又是俄罗斯占了大便宜。虽说没能瓦解奥斯曼,也没有夺得海峡控制权,但是得到了重要的黑海基地—克里米亚半岛和其他战略要地。俄罗斯算是在黑海站稳脚跟了,不但扩大和巩固了出海口,还建立起黑海霸权,为今后进击地中海和巴尔干奠定基础。正如叶卡捷琳娜二世所自豪而带有猖狂的话说的那样:

我初到俄国的时候是一个穷姑娘,是俄国使我变得富有,但是,我已经用亚速、克里米亚以及乌克兰回报她了。

二、叶卡捷琳娜的西进战略:兼并波兰,使俄国深入欧洲政治的中心

西进战略与南下战略其实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同时进行的。这也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重要“功绩”之一,二者相互制约,协同进行。只不过由于战略目标有着区别,这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国家战略,也是基于不同的思考所采取的,所以小编分开介绍。

(一)十八世纪后期波兰的衰落与俄国的计划。

波兰,中欧原本的大国,十八世纪以来逐渐走向衰落。可以说波兰是世界上地缘政治最差的国家了,历史上多次亡国或者遭受战争的蹂躏。当他强大时还能勉强维持统治,衰落时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只能遭受灭顶之灾。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事实。十八世纪后半期波兰转弱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有:

点击加载图片

18世纪的波兰-立陶宛公国

自16世纪后半期实行的“贵族民主制”弱化了中央集权,使其在政治上分裂;国内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削弱了国家实力,并且给强国干涉留下口实;多年来同奥斯曼、瑞典以及俄国的战争使其经济衰落等等。

而就在波兰转弱的同时,周边的国家俄国和普鲁士却逐渐增强,而且表现出极大的扩张野心,尤其是俄国,尤其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通知下的俄国。此时已经可以想象波兰的命运了。

俄国虽然在北方和南方都在朝着欧洲方向扩张,但是这两个方向毕竟是侧翼,无法达到欧洲政治的中心—中欧地区,也就是意味着俄国要想成为真正有意义上的欧洲大国,对欧洲事务能指手画脚就必须把触角伸进欧洲的中心地带,否则就永远只是个域外大国,侧翼大国,而不能成为核心大国,更不能操纵欧洲大事和政治格局。因此叶卡捷琳娜把获取在中欧地区的领土,让俄罗斯成为核心大国这一战略目标放在了波兰。

(二)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的计划与行动。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前俄国就已经参与到事关波兰命运转折的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了,这场战争使得俄国在波兰扶植起一个亲俄政权,为后来俄国对波兰政治的操控奠定了基础。

1763年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三世去世,叶卡捷琳娜立刻就闻到了利益的味道,她用武力逼迫和收买的方式扶植她的代理人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继位。这其实也拉来了瓜分波兰的序幕。

新国王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想要拜托俄国的控制,叶卡捷琳娜对此十分不满,于是借口要求波兰没有给非天主教和天主教同等地位为由,也就是所谓的“宗教自由”,武力干涉波兰内政。本来她打算单独占领波兰,但是此时还处于和奥斯曼的战争中,奥地利和普鲁士也想在波兰分一点好处,为了不把这两个国家推到俄罗斯的对立面去,她只能同意三家共同瓜分波兰。于是1772年俄罗斯与普鲁士达成瓜分波兰的协议,并且邀请奥地利参加。就这样,三方第一次瓜分波兰了。这次波兰共计损失了约21.1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俄国获得9.2万平方千米。然而这次瓜分只是开始,波兰的命运还在继续悲惨着。

1793年俄普两国在镇压了波兰革新运动后,趁奥地利正在与法国交战之际,再次签订瓜分波兰领土的协定。这次瓜分使得波兰损失了30.8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俄国获得25万平方千米。

点击加载图片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面对国家领土被无情的瓜分,眼看国家就要灭亡之际,波兰人民发动起义,试图恢复波兰失去的领土。然而1794年的这次起义再次激起了列强的野心,俄普奥三国不仅联合镇压了起义,而且决定让波兰彻底消失。1795年三国达成最后一次瓜分波兰的协议。此次瓜分波兰彻底亡国了,消失在地图上,俄国得到了12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三次瓜分波兰使得其最终亡国,波兰在一百多年后一战后才得以复活。俄国总计得到了波兰46.2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占波兰总面积的62%。

因此可以说俄国是这次场瓜分活动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对波兰造成伤害最大的国家。经过夺取波兰大片领土后,俄国的边界与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欧洲核心大国接壤,从此俄国再也不是侧翼大国了,它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和欧洲大国们平起平坐的“决策者”,她掌握了欧洲事务的决策权利。到了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欧洲五强才算是名副其实。英、法、俄、普、奥。

三、叶卡捷琳娜两大战略的总结分析以及对俄罗斯和欧洲的影响

十八世纪后半期是欧洲政治急剧变化的关键时刻,英法普奥等七年战争使得英国彻底成为了“世界领导”,一等一强国,这样在欧洲左翼形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而接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西进和南下战略又使得欧洲右翼崛起一个洲际大国—俄罗斯帝国。同时在中央,普鲁士两次都获益,不论是参与七年战争还是参与瓜分波兰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而这一切都是在短短的十八世纪后半期三四十年里就完成的。

点击加载图片

十八世纪末期的俄罗斯帝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南下战略可以说至少成功了70%以上,她让俄国拥有了南下出海口,这是彼得一世遗愿。而且还打下了南进的基础。奥斯曼是不行了,慢慢的这种战略的演进变成了英国与俄国之间的竞争,当然这已经是后面的事了,但但凡有战略眼光的人都知道,一旦俄国人进来了,这里必将有一场冲突。半个多世纪以后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从宏观历史的眼光来看,南下战略深刻影响着俄国乃至欧洲的大国战略和地缘格局。

西进更是将俄国的力量伸进了欧洲大陆的核心地带

从此俄罗斯成为了欧洲大国的一部分,而且是另外几个大国始终要考虑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之后的历史总有俄罗斯的身影,跑不掉它,没有俄罗斯就没有欧洲政治。而且由于其战略纵深,它进可攻,退可守,一方面它可以直接影响欧洲政治,另一方面它可以退出欧洲政治,从侧翼影响欧洲。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的战争都是后面才打俄国的原因了,也不得不大,因为俄国似乎总是可以影响欧洲。

从长远考虑,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这两招实在是太厉害了,不仅仅是获得领土的问题,而是关乎到俄罗斯未来数百年乃至今天的战略问题。因此她也算得上真正意义的“俄罗斯大帝”,其“功绩”和对俄罗斯的贡献不亚于彼得一世。

要是我能活上两百岁,整个欧洲必将置于俄国的统治之下

参考文献:《国际关系史》、《帝国风暴:大变革前的俄罗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