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绝没点燃起我们脑内任何一个火花。”

蔡文豪 摄

大哲学家回忆自己幼年

所受之学校教育

读秦云编著的《世界大思想家列传》(志文出版社出版),自古希腊德谟克里特起,至沙(萨)特止,共23位西方大哲学家。无意间我发现,其中一些大哲,对其少年时期所受之学校教育,十分的不满,甚至感到痛苦难忍。
先来看培根(1561~1626):
在12岁时,他跟哥哥一起入剑桥三一学院;他虽然这般年轻,但有锐利而又深刻的观察力,对学院里的教学方法不大满意,曾下过大胆的批评,说剑桥的精神,只是一些“空话,空话,空话”。
他那时就毫不客气地否认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价值,且说:“为学当求真理而得新知,不可但拾古人的唾余。”
一名十二三岁的学生,而敢于批评剑桥的精神是“空话,空话,空话”,这是何等不易啊!
然后是笛卡尔(1596~1650)。他不但是一位大哲学家,而且还是位数学家,解析几何便是他发明的。1604年,在他8岁时,父亲将其送到兰法莱雪城一所由耶稣会神父创办的公学念书。当时,该公学是欧洲最负盛名的学府,人才济济,四方贵族子弟从各处涌来。笛卡儿是学校的高材生,然而——
他对学校的功课却不满意。因为当时的公学,大都采用旧士林哲学的教育方式,无可否认的,那种哲学已与时代脱节,对于各种应时而生的科学问题,它的解答,难以令人满意,显得异常地空洞和单调。尤其,实验科学崛起之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已被新的事实所否定,根据亚氏所建立的哲学系统,便普遍地受到摇撼与怀疑。
老师对于笛卡尔的怀疑,起先采取容忍的态度,但是后来,便有几位激烈地抨击他,这是他一生中感到特别伤心痛苦的一件事。
这大约便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特色,或曰缺陷,它总是成年人用过时的知识,来培育一代新人。
再来看洛克(1632~1704)所受教育的情况:
洛克幼年,蒙其父亲亲自训诲14载,故颇受其父的感化。于1646年始入西敏士学校,该校教育只知迫人苦攻拉丁文,熟习文法,除稍授地理外,几无他种科学课程可言。此种教育,当然引起洛克的不满。6年皆如此,后于1652年升入牛津大学的基督学院。
斯宾诺莎(1632~1677):
他的父母为西班牙的犹太人,因受异教的迫害而避难于此(阿姆斯特丹)。这个天才的儿童即在这个城市的犹太学校内接受他第一次的教育,他开始浸润在特模与中古犹太哲学的学说中,因此建立了他思想重要方面的基础,即努力主张上帝的思想为一个无限的存在……
他不久就怀疑摩西的神学,遂引起犹太神学家对他的怀疑,因此使他不能不离开犹太教的教育。他觉得需要扩大他的心灵的领域,就开始研究人类与自然科学。他从凡恩得学习拉丁文,凡氏为一物理学家,曾以做为一个自由思想家而著名。
假如斯宾诺莎不曾离开犹太学校,而委曲求全,会有后面的大哲学家斯宾诺莎吗?
最后来看看康德(1724~1804)的情况:
他8岁进佛列德取安伦高等学校。这是怎样的一个学校呢?校长就是神学博士叔尔兹先生,校内规则有:“谁要善用他少年的光阴,在学校中确立他将来幸福的基础,那么,必须信赖时时凭临的上帝。”这就是学校的宗旨。
幼年时代的康德,被束缚在这机械的教条中,被磨折在驯服的苦恼里,共有8年之久,这是多么不幸的事,甚至他到年老的时候,只要一回忆幼年时代所受的奴隶待遇,禁不住的使他战栗起来。
康德后来对他的同学巩德说:“他们那些先生绝没有点燃起我们脑内哲学、数学本能的任何一个火花。”
巩德回答很巧妙:“要是把它消灭,他们倒能办到。”
康德竟然到老年回忆起幼年时所受教育,仍“禁不住的使他战栗起来”,这是怎样的一种教育啊。教育不就是点燃学生们脑内哲学、数学、艺术等等本能的火花么?如若要扑灭它们,要教育何用?
从上述5位大哲幼年所受教育情况可见,学校教育的形式、内容与宗旨,均不能适合这些天才,他们不感到苦恼才怪呢。这些学校,本就为大多数普通人所设,宜乎这些天才不能够适应。
其次,教育本就是个悖论:其本质上是由上一代掌握旧知识之成年人,来培育渴求新知之少年。也就是要由过去之人,来培养未来之人;由旧的巢穴,而育出新的凤凰,其内在必然矛盾如此。化解此一矛盾的办法,便是为人师者在使旧知成为学生新知之基础时,训练学生掌握获取新知之方法,所谓“授人以渔”是也。
此种矛盾,普通人感受较为迟钝,不易觉察,而对于上述天才,其不能忍受与痛苦如此。而这一切,便是由教育之本质所决定了的。
明乎此,则从事教育者,对于所施教之对象,也就是未来之人,尤其是那些将来可能对社会与人类的贡献,要远远高过自己者,不可不取宽容大度的态度,以点燃其头脑中本能的哲学、数学、艺术之火花为己任,而非将其崭露之头角,削平到自己的水平。
如此,则这些天才的苗子幸甚,人类幸甚!
二零二零年六月廿日晨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以色列的创新密码——“我有一个问题”

若不如此批改,缪可馨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从《小兵张嘎》到《14只老鼠》

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

谁偷走了我们的个性

郁土:我的民国老师

郁土:我的学生

不得不承认,法国高考作文题更贴近当下的我们!

郁土:这是同一种汉语吗?

《这是同一种汉语吗?》留言趣评

(0)

相关推荐

  • 《觉醒的力量》:一个人如何觉醒,力量又何在?

    周国平的书,年轻时读过,而且很喜欢,喜欢他谈哲学,谈尼采,谈人生.记忆中,他的文字有着柔弱如水的力量,这力量之中又有着温度,时而给人启发,时而给人治愈. 一晃近20年了,这些年没再读先生的书,这时才发 ...

  • 女性似乎是哲学的绝缘体,与它碰撞不出闪耀的火花!

    原创:文章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女王节的思考 女性似乎是哲学的绝缘体,并不是说女性不爱智慧,更不是对广大女性朋友们的性别歧视,而是就人类自古以来的普遍现象所做的一个思考. 事实的确如此,翻开各类哲学书 ...

  • 生命的燃点:30位思想巨匠的顿悟时刻

    电影<心灵奇旅>中,每一个灵魂必须要找到"火花"才能发现生命的意义,然后前往地球,开始新的人生. 电影中所说的"火花"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寻找 ...

  • 你一定去过成都三圣乡,但你绝没到过崇州大雨村幸福里!

    你一定去过成都三圣乡,但你绝没到过崇州大雨村幸福里!

  • 知名主持人苏京平去世,生前因帕金森失语失能,脑内植入起搏器

    媒体报道,北京电视台第一批主持人苏京平因病去世. 据家属讣告:家父苏京平,因病医治无效,于二零二一年四月十九日凌晨五点五十分在京逝世,享年七十岁.现定于四月二十三日上午八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告别 ...

  • 你绝没见过的极小盆栽,真美!

    友人问之 盆栽极小 极小多小 记曾发过 拇指大小 还可再小 拇指盆栽 盆在3-5厘米 非常之小 但样式变化莫测 器形极小 养护有难 建议方式 下置沙盘 蓄水保湿 细心呵护 早起看次 中食看次 晚宴看次 ...

  • 脑机接口: 挑战在于非侵入地准确读取脑内信号,又如何把信号传回脑内

    "重点在于如何形成一个"closed-loop"(闭环),这也是大家一直在做的,但是现在无论是神经假肢还是机器人,打造一个 closed-loop 的前提是具备 sens ...

  • 脑内常见环形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是临床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问题,今天的早读片臧书芹医师结合我院病例,梳理了目前常用的影像检查技术以及影像鉴别要点.

  • 脑内钆沉积问题

    钆属于重金属.镧系元素,具有顺磁性,游离钆具金属毒性,为非必需元素.现有证据提示,钆可沉积于脑的深部核团中,特别是在反复暴露于钆对比剂后更易于沉积.但是目前的临床和实验证据并未发现脑内钆沉积的神经毒性 ...

  • 手干、脱皮都赖天气?没那么简单!(内附一周专家坐诊表)

    拥有一双修长完美的双手是很多人希望的,但有些小伙伴一到秋天,双手就会出现脱皮.干燥发痒的症状,忍不住就想去抓挠,既影响心情又妨碍生活.秋天手脱皮,其实不一定是天气干燥这么简单!1最"无害&q ...

  • 《脑内乾坤》| 猛犸解读

    关于作者 安妮·莫伊尔和戴维·杰塞尔都曾是英国广播公司即 BBC 的制片人.其中安妮·莫伊尔是一位遗传学博士. 关于本书 这本书参考了人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等等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来从生理角 ...

  • 脑内常见环形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大全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影像医学科  作者:藏书芹 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脑内环形强化病变的鉴别诊断,是临床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本文梳理了目前常用的影像检查技术以及影像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