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二水居士:大块文章
早些年游历黄山,过鳌鱼峰,黄山胜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幽不能笔,雄无可比,奇不能状之时,刹那间眼前一亮,见一摹崖巨石,上书邹鲁先生“大块文章”四个苍劲大字。
我由衷快感,一并喷发。“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浮生若寄,为欢如斯耳!而同为天下美景,桂林就少了这份况味。初到桂林,心中为之一惊。半小时过后,眼睛开始出现审美疲倦。厌了!腻了!象是民国期间,南京中央电台的女播音员的语调,同样的频率,同样的语速,不分句读,不分情绪的念读文章。
走遍了名山大川,开始感悟,太极拳何尝不象黄山一般的“大块文章”呢?
欣赏高手行拳走架,就如同登游黄山,欣赏“大块文章”!
文章有段落,太极拳也同样如此。文章有句读,太极拳也复有句读。文章有情有景,行拳走架何尝不是如此!文章气势磅礴,太极拳亦如浩浩长江。文章有问有答,行拳走架也应与天地、白云、花草相呼相应......
初学太极拳,老师要求“绵绵不断”、“一气呵成”,其实,这是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练拳三五年后,就应该开始注意文章的段落、句读、层次、意境.... 倘若,依然象小学生一般的“绵绵不断”、“一气呵成”,那么,整套拳架,其实只是一个动作,像是讲一句没有句读,谁也听不懂的长句子,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杨澄甫老师之后的杨式太极拳,分作三节,以十字手作为段落的划分。就想文章有三个段落。每一段落,均是另起一行,空两格行文。行拳走架也复如此。每一段落结束,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不能“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下去。神情向谁交代?向天地、白云、花草交代。你应该舒展你的意气,再开始你的第二段行文。
每一段落,有十几句、乃至几十句话组成。每一句话的结束要么是句号,要么是问号,要么是感叹号。太极拳的每一节中,也有不同的“着”式组成。每一着式的结束,你的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劲路略作停顿,意念无限放长。每一个意念都能表达你对拳的理解。
一句完整的话,有时有几个逗号,也不能“一气呵成”。行拳走架也同样如此。太极拳中的每一式中,有几动或十几动。每一动之间,劲须“折叠”,意须“顾盼”。所谓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左顾听右,右盼思左。
如此行拳走架,就觉得太极拳实在太难。行拳二十年来年,没有一遍是我满意的拳架。正象我的文章,写了之后,不再有看的勇气的。
我想,太极拳的魅力或许也在于此吧。文章千古事,太极拳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