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星(第54期)/ 潘淑娜:科幻,是我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科幻,
是我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潘淑娜

现就读于兰州大学,星火学院首批学员。

曾获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青少年作品入围奖、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第二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等。

文章散见于《鸭绿江》《美文》《中学生》等刊。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呢?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

潘淑娜:我接触科幻是从高中时期开始的,2015年与2016年刘慈欣的《三体》以及郝景芳的《北京折叠》接连获得雨果奖,科幻在国内收获了远超过去的关注。而我们中学文学创作的氛围极为浓厚,在科幻的浪潮掀起的时候,我们也都不免被裹挟其中——于我而言,这是一桩幸事,正是在那一段时间,我与身边的朋友们一道开始阅读、讨论、创作科幻小说,并试着投稿参赛。

高校科幻:您都参加过哪些科幻活动?有没有印象深刻的?

潘淑娜:我曾经参加过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决赛夏令营,并在决赛中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后来决赛的文章又入围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青少年作品。这是我接触科幻创作之后,第一次参加的大型赛事。正是在那里,我有幸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科幻爱好者们相遇,不同的个体因同一份热爱而相聚在一个城市,现在想来,依然是一桩十分美妙的事。

高校科幻:大家都知道您是人文萃英班的学生,但是对您的所学的课程又不是很了解,您能给简单介绍一下吗?

潘淑娜:我的专业是文史哲兼修的,教学中既有学科通识课,亦有更细致者如形式逻辑、小学、文艺批评等。这种学习模式对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都大有裨益,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本就是模糊的,若缺乏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则难以推进自己的研究。而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没有历史的视野和哲学的深度,也很难成就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

高校科幻:请谈一谈您的创作初衷和由因。您是如何开始文学创作的?又是因何选择了科幻?科幻本身对你意味着什么?

潘淑娜:很难界定与文学结缘的节点究竟在哪里,可能是年幼时在书架上偶然翻阅了几本陈旧的书籍而开始对文字着迷,也可能是中学在文学社几篇文章收获了超出我意料之外的溢美之词,又或者在某个下午读到卡夫卡时惊叹了一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多年来,我写作时的心态变了又变,但至今留存的愿景仍是通过自己的文字为世界带来一些小小的变化,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对抗时代的失衡。选择科幻,是因为在科幻作品中,写作者会虚构一个明显有别于现实的场域,我们往往选择跳出人类世界而从一个更宏大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生活。相较其他题材的作品而言,科幻中有更多的未知,也因而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它们使我能够对真实的当下有新的把握与体悟。科幻对我来说,便是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高校科幻:科幻创作是归结于一种狂热的状态,是灵感一瞬间袭来,或许称为灵魂附体更合适一些。您怎么看待将灵魂存在意义超脱开来的“灵感说”?对于您来说,创作的由来在于哪?什么是您创作本身灵感的来由呢?

潘淑娜:我认为灵感在文学创作中无疑是关键的一步,没有灵感,写作者便无可言说,纵使落笔,也只能创作出平庸的作品。没有灵感的加持,即便有高超的表达技巧也是无济于事的,但灵感具有非预期性,并非强求可得。就我个人而言,创作的源泉一是生活自身,二是他人的文本,我所切实感知到的世界与他人所虚构的世界,现实生活的语言和文学作品的语言,都能够为我的作品提供参考。

高校科幻:《不万能的柯西玛》作为您的作品,广受读者好评,其写作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吧。写作的时候遇到过什么比较大的困难吗?是如何克服的呢?

潘淑娜:我在作品《不万能的柯西玛》中关注到了人类语言的问题,认为受限于文化语境与表达者的个人经历,完美的翻译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直观地呈现语言之间的隔阂,我曾经苦恼过。最后我通过计算机“模糊值”的缩小使得现有翻译逐渐崩溃的情节来表达了精确传达的不可能性。灵感是一瞬间的事,却也是长久思索的结果。

高校科幻:您参加并获得中学生科普科幻大赛的奖项,可以给我们介绍下比赛形式和您的参赛经验吗?需要具备什么要素的稿子才能得到中学生科普科幻大赛的青睐呢?

潘淑娜:我在高中时期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比赛的形式是先在网上按照主办方给出的题目创作投稿,经过初赛和复赛两轮选拔后赴北京参加夏令营及决赛,决赛有40%的几率获奖。我阅读了往届的获奖作品后,发现决赛时更偏爱有人文关怀的作品,因而在创作选材时花费了一些心思。与此同时,为了更有新意,我还在小说中插入了编程代码。决赛时的作品有幸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也随后入围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青少年作品。

高校科幻:汪曾祺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您的小说语言十分精准干净,有很强的阅读快感,您觉得小说语言怎么样才能抓住读者的心?

潘淑娜:精准干净也是我努力想要达到的效果。包括我在内,许多人在刚开始接触文学创作时都会耽溺于语言的炫技,过多藻饰而遮蔽了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我认为,能够写出漂亮的句子,而并不仅仅靠它们才能够传情达意,这才是真正对语言文字拥有控制力的表现,同时也是对阅读者的一种尊重,汪曾祺先生便是很好的一例。

高校科幻:科幻近年呈现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体会?

潘淑娜:刘慈欣、郝景芳获奖之后,科幻在大众中的热度明显较之过去有所提升。在青少年群体中,阅读与创作科幻作品成为了一股潮流,面向学生群体的科幻文学赛事也逐渐涌现,这是我这些年来在校园中最为直观的体会。而《流浪地球》等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的爆红,则使得科幻更进一步走进了国人的生活。不得不说,如今科幻的蓬勃发展,确有星火燎原之势。

高校科幻:很多科幻征文比赛都提倡所谓的“硬科幻”写作,在您看来写“硬科幻”需要具备怎样的科学基础?

潘淑娜:“硬科幻”需要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没有这种积淀,作品中容易出现纰漏或矛盾,与此同时,个人的知识面也会对创作的倾向有所影响,我对化学、生物以及计算机的了解更胜于物理,因而写作时也不可避免有所偏好。如果有“硬科幻”创作的需要,对待作品中的事实与理论都务必严谨。

高校科幻:您觉得翻译科幻作品对科幻创作有哪些影响呢?是否有比较特殊的经历或者想法可以分享?

潘淑娜:翻译科幻作品对我来说像是一个游戏,同时又是一种锻炼。在努力寻求恰当的表达之前,我必须把握原文本的内涵,这促使我更细致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的创作汲取养料。但就像我曾经思考过的一样,完美的翻译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才能尽量还原文本的真实含义就成为了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例如初次翻译作品时遇到了谐音的现象,如何找到合适的词来翻译便颇费我脑筋。

高校科幻:除了科幻创作,您平时还有什么兴趣爱好?

潘淑娜:从中学开始,我已经文学相伴多年。科幻创作是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各种风格与题材我也都在尝试与学习。此外,我对摇滚乐以及独立电影也很有兴趣,在这些作品中,我能听见或强或弱的呐喊的声音,在那些声音与影像之中蕴藏着独特的力量。各种形式与题材的文艺作品,其实都是在努力与这个世界达成一种对话,而这也是我选择创作的初心。

高校科幻:了解到您最近加入了由《高校科幻》平台创办的星火学院,您加入的初衷是什么呢?  

潘淑娜:加入的初衷是很怀念过去有一群热爱科幻创作的朋友共同讨论、共同进步的氛围,希望能够在星火学院重拾这种美好。与此同时,导师的阵容以及学院的发展规划都十分吸引我,我也期待能够在这里扩大视野、学习知识,并把握好平台的资源,更加勉力写作。

高校科幻:对我们高校科幻平台有什么建议吗?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潘淑娜:非常感谢高校科幻平台为科幻创作和科学普及付出的努力。进入星火学院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我希望能借此机会提升自己,也愿能与科幻文学一直相伴。

采访 | 何瑞琼
文字编辑 | Mr.Unicorn
排版 | 付川娱
审核 | Lyn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