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课堂干货 | 凌晨老师:《给孩子们讲火星故事——如何创作少儿科幻小说》
"
星火学院第一季课程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开启啦!在第一季中,我们邀请了:刘维佳、凌晨、丁丁虫、三丰、姜振宇、郭琦、田兴海等七位老师分别担任七个学员班级的班导,同时老师们也为广大科幻迷带来了平均每周一期的直播课堂。
目前课堂已进行到第8期,欢迎大家关注“bilibili高校科幻直播间”,我们每期课堂在B站进行直播,同时也会在公众号进行课堂回顾,将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干货整理。
"
我们的童年离不开幻想,长大后的我们却对少儿科幻知之甚少。
我们需要耕耘少儿科幻的土壤,不仅在于它能够孵化出科学与想象力的种子,还在于它能够于童真与幻想之间开拓更多未知的可能。
在本期直播中,我们邀请到了凌晨老师来谈谈少儿科幻。本期内容从火星的故事讲起,提及了我们已有认知中真实的火星和人类对于火星的普遍想象,最后老师讲述了自己关于少儿科幻写作的心得,推荐了值得阅读的少儿科幻作品。
课堂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
今天的话题从火星说起。
火星是很遥远很长久的梦想,所以我们在各地都出现了很多火星小镇。我们国家这两年宣传的地方在青海冷湖,那儿有一个火星小镇,这个地方是雅丹地貌,风化很严重,是一个很荒凉的地方,寸草不生,找不到任何生命的痕迹,所以被誉为最像火星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外星球的那种苍凉,那种孤寂。
冷湖为什么像火星?
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火星就是像这个一样寸草不生的地方,是生命的沙漠,生命的禁区,这个地方有火星地貌的感觉。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感受一下,起风沙的时候就真的感觉到三步之内看不到人烟,这是一个很荒凉的地方。
来看下面这张火星的图片。这是经过了PS的,加了很多火星车,其实火星上没有这么多的火星车,只有一件在火星上进行着艰难的探索,走的很缓慢,这是因为火星跟地球之间在时间上有一个延迟,指令发出要很长时间才能反应过来。
火星的大地其实没有那么红,这也是对一张照片PS后的效果。大地是非常荒凉的,没有任何的生物,整个大地沉寂了很多年。
我们朝火星发射了很多探测器,对火星的考查也有几十年的时间了。真实的火星上有山脉、有河谷、有冲击平原,和地球上的很多地貌都是相似的。
火星上还有太阳系最高的一座山,奥利匹克斯山。火星上有着非常丰富的地貌。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火星不仅是一个离我们很近,很有希望成为第二个地球或者殖民地这样的一个星球,而且是一个可以容纳我们很多幻想的星球。
我们如果发挥想象力,就能产生很多好玩的事,比如这种尘暴所带来的的环境上的故事,还有火星上最高的山、最大的峡谷,都可以是很多故事发生的地方。火星的两个卫星也很有趣,他们长得很像两个土豆,不是像月球一样非常漂亮的一颗圆形的星球。
真实的火星其实就像左边这个砂砾遍布的旷野,而右边这个是经过处理的火星艺术图。这个是想象火星探测器降落在地面上的时候,周围的气囊全都爆出来了的样子,是不是比原本有趣了很多?
短片“当人类降落在火星上的时候所看到的场景是什么样的?”描绘了人类登陆到火星上后,看到了非常空旷的场景。
火星上究竟有什么,这是大家一直很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科学家和小说家幻想连篇的事情,其实也是我们主要的一个科幻点:火星上有什么?其中,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火星人存不存在。
火星人存在吗?
关于火星人的最有名气的小说,可能是威尔斯的《世界大战》,这是后来科幻史上一个著名的梗。这部小说改编的广播剧的播出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而且它的播出形式是模仿新闻播报的,所以很多美国听众信以为真,随即引发了恐慌,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的居民纷纷逃离了家园。以至于除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外的所有其他广播公司都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放,转而安抚群众说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广播剧。
之后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170万人相信这是新闻播报,120万人十分恐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奥逊·威尔斯也因这个天才之作上了第二天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从此扬名立万,走上了他辉煌的电影之路。
后来这个星球大战火星人入侵地球这个梗就被反复的使用。而后在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出现的火星人,都受到了这部小说的影响。都是大头的、绿色小矮人的形象。
不知道为什么就一定要是大头,是因为带着这个头盔,所以就显得头很大?还是说未来人类就是因为长期用脑,所以脑袋很大?甚至其他四肢都退化了?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在电影中以影视的形式讲火星人的作品也有很多,但是我觉得真正比较好的、特别有意义的,还是电影《火星任务》中的一段。
关于火星人的描述,它非常具有典型性。
这一段视频讲述的是人类在火星上发现了一段火星人留下的影像,这个影像告诉了人类火星与地球之间的区域关系,揭示了地球人就是火星人留下的后代的“事实”:是火星人把他们的DNA送到了地球上,而后地球上才有了生命,地球人随后诞生。
这个电影所发挥的想象在二三十年前非常具有超前意识,画面制作也比较精美。
我们一直对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有文明存有疑问,也一直怀疑这种生命与地球人之间是否有关联,所以这部电影,做到了沿着大众的好奇心走,让大家可以自由想象,称得上是优秀的科幻影片。
对我们来说最踏实的一件事就是:到火星去切切实实地踩到这个大地上,然后去探索火星和人类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火星人和地球人之间到底存不存在血脉上的联络。
到火星上去建立一个火星基地,这是很多人的设想。
不过当下我们还处于火星考察的阶段,还没有进入能够在火星基地生活的阶段。但是这方面的影视作品已经有不少,比如《火星救援》里种土豆的片段。
这一片段详细讲解了怎么在火星上种土豆,怎么样去改造火星的土壤,怎么样去切割。
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细节都是最吸引人也最有张力的地方,小说和影视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构筑它的细节。
这些视频优秀的地方,就是在于和科学家对火星的研究有契合之处,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可能我们到了火星以后发现很多幻想并不是这样的,但也很有可能,我们到了火星以后,发现就是这样的。这也是科幻小说的一种魅力,我们可以把很多设想告诉大家,拓宽想象的边界,从而在面对现实时,更加勇敢且从容。
如果人类要到火星去肯定要进行改造,而第一步就是发射火星探测器。
我们已经派了很多探测器去火星了,但是大部分失败了,成功的不多。去火星仍然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但是我们肯定要去,我们国家今年就推出了一个中国行星探测计划——天问计划。天问作为我们的深空探测的代号也是中国人独特的浪漫,天问这一名字是来自于屈原的作品。
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一号——天问一号,会在7月份的时候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器到火星,这个探测器能一次性完成多个任务,与嫦娥工程有所不同。嫦娥计划都是分别发射多个探测器到月球上完成绕月、落月以及回收这样等任务,而火星探测器是一次性就完成这几个任务。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后将要走七八个月的时间。大家知道今年是火星到了近地点的时候,距离地球最近,所以今年是一个火星大年,很多国家都有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计划。
大家可以多关注这个事情。而在改造火星这方面,马斯克也是雄心勃勃,他往火星发射了一个跑车,当然现在跑偏了,不知道去哪里了。
《火星三部曲》金·斯坦利·罗宾逊 红火星 蓝火星 绿火星
讲述改造火星的三个步骤
第 1 部 红火星
2026年的时候,人类启动了一项新的太空移民计划。这个移民计划是由百位地球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探险队去登陆火星,希望将这个辽阔的、空无一物的星球改造成一个人类的第二家园。
人类在这个火星轨道上,建造了一个超大型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反射到火星表面溶解冰层。然后挖掘深井去释放地底的热能。但是这么多人上火星,肯定会由此展开很多的问题,所以这部小说也展开了很多的幻想。
第 2 部 绿火星
红火星阶段之后的40年,即到了公元2062年的时候,火星上的人们遭遇了一次叛变,这时候将火星改造为地球的工程才刚刚开始,绿火星里既有我们对火星的改造也有人性之间的冲撞。
第 3 部 蓝火星
蓝火星的时间往前推动了60多年。到了公元2128年,火星已经成为了一个改造好了的、一片勃勃生机、有海水和天空了的星球。而且还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就像当年的美国从英国里独立一样,他们自己独立地变成了一个国家等等。
但是这三部曲不是儿童作品,他们是给成人看的,儿童也可以看,但不是专门为儿童写的。
这是火星三部曲,可能大家还听说过一个小说叫《火星公主》,后来拍成了电影,但是拍的不太好看,我们就不详说了。我个人不太看好《火星公主》,因为都到了火星开发的阶段了,火星上还有公主这种政体的存在,我觉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典型的把地球上的文化、历史和政体搬到火星上去,换了一个环境进行开发的这种科幻小说。
《火星救援》的小说是由一个叫安迪·威尔的软件工程师写的。这个小说本身还是蛮好看的,详细讲述了宇航员如何孤独地在火星上生活,并且很顽强地自己种土豆,在火星上生活下来的故事。它也是老少皆宜的一部优秀小说。
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专门为老人或者少儿写科幻小说这种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本身是对文学的一种比较生硬的分类,可能是更便于杂志选取合适的文章发表,但是对于创作者而言并不需要这样的分类,这样分类只会让自己的创作之路越走越窄,最后窄到无路可走。
郑文光先生的《火星建设者》
这是一部充满了朝气的小说。小说设想的是,在1988年,一个年轻人乘坐火星四号飞船来到太阳谷。这里日照强烈,只要有水,这儿就会是世界上最丰裕的农场和牧场。地球上有51个国家参加了改造太阳谷的计划,有4000多名火星建设者来到了太阳谷。然后一座座跟外界完全隔绝的特殊房屋很快就建设起来了,但是在第一个星期内,有三分子一的房子倒塌了。是因为他们在每栋房子里装上了能够分解地下岩石中氧气的装置,然后自己供氧。但是没想到地基的化学性质改变,它的物理状态也会变化。在暴雨中,坚硬的岩石很快就变为细沙,房子因此就倒塌了。不少人就暴露在这个强烈的宇宙射线中。
即使遇到这样的困难,建设者们仍然努力克服。他们在改良的土地上建立了核心研究所,进行了非常多的项目的的改造:种植小麦的种子;发现了火星的微生物;不断建设农场、实验室、生活区域;还建立了中工业和轻工业的工厂;在各个城镇之间,还有定期往来的民航班机;开发了火星上的矿石;有很多新品种的这个农作物。
小说充满了50年代初的“大建设”和“人定胜天”的这种时代气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热火朝天的气息。
苏学军《火星尘暴》
4个科学家在火星尘暴中陷入了生存危机,他们需要寻找水源以自救。
火星尘暴的时候,(火星尘暴是火星上一个非常突出的自然现象。尘暴时以每秒200米的狂风席卷整个的火星地表。地面到大气层的30公里的高度上到处弥漫着灰色颗粒)科学家们想方设法到火星深处的洞穴中去,躺在那里,去寻找生存的机会。后来他们还在火星上发现了火星蘑菇,这个火星蘑菇上有一种亲水因子,在这种亲水因子的引导下,他们发现了火星的地下河,从而找到了水源。小说赞扬了科学家这种无畏的精神,对火星的描写非常生动。
我自己也创作了一部关于火星的很短的小说,叫做《火舞》。讲的是小朋友们怎么在火星上开展滑翔伞运动,怎么样去克服火星的气候、各种不良的大气条件。滑翔伞本身就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反映出了人类在陌生的星球上所要面对的,克服的问题。关键的落脚点还是在怎么做上面。
火星有很多我们可以去挖掘和探索的东西,也欢迎大家去写关于火星的科幻小说。其实不在于火星本身究竟怎么样,关键在于你想要它怎么样。要把火星的现实结合到你自己的现实中来。
第一,少儿就包含了儿童这个概念。
第二, 我不认为儿童是有科幻小说的,儿童可以看一些科普类的小绘本或者童话,但是给五六岁的小孩给他们讲科幻是不切实际的,十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慢慢开始接触科幻小说。
说到少儿科幻小说,以下作品可供学习。
《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国科幻小说的销量冠军
文字量不大,故事情节简单。讲述的是一个叫小灵通的小记者偶然来到了未来城,在那里看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未来工厂、全新材质制作的房屋、飞行的车辆、无土栽培的农业工厂。它就是在1978年的时候,将我们的社会写到了小说中,所以当时的人看到后会觉得非常的新颖。
我们也把这种科幻小说叫做科普科幻小说,他是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反应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一种科普作品。
主角是一只江豚,他从长江来到太平洋,和一些朋友组成了海洋冒险团,去寻找父亲。这个形式也是特别常见的少儿作品的形式,这部小说获得了很多奖项,可以说既有社会效应,也有经济效益。
作为一部科普科幻小说,它不是单纯于介绍一个知识点,而是去深挖这个知识点中小读者会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丰富了小说的整个知识图谱,培养儿童利用科学的思维去探索事情本质的技能,并且去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
比如这个书上介绍到箭毒蛙的时候,就衍生出了大自然中6种最有代表性的具有毒性的动物;介绍的航海开发史的时候,就会把这个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们,比如麦哲伦等等,集中在一个小专辑内进行介绍。所以这本书更多是通过科学知识的介绍,然后给小朋友来讲解科学的思维方法。
科普类的科幻小说可以着落的点特别多。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所在的专业有什么知识可以以科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也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点。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首届1986年,郑文光的《神翼》获奖。
张之路(《霹雳贝贝》的编剧),《非法智慧》《极限幻觉》《小猪大侠莫跑跑·绝境逢生》先后在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1998-2000)、第七届(2004-2006)、第八届(2007-2009)评选中获“科学文艺”奖。
第六届中,赵海虹的短篇科幻小说《追日》获“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科学文艺”奖。
第九届(2010-2012)、第十届(2013-2016)两届儿童文学评奖中,刘慈欣的《三体》获奖。胡冬林的《巨虫公园》,王林柏的《拯救天才》,赵华的《大漠寻星人》获奖。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少儿科幻奖:秦莹亮《百万个明天》(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
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
王林柏《拯救天才》
马传思《奇迹之夏》《冰冻星球》
左炜《最后三颗核弹》
王晋康《真人》
杨华《少年、AI和狗》
赵华《除夕夜的礼物》
源娥《时间超市》
从这些奖项可以看见国家对少儿科幻的支持,同时市场对于少儿科幻的需求量也是特别大的。但这并不是我写少儿科幻小说的目的。
当你创作的时候,不一定要去区分自己的作品是要给什么样的读者看。当一个作家开始写的时候就在想:我要写给小孩看或者我要写给这个老人看,那么这个作品是难以下笔的,因为你不知道写作的边疆在哪里。只有写完了在发表的时候,觉得这个小说可能比较适合给少儿出版社、儿童文学出版社等等。类型这个东西是给读者看的不是给作者看的。
有两点很关键:第一,主人公身份是什么。第二,主人公将面临什么样的事情。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创作少儿科幻,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写了一篇《鬼的影子猫捉到》,这部小说讲的是高中生想用科学技术去改造他家门前的一条污水河的故事。
故事中有这种青春懵懂的存在,所以即使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也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我看见一些读者的反响是:“科幻小说还能这样写?”一部科幻小说如果还能让作者产生这种想法,就很不错。
前几年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创作一部少儿科幻小说,叫《开心机器人》。
这可能是我少儿科幻创作难度最大,时间线最长的一个系列。这个系列有三本书,前两本是《神秘机器人》、《重返旧时光》。第三本《黑暗大冒险》会在今年九月推出来,因为结尾实在太难写了。这个故事最开始强调的就是趣味性,组团去探险。从身边的人开始,三个小孩,同班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从大白开始,机器人就是很暖心的,或者很全能的。
第一部是组装了一个机器人,在这个机器人潜在的指导下,他们开始了一场超时空的这个大冒险。从这个人物塑造和他们所要表达的东西,这套神秘机器人都是我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后构建的。所以这个作品出来以后的反响还是不错的,但这其实不是我一个的功劳,是一个团队的功劳。
我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就去找了编辑谈谈,编辑分析了这种同类题材目前的市场反馈。所以,当我们在创作长篇小说的时候,如果手中已经有一个好的创意,一定要先去找出版社讨论。现在每年有一两千部作品出版,但真正受读者欢迎的只有几部。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只是凭自己的想象去写作,而没有依靠市场写作,所以一定要先找合适的人讨论一下。
其次,儿童图书中的插图也很重要。成人小说里可能不太需要插图,因为我们成人有足够的想象力。很多出版社往往是在拿到你的作品以后再给你配插图,而很多的画手甚至连文本作品都没有仔细读,就去画插画。但我们要明白,一个真正优秀的插画师,应该能做到对文学作品进行二次加工,要对这个小说有很好、很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