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星(第63期)/欧阳晨星:写作的动力源自表达有趣的问题

写作的动力源自表达有趣的问题

欧阳晨星

第一届“星火杯”全国高校联合征文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星火学院学员,自称“毕业即将失业的咸鱼一条”。

采 访 实 录

高校科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的呢?

欧阳晨星最早是高中的时候写着玩,大学投过科幻社的比赛的稿,也是第二名。(顺带一提我小学的时候考试成绩就是万年老二)

高校科幻:您参过哪些科幻活动,这些经历对您的创作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影响吗?

欧阳晨星:最早是qq上应该是大学科幻社群不知道什么人把我拉到一个叫做科幻星空的群里面,我发现里面有个征文活动就写了几个短文参加投稿,然后又被拉进了衬衬杯的群(我特地不拒绝大部分拉人想看看这种拉人连锁能把我拉到什么地方去,结果剔除了购物群以外全是科幻和科幻相关,还有天文和气象群)。不过我本人的写作不是受到写作本身的欲望驱动的,应当说我在试图表达一些我思考的有趣的问题,为了有人看到和理解乃至产生相同的思考而不得不写成一篇小说,至于为什么是科幻是因为大多数时候这个形式适合作为载体。

高校科幻:现在或未来当创作与读者的喜好出现冲突时,您是愿意遵循自己的思路还是更多考虑读者,向读者的喜好靠拢?

欧阳晨星承上题……其实我根本没法不遵循自己的思路。至于读者能否接受,要怎样接受,这可以说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因为一种有意义的思考不论如何最终总是与现实相联系的,所以怎样把它们在一个故事中同大部分读者自身能够体会和理解的东西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有趣的思考——当然前提是我们要有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经历。

高校科幻:您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什么?有没有哪部科幻作品对您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

欧阳晨星我最喜欢的是特德姜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和泽拉兹尼《趁生命气息逗留》。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我上述提到的两位作者在科幻领域对我的写作风格有所影响,还有我在科幻世界上曾经看到过一篇《推销员之死》作者狐狸莫德的神级翻译腔(绝非贬义)给我造成了深刻印象。我初中的时候我爸给我借来别人往年几年的科幻世界杂志,上面有老王《终极爆炸》和《生存实验》还有大刘《赡养人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还有一篇我记不清作者是谁(其实我都没记作者,前面的都是我后来查到的,当时是实属没有其他人交流所以根本不知道哪个哪个作者在圈子里的声望只单纯的自己看文)的讲一个人被囚禁在自家地下室穷极无聊捏面包人玩过家家游戏标题好像叫做《暗夜》,但是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总觉得看这些都有点“尬”了。还有当时三体一在科幻世界上面连载一半左右,我一直很想看到后续但是上了高中我爸就没给我借杂志了,老实讲我上大学以后看到三体的后续比起我当年产生的印象可以说是让我大失所望,虽然很多想法确实很带劲,但是处理得太“飘”了。

高校科幻:现在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写作节奏上?写作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段还是根据灵感即兴创作呢?如果出现拖延症或者瓶颈期会怎么办?

欧阳晨星非常随性…我试图克服拖延症强行写出来的东西只会被推倒重来。老实讲星火杯的稿子就有点这味道,本来计划了至少半个月,但是最终版本是在三天里赶出来的,之前零零碎碎写的全都推倒了(我觉得有评委应该能看出来明显赶工的痕迹)。当我想写的时候,肝一整天也没什么感觉,不想写的时候往往一个(有效的)字也挤不出来。

高校科幻:从何时开始有自觉意识地写作?与那时相比,您对文学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

欧阳晨星我不太确定什么叫做“有自觉意识”,我小学初中的时候写过很尬的冒险故事,也从没打算拿出去给人看过,高中的时候写的东西让少数几个同学看过(但是现在看起来肯定还是很尬,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明确意识到现在看来真正有趣的问题)。至于“文学”,以前我以为是有“文学”的,现在我觉得不必有。或者说,我问别人“什么是文学”,就好像问“什么是哲学”一样——何必纠结于这两个字,总是试图扣帽子呢?

高校科幻:文学期刊、专业奖项、写作同行、专家学者、图书市场、大众媒体及互联网等所呈现的文学评价尺度,有哪些会影响到您的写作?您的“理想读者”是谁?

欧阳晨星跳出我自己的主观视角看(如果有可能的话),上述的这些东西肯定影响了我的写作,但我并不具体地知道这种影响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也没有有意识地去接受什么影响的改变(就像问我的生活对我有什么改变一样)。我的“理想读者”就是我的“同类”,或者反过来说,大概与我在某些方面相似的人才能成为我的理想读者吧。

高校科幻:您的小说《蝶翼杀手》获得了星火杯的二等奖,请问您是怎样构思的呢?这篇小说的名字很像著名科幻电影《银翼杀手》,请问是否有从中获得启发?

欧阳晨星这个“点子”其实很早就有了,我小时候因为总是被家长冤枉(虽然记不清了但我现在强烈怀疑当年我的表姐表妹嫁祸过我233)所以每次看到电视里的犯罪嫌疑人首先就会想“这个人是不是被冤枉的”,然后就想要是我被错抓怎么办,要是我父母被错抓了怎么办……在此基础上不受控制地脑洞大开(大概受此影响我以前一直是个废死论者),不过老实说相对于这个点子的潜力这次写的真的有点太赶,当然一方面是字数限制的原因。我计划写一个同主题的长篇,包含了这个点子,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读者喜欢和我一样纠结于这类问题。至于标题,跟上面讲的一样,我再看到某评委的评语之前我自己也没意识到它和《银翼杀手》只有一字之差,我最初的感觉只是把蝴蝶效应杀人这些要素拼在一起起一个看起来酷酷的标题。但是要说没受影响的话,我感觉大概在潜移默化中还是有影响的,只是我自己当时没意识到(至少我会觉得这个名字有一种酷的感觉大概就是由于潜意识里有一个相似的名作的名称吧)。

高校科幻:您在第一届星火杯中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请问您的获奖感受是什么?

欧阳晨星当我得知有很多人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才来参赛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评价瞬间下降了2333。因为是高校限定的比赛,所以真正的大佬都没来,我这样赶出来的作品才能获奖吧(但其实我最开始准备写的时候想的是,这么好的点子拿第一名应该是妥妥的吧2333)。

高校科幻: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

欧阳晨星:老实讲,我真的并不擅长写小说,甚至可以说小说的部分对我自己而言是多余的。比如说上面的采访回答中我用了很多模糊和模棱两可的词语和说法,其实我可以花相当篇幅把这些东西都摊开讲,但是大概没有人愿意听,如果有人愿意听的话,其实我大概也没必要写小说了。我曾经跟别人说,我脑子里的想法像是浓缩果汁,没法直接喝,必须得掺水才行,可是我脑子里恰好没什么水,而一般写小说的人就是脑子里水多,但是经常缺乏真正的内核,就像不论咖啡也好,茶也好,酒也好,水虽然都是最主要的不可或缺的成分,但并非最关键的,使之成为它自己的成分。

采访 | 笑匠
文字编辑 | Mr.Unicorn
排版 | 氚
审核 | Lyn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