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更有摄影味道的取景?

摄影笔记

学摄影看摄影笔记!用最简单的话,将所有复杂的摄影知识教给大家。只有最符合逻辑的摄影知识,绝不故弄玄虚。
128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新摄影笔记》

「 总第九期 

书接上文

为什么你拍照不好看?取景时最常遇到的7个问题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用

还请转发、点赞、点在看

本文转发总数过1000

或者在看+赞总数过1000

我尽快安排后一篇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明白了取景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问题。如果您已经理解了,可以说在取景方面出现废片的概率将大大下降。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讲讲在取景时我们可以运用到的一些摄影语言。这些可以让您的照片更进一步。

1、控制取景范围营造反差

画面中的元素反差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就取景来说,我们可以拍摄到两个有反差的元素。那么在画面中这样的反差对比,自然可以引发大家的思考。

从内容上来说,你的取景内容可以选取有反差的两个元素。比如老人与小孩,比如情侣与单身的人,比如繁华的都市与破败的棚户区……

这张拍摄于比利时的一个广场。突然下雨了,看到两对夫妻走过去,其中一个是丈夫撑伞,一个是妻子撑伞。但是两对都表现很恩爱。当时觉得挺有意思。

内容上的反差,都可以成为一个你要表达的真实内容。

此外,作为视觉艺术,在取景上利用反差,可以取得非常好的视觉效果。比如大场景小人物。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取景手段。

比如在自然场景中,这样的反差会显示出自然的广袤以及人的渺小。如果是建筑与人的对比,则可以显示出建筑的雄伟。

这张拍摄于摩洛哥的哈桑二世大清真寺,摄影师隋小龙老师做了我的模特,他站在窗边。哈桑二世大清真寺非常雄伟。所以小人物大场景的反差正好可以表达这个感觉。

2、不寻常的视角

我们看到很多城市风光片,发现很多都是在高处俯拍的。对于日常景色来说,我们往往是站在地面上去看的。观看的高度就是我们的身高。所以站在高处往往可以获得不寻常的视角。而登高俯瞰原本会被遮挡住的景物,也可以有层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相机发明之前,人们就喜欢登高远眺,以寻求看到更多的景物,找到不寻常的视角。那么对于摄影来说,这也是极好的思路。对于风光片的拍摄,尤其是城市风光的拍摄,非常常见。

这张是巴黎的城市夜景。为了能从高处拍摄城市夜景,特地选择了蒙帕纳斯大厦。这个角度看过去,整个城市面貌都可以呈现出来。

除此之外,随着无人机的普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上帝视角”的照片。原本拍惯了的景物可能也因为视角的不同,呈现出更加迷人的效果。

所以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尝试登高俯拍。

3、让画面更加有代入感

所谓代入感就是让你能够和画面中的某个元素感同身受,或者至少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取景的角度来说,获得代入感,最简单的就是视角一致,或者离得近。

我们拍摄人文场景的时候,如果遇到目标人物比较矮的时候——比如坐着蹲着等情况,或者拍摄小动物的时候,我们如果还是以站姿拍摄,就会让画面显得非常“客观”。

比如这只猫,在街上看到随手一拍,就是这样的效果。因为我们个子高,所以看到的猫就是这样。你看到照片不会以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仍然是人看到猫的样子。太客观了。

但是如果我们能角度低一些,与猫平视。这时你会发现照片的代入感明显增强。猫不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你会将自己带入到猫的情感之中。

如果大家想去实践一下的话,我很推荐到街边找下象棋的大爷们。他们是坐着的,首先尝试一下你站着拍摄。画面会有两个下棋的大爷,若干个围观的大爷。然后你蹲下,在一个大爷的身后去拍摄。离你近的大爷就是个前景,可以虚化。而对焦要对在对面的大爷眼睛上。这时候画面呈现的效果就仿佛是你刚刚下完一步好棋,而对面的大爷陷入了沉思。怎得不洋洋得意。这就是代入感。

除此之外,离得近也往往让我们能够获得代入感。说到离得近,很多人回想起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其实他的原话是,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你离前线不够近。所以并不是离得近一定能拍摄出好照片。不过离得近确实更容易有临场感,从而获得代入感。

远远地拍摄鳄鱼和超近距离拍摄鳄鱼绝对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距离会让观众更能够感觉到临场感。我们之前学习了透视效果。当我们离得近拍摄时,会因为透视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对于距离更有感知力。那么自然就能够感觉到我们离的很近。代入感也就自然强烈了起来。这是我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沼泽地拍摄的鳄鱼。当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尽量单手持相机离得近一些拍摄。

有了代入感的照片,很像第一人称视角。没有代入感的照片,很像第三人称视角。

这张照片拍摄于某年的澳网赛场,当地的电视台在进行现场的报到。我离得远一些的时候拍摄了第一张。然后凑近了又拍摄了第二张。这两张明显给了我们不同的代入感。

之前有个朋友和我说,他的一个摄影师朋友说过35mm的镜头会讲故事。其实就是这个原因。我们使用35mm镜头拍摄人文题材时,往往会离得近。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强的代入感。好像你的镜头会讲故事咯。

好,明白了这个原理,如果我们希望拍摄出来的照片没有代入感,表现得很客观。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

4、让画面更加有冲击力

既然当拍摄距离近的时候,画面会呈现强烈的透视效果。当你离得特别近的时候,这种透视效果会强烈到非常有冲击力。

这样的冲击力可以很容易让这张照片从一堆照片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离得很近拍摄时,往往会把主体拍摄得很大。这个大又往往会超过画面覆盖范围。所以我们要继续扩大取景范围。那么势必就会选择尽量广的广角镜头。

不过这样的拍摄往往会让画面不太“正经”,所以适合夸张的表现。

5、善于利用前景

说到前景,一上来要说的就是前景并不是非要有的。如果不能锦上添花,那么不要前景至少可以避免扰乱画面。

那么如何利用前景来锦上添花呢?

首先合适的前景可以引导我们的视线。有纵深感的前景可以将我们的视线引导到画面的主体。这是突出主体的一个好用的办法。

此外,前景可能和主体有呼应,强化我们要表达的画面主题。这一点在前面讲前景问题的时候,那张卡拉村的鸟笼西施的照片可以很好说明这一点。

在拍摄风光照的时候,也经常会在画面中加入近景。这样一来画面就有了层次——近景、中景、远景。

这样一张风景照就会有更多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又都会指向同一个主题。

让画面不再是简单的一眼美,而可以有更多回味。

在延伸学习这部分,我们学习了取景的常见问题以及取景的镜头语言。对于刚刚学习摄影来说,能够避免问题,已经能够将成功率将会大大增加。而取景的镜头语言是让我们更进一步的。除了我讲到的,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拍摄中学习,也需要大家多看好照片。

本文节选自《新摄影笔记》

如果您想系统学习摄影,这本书将会是看得懂的好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