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乱看碟,或他人的酒杯
相互陪伴,彼此成全
胡乱看碟,或他人的酒杯
百无聊赖的时候,看电影是最好的选择。在光影的转换中,在别人的故事里,疏离或忘却自己,就像用机械麻木的体力活,折腾自己,有时,会让人在倦怠中,渐渐缓过劲来。
这也是我一直倡说的“第五种阅读”(其他四种:书、报、电视、网络)。《我一直深爱着你》《与狼共舞》《罗拉快跑》《剪刀手爱德华》《霍乱时期的爱情》《革命之路》《未知死亡》《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当幸福来敲门》《护送钱斯》《撕裂的末日》《耶稣受难记》……被那闪烁的光影映衬,被那变幻的情节牵引,在寒凉的夜里,感觉到些微暖意。有时被触动,便随手写下阅读时的体验和感受。还有一些,纠缠在心里,等待被写出。
曾经想过,如果有可能结集,就将这些文字命名为“他人的酒杯”。因为所有阅读,都不过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就像我曾经的感叹:“阅读,总是带着自己的情绪,对所读文本的一次次渲染和拓展。”
在特定的生命段落,对那些邂逅的人、事、文字、光影,总会作出别样的读解。这,或许也是生活的美好之一种吧。
《重返十七岁》
因为17岁时的选择,Mike在18年后,一事无成。工作上一再错过升迁,与儿女关系淡漠,婚姻也出现危机。现实的无奈,让他渴望回到过去,从头再来。
奇迹出现了,他果真回去了:回到当年读高中的学校,与他的儿子和女儿成为同班同学。而他的妻子,成了他同学的家长。种种搞笑的噱头,种种尴尬的场景,磕碰和唤醒,终于让他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青春,关于往事,似乎很多人都期望能够重新再来。但是除了在梦里,谁能真正如此?时光无法逆流,历史不能假设,人生难以重来。就像卡朋特,那样伤感而缠绵地唱Yesterday Once More,但他的昨日,仍是一页页翻过,最终停留在1983年。
而且,就算真能重新来过,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幡然醒悟,一改初衷?就像Mike,经过18年的磨折,他终于有机会改变,但他选择的,仍是当年的选择,那样决绝,那样无悔。
影片感人的一幕,出现在法庭上——回到17岁时的Mike对着一张废纸片抒情的时候。他回忆着与妻子相识时的情形:她的衣着,他的感受;当然也包括,18年来的点点滴滴,他的迁怒与忏悔,她的失望与伤感……他捧着废纸片,深情地望着她。而她,也一直怔怔地望着他。随着他的表白,她的眼神里,有诧异、触动,也有遐想、回味。过去的生活,一点点醒来,曾经的岁月,焕发出异彩。
重新选择,却并非自我否定,而是彼此的再次确认,判断和感觉的强化。就像我曾经的一篇文章所写的:有一个错误我不想改正——因为谁也没法否定过去,更不可能重写历史。
《入殓师》
《入殓师》是一直计划要看的。终于看了,感觉就像社长说的“好吃得让人为难”——这看似矛盾的话语,包含着他对人生的深切体验。我也曾说过:美是令人忧伤的。因为美,总不免脆弱,易逝。就像生命,总是太短暂,“奄忽若飙尘”。所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人,总是层出不穷。
如果说《重返十七岁》是向着生命和生活,《入殓师》则是向着死亡。死是冰冷的、可怕的,但,死是无可逃避的,我们迟早得面对。有时觉得,与其说我们是在一天天活着,不如说我们是在一天天死着。就像影片中“看鱼”那场戏——小林说:“为了死而努力,终归是一死,不那么辛苦也可以吧?”而在火化场工作的老者说:“这是自然定理,它们天生就是这样的。”
我们,似乎天生也是这样的。
所谓入殓师,就是给死者擦洗、更衣、化妆,完成送死者踏上无尽之旅的最后仪式。那仪式,那么从容、细致、庄重、严肃,饱含着对死者的敬畏和虔诚——通过“入殓”这一仪式,通过一场场不同的死亡,让人感觉到亲情的温暖,生命的可贵,对死者的尊重。仪式,不仅仅是形式。仪式所包含的,是文化,是人的态度和思想。在这方面,日本人值得我们敬重:那种严谨、细致、温柔和真诚,远远超出了外在的形式。
“未知死,焉知生?”这是老祖宗的智慧。从对待死的方式上,往往可以见出对待生的态度。可惜太多时候,我们在刻意地回避死,忌讳死。我们忙忙碌碌地活着,浑浑噩噩地活着,而当死亡来临,又总是那么仓促、潦草,以极其粗糙甚至粗暴的方式,对生命进行归结和挽总。
有怎样的死,就会有怎样的生。在影片里,无论是易性癖者,孤独死去者,还是自杀者,安享天年者,都是平凡、普通的死,但都能让人感觉到生之伟大,死之光荣。而在我们,很多时候,是生得卑微,死得憋屈。即便是那些看似“伟大”的死,也往往不是刻意,就是做作,认认真真走过场,就像做很多事情一样。
澡堂老太太火化时,火化场的看门人说:“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所以,每次送死者上路,他总在心里说:“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
到那一天,我期望也有人对我这样说:总会再见的。
《诺丁山》
十年前的电影了,又是爱情,如果不是无聊、慵倦,可能很难让我有兴趣看,虽然女主角是朱莉亚·罗伯茨。而她的大嘴,实在性感。
没去过伦敦,不知道在诺丁山那个地方,是否真能发生这种“凡人爱上神”的童话,或神话。但在电影里,威廉和安娜相遇了。离过婚的小市民,感情受挫的大明星,戏剧性的邂逅,离奇的爱恋,白天鹅居然垂青小青蛙,真像做梦。
编剧的智商接近于我们,所以很多情节都熟悉,包括可能的尴尬,刻意的桥段。比如,打翻一杯果汁的相遇,男主角后来注定失败的几次相亲,男主角应约到她房间,却碰上她的前男友。几个回合下来,让人能猜出后来的情节,比如他们做爱后那个清晨,门外记者的长枪短炮——陈旧、老套。可是,陈旧、老套,或许正是爱情的真相。就像爱的主角,总不过男女。那么多经典爱情,那么多故事套路,古今中外一路看下来,常会让人觉得,所谓爱情,不过如此。
但在诺丁山,那些细节、场景,依然让人感怀:两个不同世界、不同地域、不同地位层次的人,走在一起,坐在一起,那样自然、融洽。尽管他是谨慎而理智的,但当她来去匆匆,他也不禁心生微澜。她来,带着美好的感觉,她走,带走阳光和温暖。情节温软、简单,配合情节的几支插曲也绵缠、感伤,让人渐渐沦陷,心里有微微的感动。
一直觉得,这不过是《罗马假日》的翻版。只是结局被改写了:历尽劫波,男人终于和女人在一块了,就像童话里说的,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知道这不过是电影,浪漫得不可信,甚至觉得,在现实生活里,不会有这样的可能。但当片尾曲响起,在公园的长椅上,怀孕的安娜头靠在翻阅书本的威廉的大腿上时,心里仍不免泛起微酸的幸福感。
微酸,或者微甜,或许,这样才是真实的幸福?
《卡廷惨案》
没有买碟的习惯,所以很多时候,是在网上看电影。本月里认真看过的,有三部:《澳洲乱世情》《南京!南京》《卡廷惨案》。
前者,有《乱世佳人》的味儿,画面非常美,即便不看情节,只看风景,也不会让人觉得浪费时间。中者,是看了宣传片后一直想看的,但陆川到底让我失望了:既没有所谓的“抵抗”,也没有应有的惨烈,而只是让人觉得浮泛,憋闷——那段历史,或许太过沉重了,以电影的手法,并不容易处理好。
同样是屠杀,《卡廷惨案》却让人既感到沉重,又觉得震撼。原因之一,或许是以前不知道有那样的历史;原因之二,则是导演的才华:无论情节的编排,还是人物的设置,甚至细节的处理,都非常精到、细腻。尤其是影片结尾,对屠杀细节的展现,对长长的遇难者名单的呈现,那样血腥,惨烈,不厌其烦,让人头皮发麻的同时,顿觉“布尔什维克比希特勒更可怕”。
这结论来自刚看到的一则材料:“沙皇政权在1826至1905的八十年间处决的政治犯共有894名,但布尔什维克执政第一个月,死于政治原因的人就达数十万。
历史啊,真的可怕!
选自《阅读照亮教育》——
“一刀专卖店”有刀哥签名本——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