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刁难曹植写《死牛诗》,比《七步诗》难度大,却成了千古名作
曹子建的才华自不用多说,就连最狂傲的谢灵运也说:“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独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后人对曹植的了解,也多在文学层面,如《白马篇》、《洛神赋》等传世佳作,今人对古文知之甚少,但也因一首《七步诗》让曹植在
国民心中刷足了存在感。
《七步诗》
曹氏父子三人,都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中又以曹植最高,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深受曹操喜欢,以至于乃兄曹丕一直忌恨他,两兄弟也展开了一场夺位大战,最终曹丕胜出。
胜出不代表结束,曹丕继位后还觉得没有把曹植斩草除根,始终是后顾之忧,于是公然逼迫曹植,要他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曹植应声而作。
这个故事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出自《世说新语》,成书距曹植也不过百余年,而书中所记载的本就是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所以可能会有夸张成分,但总体可信度还是有: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以煮豆比喻兄弟自相残杀,最终感动了曹丕,自己也留下一条小命儿,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版本的《七步诗》才是最接近原版的,另有流传版本第二句是“漉豉取作汁”,这涉及到版本学,就不赘言了。至于《三国演义》中那首“七步诗”,是臭文人自以为是的改编罢了。
七步成诗,除了说明曹植的文才之外,也能说明他的才思之敏捷,真正能出口成章,而关于曹植才思敏捷的另一个故事,也是一首诗:《死牛诗》。
《死牛诗》
比起《七步诗》,这首《死牛诗》的难度更大,故事更传奇,可信性也更低,出自《太平广记》——宋朝成书,这是一本纪实小说,取材也多来自民间纪实故事,所谓民间纪实故事,你懂的,翻译过来就是头头是道有板有眼的脑洞八卦传说:
“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泄毕。赋成,步犹未竟。”
魏文帝就像一个任性的刁蛮女友,处处刁难曹植,两个人骑马同游,看到两只牛相斗,一只牛掉到井里死掉,这么点破事儿,他也要让人作诗,而且诗中不能出现牛、井、斗、死等字,骑马百步,做不出来就要挨揍。
这是人干事?好在曹植才思敏捷,挥笔就写,完成之后马还没走完一百步。
这首《死牛诗》最妙之处,不在于曹植作诗迅速,也不在他巧妙破题,按质按量完成了曹丕的要求,而在于最后一句“非是力不如,盛意不泄毕”,所谓盛意就是浓情厚意,盛情的意思。
用两头牛的争斗,曹植巧妙地告诉曹丕:哥哥,你我手足兄弟,咱们今后不要再搞这些幺蛾子了,我们之间的浓情厚意,不要给糟尽完了。
做完《死牛诗》之后,曹植更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心意,写下了:“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原来这才是《七步诗》的原本出处?你更相信哪个版本呢?我倾向于《世说新语》的说法,《太平广记》多半是后人为了证明曹植的才华,编造出来的,要不然前面死牛,后面突然没头没脑来一首煮豆,简直满满的违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