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期:原上羊唇衔日起

青藏高原 黑鸭子组合 - 伴你二十年Ⅰ

有容诗说第013期

(底部设有互动留言区)

⒈ 山羊衔日花迎露

西藏杂感

刘庆霖

寒星渐被曙光埋,原上花迎晓露开。

山口羊唇衔日起,藏袍赶出白云来。

钟振振评:

拜现代化发达交通之所赐,古人梦不能到之地,梦不能见之景,今人乃能到之,见之。然“到”之未必即能“道”之,“见”之未必即能“鉴”之。余赏此诗,盖嘉其能“道”之,能“鉴”之也。后二句尤佳。朝阳方从山口露面,身着藏袍之牧民便驱羊群自山口过来。须特别留意“山口”之“口”,“羊唇”之“唇”,与下文“衔”字之配合。尤须特别留意其所“衔”者为何物。山“口”羊“唇”,所“衔”者乃旭“日”,你道奇也不奇,妙也不妙?“藏袍赶出白云来”,“藏袍”代指牧民,“白云”喻指羊群,在符合古汉语特别是古诗词修辞规范之前提下,只七字便一笔勾出西藏山水中那一道亮丽风景,殊为难得!

黄才良评:

常常有人说诗贵在有″意象″。意象扩大诗的内涵,使诗的韵味放大。此诗贵在意象新颖。此外几个动词″埋″″衔'″“赶″也炼得炉火纯青,令人耳目一新。

李小白评:

古之善为诗者,惯以“通感”取胜,今之善为诗者,惯以“蒙太奇”取胜,此诗兼谙两道,宜细咀嚼,试看诗人如何导演这场光影变化。一句大处着手,镜头对准天际,正值“金星压芒角”之时,曙光熹微,长河渐落,颜色半明半暗,温度薄凉;二句转而特写原上花开,微风拂之,晓露润之,颜色艳丽,凉意消去;三句是中景,羊、阳错位摄影,焦点在似火朝阳,暖意宜人;四句是大全景,高原辽阔,羊云雪白,温度恰好。诗人于镜头的切换中,夹以视觉与触觉的层层递进,真是把景给写“活”了。二三句写日出,似从唐诗“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中脱胎,然并非生吞活剥,而是点铁成金,较古人更具灵性,羊以爱吻日,日必报之以爱,此爱惠及于花,才能“迎晓露开”是也。

莫高阳赏评:

亦雅亦俗,既有诗之雅气,亦有民歌通俗味,接地气。

2. 心可翻时序

立秋

王井珍

阴晴天注定,凉热不由人。

心可翻时序,把秋开作春。

谢玉婵评:

小诗以《立秋》为标题,立秋,是一年四季的自然转换,同时也暗示人生从青壮年时期过度到中老年时期。起句从天气的自然现象入手,作者顺势用凉热来承起句的阴晴。凉热,是人对外界的感受,包括气温,包括人情。人生经历几十年的风雨的磨练,从不变的一年四季,到不断变化的人情冷暖,在变与不变之中,作者笔峰一转,写入人的心态,世间百态会让人生出一种对生活的从容和自信,从此淡泊名利,远离是非。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切莫因为到了人生的秋天而悲哀。把秋当作春,静静地荡漾在时空的隧道,好好欣赏人生旅途中的美景。结句不但扣题,还给人内心一种很有力的提升,“开”字,用的别具一格,甚至是一种惊艳:“把日子过成一朵花,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树儿)。

李小白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或有三种境界,一曰“伤春悲秋”,“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是也,“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也;二曰“以秋为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是也,“心可翻时序,把秋开作春”亦是也;三曰“春秋自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也。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天要下雨,人要变老,青春终究献给岁月,繁华不过看花双眼,人生的秋天,不应只熬了个白发苍苍,更该去收获一颗赤心拳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心安处,春秋自好。

黄才良评:

此诗以″比喻″为主要手段,明写″溪″而暗喻″秋″,手法娴熟。转结略拙。

莫高阳评:

很别致的一首五绝小诗!诗一开头就一口气用半个篇幅语意顺畅的罗列出无法人为改变的自然规律:“阴晴天注定,凉热不由人”,生活中的“雅言”,入心易懂,随后笔锋一转,干净利落的转入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但是,人“心”可不一样,它是能翻转时节顺序的,比如,“把秋开作春”。

这首诗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朋友。

3. 不畏寒冰献热诚

高山广电人自咏

宁兴敏

南天兀冷鸟稀鸣,路少游人屋举觥。

白絮被铺千壑洁,冰花树裹万枝莹。

皑皑玉瀑招痴客,朔朔寒风证热情。

欲学青松昂首立,为民服务尽真诚。

李小白评:

山曰高,故纵天南犹兀冷,既高且冷,鸟去人稀设想可知也。首联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化出,“屋举觥”亦人独立也,伏下颈尾二联。颔联高山雪景寒林图。颈联转而写“广电人”,“招痴客”者,“皑皑玉瀑”者乎?是也,非也,确求之,乃知“朔朔寒风”中之广电人是也。“寒风”与“热情”的反差对比,给人以感官与心灵上的巨大冲击,将高山广电人的精神面貌刻画得极为出彩。尾联上句之“青松昂立”,从“冰花树裹”处来,亦物亦人,颇得诗法。只恨下句口号轻出,强安蛇足,伤于浅直。

罗陆艺评:

前六句描写生动,亦有新意,非亲历者不能道也。尤推“路少游人屋举觥”句。结联转至抒情,虽然直说,还可。

4. 帘波奏曲映红云

(邮箱投稿)

七绝·秋溪

金越

浅流含笑抱红云, 石出帘波奏曲欣。

细水绵长从不断, 信笺可借送郎君。

李小白评:

一句丽,二句拙,三四讨巧,却系古诗滥调。以水喻情者,如“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等等,不胜枚举。以水传信者,如“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亦不鲜见。题为“秋溪”,所着力处,止在“溪”而已,并未见“秋”,亦一大憾。

黄才良评:

此诗以″比喻″为主要手段,明写″溪″而暗喻″秋″,手法娴熟。转结略拙。

莫高阳评:

此作有一“软”一“硬”两处伤。“软”伤是结构上的,结句太突兀,让人一下摸不着头脑。“硬”伤就是“奏曲欣”,是为了凑韵强拉乱配。

单看一、三句是好句,语意顺畅,不造作。

5. 辛丑勿忘百年耻

辛丑咏牛

子健

百廿年前耻辱多,不堪倒嚼旧山河。

千钧力气空颓废,一纸文书未可驮。

从自趹蹄冲火阵,喜携乳犊饮春波。

今朝放浪桃林里,莫管顽童牧笛歌。

蓝旭志评:

辛丑将到,牛年咏牛多矣。牛本常见家畜,人多写其默默无闻,犁田奉献,少出新意。然此诗胜出。诗中牛与家国命运关联,同为辛丑,首联言昔时山河破碎,不堪回首,令人浮想联翩,感叹不已。“倒嚼”切事,切牛,妙!颔联言牛力千钧,然一纸《辛丑条约》亦不堪负重。此乃国人之不堪负重也!牛如何可驮!至此,牛已非常牛,牛亦人也。五句用典,言瑞兽出现,明君出世。六句承前,言历劫之后,牛自可携犊饮春波。此联与二联对比,意境悠然,明丽可读。尾联言现代农业发达,牛再无耕田之苦,已然释重,放浪桃林,悠闲无束,任他牧笛横吹,画面尤美,结有余音。此诗咏牛另辟新径,咏牛即咏史,亦牛亦人,家国大事隐现其中,主题自有高度,技法亦压群雄!

罗陆艺评:

倒嚼,用得甚妙,因牛是反刍动物也。全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独具一格。

6、 春风度海涯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蔡瑞义会长

张清宇

百年愁永夜,一旦醒中华。

曙色开天际,春风到海涯。

毋忘勾践耻,岂效石崇奢!

改革当推进,利途通四遐。

原玉

蔡瑞义

东风扶赤县,大地焕春华。

求索巡天际,摛龙入海涯。

人穷知耻辱,国富忌骄奢。

欲现炎黄梦,休言路尚遐。

莫高阳评:

七律难,五律更难。五言绝句大多都比较清新,轻快,以情境取胜。有人放言,唐以后成五律者鲜有佳作。

先说说原玉。“东风扶赤县,大地焕春华”,一“扶”,一“焕”,炼词精巧,轻灵顺畅之中却显然是千锤百炼而后得的奇警句。颔联以“上天”“入海“两件经典大作为之事为证,“欲引后话”。正符合明代胡震亨:“律有起、有承、有转、有合……承为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唐音癸签》卷三)。后二联句,以“赋”的手法让“箴言”入诗,使得主题非常鲜明。

张清宇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主题来“和”。除颔联比原玉稍欠力度外,章法手段与原玉无二。

罗陆艺评:

改革开放应该是政治大事,按照“大事小说,小事大说”的一般手法,这两首唱和诗都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是大事大说。但却令读者感觉到,它们都不是干巴巴的老干体,而是有形象有正能量的好诗。两诗的结联都铿锵有力,能鼓舞人心。

7.  生活写真

(邮箱投稿)

题图

隆志刚

雨骤压城势欲吞,雷鸣摊顶躲惊魂。

世途风雨岂难料,逆境眉前且护身。

李小白评:

一二句就图言之,雷雨骤来,摊贩慌不择路,因势就躲。三四句由眉前风雨之无常思及“世途风雨”之难料。正如摊贩在湿身与湿果之间舍果取身一样,很多时候天不由人,遭逢逆境,平民但能自保,不累于人,已属不易,至于身外之物,何值一提。

黄才良评:

题图诗为桌下避雨图。能料世事而暂避锋芒,当取″识时务为俊杰″之信条吧。新鲜可读。

8. 诗画相彰

《题画诗》

文辉

天寒有鹤守梅花,邀客围炉慢品茶。

莫论人非长短事,亦将志趣寄山涯。

莫高阳评:

既是题画诗,第一句“有鹤守梅花”就是以画寄情,以画入诗,诗画相伴了。画中有鹤,是写实,画中无鹤,则是以鹤寓人,以鹤自誉,格局甚高。

有人建议,“人非”句改成“莫论人间长短事”,亦有人附议。

在此,我坚持诗中“莫论人非长短事”不能改为“莫论人间长短事”。理由如下:

生活当中有哲理名句名言:“闲谈莫论人非”,亦雅亦俗,无出其右者。就是告诫人们,莫要去讨论“人非”。

我的理解,作者诗中“长短事”也是专指“人非”里面的大小事长短事,而非其它。再说了,“莫论人间长短事”本来就是一个伪论,入诗更是不妥。你想啊,“人间长短事”,肯定是包括好事坏事,励志的事和颓废的事,正能量的事和负能量的事,都不去“论”,那这首诗还有什意义?这个诗人还有什么追求?我理解此诗中“莫论人非长短事”就是“少说甚至不说负能量的长短事大小事”,而非其它。

况且,让一个伪命题入诗,先不论诗意格局大打折扣,就是诗意和中心思想,也有悖古贤人之“先天下之忧而忧”精神。

李小白评:

既曰“题图”,或就物言之,或“顾左右而言他”,此诗即后者。图中只见梅花,而诗则言花下事也。梅鹤相亲,客我茶话,言必高雅,趣必深幽,乃从宋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中化出,世人道宋诗重理,彼诗却极有情韵,文辉此诗后二句,说理味浓,更似刻版印象中之所谓宋诗。

9.  咏物言志

(邮箱投稿)

沙田柚

钟永然

老翁生性绿阴居,虽是葫身竟觉舒。

满腹经纶忙琐事,不来济世却兜梳。

黄才良评: 咏物诗以人拟物,新鲜。转结有趣。

李小白评:

全是比体,以沙田柚皮之皱比老翁皮之皱;以沙田柚皮薄肉厚比人之满腹经纶;以沙田柚果肉之形比梳子之形。只用词上似欠考究,如“满腹经纶”本是成语,不宜直接入诗,“兜梳”的本意应是兜售梳子,但因为用了比喻,这组合就较费解。

~~~~~~~~~~~~~~~

    有容诗说

顾   问  (      )

总审稿  罗陆艺(符瓦)

主   编   宁兴敏

编   辑   陈业然       黎华旭        张远

李业乾       陈冠兰        杨崇礼

李国威        李丽光        甘斌

诗评人 丁 冬         钟浪声      周辉昌

陈英训       何海荣      龚煜江

李识经       林志敏      黄才良

蓝旭志       黄丽文       雪薇

石瑞圣       莫高阳      梁军昌

李小白       罗陆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