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下按钮杀掉100万人,就得1000万元,你按吗?

如果要你按下一个按钮杀掉一百万人,就可以挣一千万,你会按吗?

如果只给一千元呢?

这个问题,说出“会”或者“不会”,都代表着一种决策,而决策的做出是需要理由来支持的。那么一个决策,别人能不能理解、容不容易接受呢…

上期[周三]栏目我们将省略论证的定义、三种形式、省略条件、及可靠性检验方法等做了介绍,主要是就论证的形式做了扩展。

这期文字说说在“批判性思维”范畴里,我们如何来批判地得出或理解一些论证的结论。

-01-

[批判性思维]这五个字往这里一扔,看起来还是蛮唬人的,尤其对于没有怎么关注思维训练的人。只要稍微有点认识就能明白,它说的意思挺容易懂的,即:对思考的思考

比如我要给一个姑娘表达爱慕之意,我首先会思考“怎么告诉她”——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样的形式告诉她;之后,会再思考前面思考的这些方式是不是合适,能不能把情感表达出来,可不可以得到积极回应。这里,前面一个思考是对事件本身的思考;后面一个思考是对前面思考过程及结果的思考,像监督者一样站旁边看自己刚刚对事件的思考是否能更好地达成目的。

掌握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拥有了理性能力。遇到需要做决策的事情时,首先会避免因情绪左右而乱拍板,其次能对问题进行基础分析得出决策倾向,最后再对自己分析的过程进行分析确保最终决策为问题的最优解。

要具体掌握这一思维能力,得从四个方面进行训练:

其一,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运作规律的知识;

其二,对逻辑应用的反思——推理过程是否有效;

其三,对推理的小前提P2的真假——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进行确认;

其四,对大前提P1所涉及的观念进行反思——是不是对的(符合客观事实)。

-02-

关于第一、二两个方面,主要涉及的是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可在本号 [周一] 栏目进行更多了解,在此只做简单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我们是处理问题,还是进行表达,都离不了逻辑。比如吃饭,如果我说成“饭我中午吃”就叫人不明觉厉,觉得我莫不是个傻子,而说成“我吃中午饭”时就容易被人理解,这就是逻辑在表达上的应用。再比如我要去北京,大脑在面临“怎么去?”这个问题时,会列出各种出行方式——飞机、高铁、大巴、自驾……再根据具体的时间、费用等因素确定最优行程方案。

说回最基础的逻辑知识,如果有人说“苏格拉底会死”,我们第一反应会认同这个结论,但听到“阿尔法狗全身是毛”就皱起眉头表示不认同。为什么呢?前者会在我们大脑中形成一个推理:

P1:人都会死

P2:苏格拉底是人

---------------------

C: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这个推理符合最基础的三段论“M-P,S-M,则S-P”,则论证是有效的,其中大前提P1、小前提P2也都是真实的——符合客观事实,得出的结论C就容易使人理解和信服。

然而,“阿尔法狗全身是毛”听起来就显得很无厘头,这个结论到底说的是啥?在我们的认识里“阿尔法狗是阿尔法围棋(机器人)”,补充起来的论证可能是:

P1:狗全身是毛

P2:阿尔法狗是阿尔法围棋

---------------------

C:所以,阿尔法狗全身是毛

这里出现的论证结构是“M-P,S-W,则S-P”——是无效的论证,则由它得出的“结论”就不可信。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听起来怪怪的”。

-03-

通过第一步有意识的应用逻辑知识,再由第二步分辨论证的有效性。当我们反思思考过程时,确定论证的有效性是基础,其次就要来确定它的可靠性,即判定它所涉及的大、小前提是否真实——符合客观事实。如果都符合,得出的结论就是可信的;否则,但凡有一个虚假前提,得出的结论就不可信。

我们要说的第三步,主要侧重于判定一个有效论证的小前提P2是真是假。我们再拿“吃午饭”做比喻:

P1:中午应该吃午饭

P2:现在到中午了

---------------------

C:所以,现在该吃午饭了

很明显,这个论证的结构符合“M-P,S-M,则S-P”,则它是一个有效论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判定一下它的小前提P2“在到中午了”,如果此时正好是中午时间,则结论C“现在该吃午饭了”就是真实可信的。如果此时已经是下午5~6点了,即小前提P2不符合客观事实,则结论C就不可信——晚上了还吃什么午饭?

再如,前面的例子,如果“阿尔法”是我养的一条宠物狗的名字,则论证为:

P1:狗全身是毛

P2:阿尔法是宠物狗

---------------------

C:所以,阿尔法全身是毛

这里把小前提P2做出了限定:“阿尔法”是宠物狗,则宠物狗也是狗,则小前提P2“阿尔法是宠物狗”就是真实的,对应的结论C“阿尔法全身是毛”,也就能使人信服。

-04-

批判性思维训练中的第四步:对大前提P1所涉及的观念进行反思。如果说第三步“判定小前提P2的真假”是思维活动的升级,和理性精神启蒙的话;那么这个第四步就是思维活动的灵魂,也是独立思考意识形成的关键。

不同于第三步判定小前提P2的真假有客观事实做标准——符合就真、否则为假;对大前提P1的判断则更为主观,取决于一个人的“三观”——对世界的认识、对价值的评判、生命意义的定义。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桌子上放着半瓶水”是客观事实,作为小前提P2,如果一个人是乐观积极的,秉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么在他的大脑中可能会产生如下论证:

P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P2:桌子上放着半瓶水

---------------------

C:所以,还有半杯水可以做其他用途

如果一个人始终都是悲观消沉的,秉持“一切都是糟糕的安排”,那么在他的大脑中可能会产生如下论证:

P1:一切都是糟糕的安排

P2:桌子上放着半瓶水

---------------------

C:所以,只有半杯水了啥也做不成

注意:上面两个推论是做了简略版的呈现,所以对应的“M-P,S-M,则S-P”论证结构不易察觉。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要说明的大前提P1对结论C的影响。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的结论,不同的结论又会反应到具体行为上,不同的行为对同一事件目的的达成就会产生不同影响。

好比,从深圳去北京玩,同样的5天时间+3000元预算,积极乐观的人会详细的安排一切,按计划进行;消极悲观的人则可能觉着这个也不好那个也难订,最后干脆作罢。我们关注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思维尽可能的达成自己的目的。像这个例子中,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去北京”,若是第一种态度观念,就很容易实现;如果在反思过程中,发现是第二种态度观念,则需要对态度观念进行自我调整,使其能助于目的的达成——这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心智成长”。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自己固有的、觉着“本该如此”、“理所应当”、“大家都……”、“大咖说……”等观念、态度等都给拎出来嚼一嚼,看它们是真正的符合客观实际——目标的达成?还是仅仅是被鹦鹉学舌的“道理”给裹胁了,以至于无法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

-05-

回到开篇“按钮杀人”的问题,在批判性思维的加持下,不同的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决策。奉行“生命至上”的人,不管你给一千万还是一千块,他都不会按;而奉行“利益至上”的人,按一下按钮就能得到一千万,那不屁颠屁颠的。不管前者不按、还是后者按,都符合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是“对的”、“应该的”;否则,就会产生冲突。

当我们知晓了他们各自奉行的理念时,对他们的决定及行为也就更容易理解了——这里的“理解”指理清行为背后结论得出的推理逻辑,至于“接不接受”他们的决策行为,那是“观念”认不认同的事了。

如此,我们不妨通过批判性思维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遇到了类似的事情,我们会奉行怎样的观念做决策?决策对应的行为结果是否能趋向我们自己的目标?如果能,就继续做;如果不是,就自我调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