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桐刘氏宗谱 卷十八 | 先祖一善公墓田记附尚珍公
(版权所有 图片禁用)
我曾经读过祭法、祭义、祭统这类书(章义注:《礼记》有祭法、祭义、祭统之文章),知道准备进献水产的、陆产的食品、牛羊猪三牲、黍樱稻粱等分装八大碗,还有昆虫、瓜果等,以尊祖敬宗。所以,天子有籍田,公卿大夫和老百姓有祭田。因为有了祭田,那么祖宗就可以世代享受祭品。
我一善公生于明朝,深通经济、学富五车,遗憾怀才不遇、功名不就,所幸子孙蕃衍,四时祭祀不断。因此,置办祭田若干亩。贵池西门外一保桥头叶有两亩二分地,东门一保白头岭方宅后山有脚地两块,桐城东风口蔡家凹还有五斗田、唐家河大小熟地十块。正因为这样,后人才能够将祭祀办得大气、办得显赫。
如果不是因为先辈在前面做得令人称道,即便兴盛也不能得到彰显;同样如果后辈们不能承继在后,那也会湮没无闻的。我一善公倡导于前,又有尚珍公继承于后(章义注:尚珍公是一善公的曾孙子)。尚珍公弟兄五人,就他最小,尚珍公葬在贵池东门一保云子坂杨家墩。尚珍公有祭田三亩五分、地五块,从此以后祖宗的祭祀就永远有保障了。现实中能够做到这样,就是知道祭礼了,又何必非得让全家人将祭法、祭义、祭统之书通读一遍呢!
吉旦
光绪三十二年岁官丙午月之小阳(章义注:1906年农历十月)
裔孙忠达厚裕厚载等谨识
皖桐刘氏宗谱 卷十八 | 刘氏先祖绵公碑记(元·宇文公谅 撰)
皖桐刘氏宗谱 卷十八|刘氏先祖亨一公神道碑铭并序(大明建文·王叔英 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