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核酸检测的技术获诺奖前,论文曾被两度退稿,是时候反思学术评价体系了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报道:“当前学术评价体系尚存偏颇,过于强调在所谓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月31日,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态度大师讲堂上说。

【所谓的知名期刊可能会拒绝新颖的研究】

基础科学的进步缘何受到阻碍?野依良治将主要原因归结为:当前学术评价体系尚存偏颇。在每个时代,都需要勇于探索的年轻人来传承前辈们的智力资产。政府和科学界应该慷慨地、耐心地鼓励青年研究员和学生们,尽可能地发挥他们对于基础科学的热爱。

然而,现实情况是——无论是研究经费申请,还是学术表彰,都过于强调在所谓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而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商业出版社。野依良治对此表示担忧:“大多数的同行评审都难免受到限制,对新兴科学的出现并不敏感,他们可能会拒绝新颖的研究论文。”比如,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里·穆利斯关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论文就曾两度遭遇退稿,而这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用于核酸检测的极为重要的技术。

【研究必须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

“科学是一个整体,因为它基于共同的自然法则。从一开始它就是为了创造新的科学岛,而不是广阔的大陆。”野依良治提出,本世纪多项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我们应该改革完全基于学科的学术制度,研究必须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

当今,许多国家通过促进创新以增强竞争力。“创新不只是技术发明,同样涉及可以改变社会的经济或其他公共价值的创造。”野依良治介绍了日本的“五年科技基本计划”,这一计划促使政府扩大研发投入,建立有竞争力的研究资金系统,并确定了四个优先研究领域:生命科学、信息通信技术、环境科学和纳米技术材料。该计划一直在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和问题驱动型研究。基础科学研究主要在学术界进行,其驱动力是具有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源源不断的好奇心;而问题驱动型研究专注于解决社会或经济问题,其优先性落在了产业、公共福利等方面。

事实上,基础科学研究与问题驱动型研究都很重要,并互惠互利。对于研究人员而言,需要从最广泛的社会角度来思考;对政府而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立并管理高度互动的科学、技术与创新系统,从而有效地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栏目主编:黄海华

本文作者:黄海华

文字编辑:黄海华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