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超丨忆濛江航运社船厂的领军人物陈伯良
作者简介
李德超,1951年生,藤县濛江人。原藤县濛江水运公司技术骨干,二等轮机长。曾任藤县濛江航运社“红运二”轮机长。1981年,调藤县交通局、客货轮运输公司,任“藤交一”“藤交二”“奋強”轮机。
忆濛江航运社船厂的领军人物陈伯良
李德超
中国的木船制造业工艺存活了千百年,是一种讲究传承的手工瑰宝。木船的制造工作看似容易,其实很费脑子,耗体力,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谨,需要严格精确到每一毫米,每一步都要经过缜密的计算,还要再经过一步步斧、锯、刨、凿、钻。要练就过硬的本领,每一位手艺人非尽心竭力打磨数载不可。
濛江航运社船厂就是从小修小补,从木质货驳船修、造,改和新造木质机动船开始,到后来制造造水泥机动船,在行稳致远的道路逐渐迈进。木工师傅们在寒风砭骨,数九严寒的腊冬或烈日当空,汗流浃背的三伏盛夏,工作在露天的船台上,每日的工作相当艰辛卓绝。
两社并社后,濛江航运社为了迅速提升机械化发展,决定发展木质机动船。首艘10匹马力木质机动船的制造,是以空旷的卵石滩涂为场地,制造组组长由船厂维修木工组陈伯良师傅(1957年参加木工组)担纲。头一回新建造木质机动船,陈伯良对机动船抗拉、抗压、抗震等強度要求,机座结构,舵轴直径,舵板面积等工作,都是一知半解。在最主要技术难题上,经过陈伯良师傅和全体组员充分商量,集思广益,统一认知,得出了可行性方案:以木质货驳船传统结构和造型为基础,提高船艏弧,加强机舱、货舱构件強度,增设两侧舭龙骨,使船舶能够极大降低横摇和纵摇时的耐波性。最终,陈伯良以勤奋、坚韧不拔精神,身体力行带领全组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创过一道道技术难关。通过“大心脏”式的尝试,于次年“首战告捷”,成功建造出木质机动船--“藤县濛江002”(“藤县濛江001”船并社前已建造,时由藤县濛江交通运输合作社拥有)。
随着“藤县濛江002”的建造成功,船厂造船人的经验得到积累,技术上了一层楼。
上世纪70年代濛江镇浔江岸滩上正在修理的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