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传人
以神农之名,展手工绝技安仁神农传人挑战赛精彩上演,记者专访三名手工艺人。
一捧晚稻大米,一节青翠竹子,一根不起眼的树根,一抔随处可见的泥土,一张普通的红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物件,经过手工艺人的巧手拨弄,变成了十二生肖、簸箕鱼篓、书法文字,仿佛一个个都具有了生命和灵性。
3 月21 日,是安仁县赶分社的高潮,为弘扬神农精神,传承神农文化,一场神农传人挑战赛在安仁县神农广场拉开大幕,来自安仁的近20 名手工艺人纷纷站上舞台,展示绝技。
当天,记者在现场采访到三位参赛的手工艺人,听他们讲述神农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记者之所以注意到何湘锋,是因为在米塑比赛环节上,他是最年轻的参赛者,看起来才20 岁出头的他,左耳还带着耳钉,怎么都没办法将他与做米塑这项细腻活儿联系起来。
“其实我已经30 岁,做米塑有二十来年了。”何湘锋笑着说,他的父亲是安仁制作米塑较为正宗的老师傅,别的男孩子爱吵爱闹,他偏偏喜欢陪着父亲,安静地做米塑。可能是因为父亲从小喜欢跟他讲神农的传说和米塑的寓意,让他对大米,对土地,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在浙江工作12 年,才知道这种情感是'故土情怀’。”何湘锋感慨说,自己中专选择皮鞋设计专业,也源于对米塑造型的热爱,每次回家过年,他都要亲手做米塑。
安仁“元宵米塑”原来叫“琢鸡婆糕”,2012 年被列为湖南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米塑有两个传说,一个是远古时期,安仁的祖辈们为纪念始祖炎帝神农开创农耕文明的圣德,在元宵节始发兴起。”何湘锋告诉记者,第二个传说是很久之前,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也要祭祀敬神,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人们买不起鸡鸭鱼肉等牲畜,于是便想出用米粉塑成牲畜供“三宝老爷”,以祈六畜兴旺,家宅平安。后来,米塑逐渐演变成相亲、馈送亲朋好友,以及孩子娱乐、饮食的佳品。
“挑选上等晚稻籼米和一定比例糯米,将米碾成粉末再过筛,少量过筛的米粉加水蒸熟,然后与干米粉加水混合反复搓,制成粉团,将粉团塑成各种动物或植物形状,然后上色,最后用蒸笼或鼎锅蒸熟。”何湘锋说,这个过程要心无杂念,专心思索如何更好地表现手中的这团米粉,直到最后成型,才能表达出对神农的虔诚和敬意。“米塑可即时吃,可蒸可油炸可火烤,口感很好。”
何湘锋做米塑捏的最多造型是十二生肖,最拿手的是兔子,“ 动物比人物容易,动物中猴子和龙最难。”何湘锋解释,人物和猴子有各种各样的神态,除非技艺精湛者,一般都很难体现,而龙只存在传说中,没有实物,手艺人只能靠自己想象力创作。
(何湘锋展示他的米塑作品)
(何湘锋为米塑上色,所用颜色皆是各色果蔬植物打成的汁水)
今年春节后,何湘锋没有外出工作,“ 我爸爸年纪大了,想有个人继承他的米塑手艺。”何湘锋告诉记者,如果有条件,他想开一间米塑专卖店,让更多的人知道安仁米塑。“ 等女儿大一点,就要教她做米塑,将米塑文化一代代传下去。”
神农是宗师,触动了他根书创作灵感
挑战赛现场搭建了一个根雕木屋,悬挂的一幅幅油光发亮、造型奇特的文字,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欣赏,思索猜测。
(罗玉亭向游客介绍其根书作品《博学》)
(罗玉亭根书作品《奋斗》)
“这些字全部是树根制成,一个字就是一桩树根,尽量不拼接,拼接就落了下乘。”根书的创作者罗玉亭向游客介绍。
何谓根书?利用灌木树蔸、树根的自然形态,略加修整,创作成与其相似或相近的文字。罗玉亭被称为“湖南根书第一人”,他2014 年创作出版的《根书创作与欣赏》填补了湖南工艺美术其中一个门类理论研究的空白,上述根书定义便是他所下。
“根书既有树根和书法的线条美态,又有书法难以体现的立体感和遒劲气势,古朴本色和浓郁的自然美,能产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效果。”罗玉亭说,必须有书法基础,看到树根才会觉得它像一个字。
1949 年出生的罗玉亭文化程度并不高,从未学习过任何工艺美术和书法艺术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没有拜师学过根书艺术技能。
“若真要说师父,神农就是我的宗师,王羲之就是我的祖师。”罗玉亭回忆,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赶分社,在草药市场看到形态各异的草药根,他头脑中立即浮现出学过的字。此后他便迷上了字的灵动和秀美,每次去山里砍柴,都要带些奇怪的树根、树蔸回来。
由于没有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在退休之前他都是做一些树根搜集工作,退休后,他便将自己的全副身心投入到书法研习和根书创作中。
在不断的摸索中,罗玉亭总结出了根书制作的9 道工序:寻材选料、审根立意、除垢去皮、防腐消毒、修整调形、烘干定型、补腻打磨,着色上漆、装裱。“ 关键是第一步,寻找合适的树根。”罗玉亭介绍,“树根一定要是野生的硬木,要有韧性,能根据需要做适当修正,最重要的是树根本身要有造型,无需任何雕饰。”
他得意地指着一个“ 龙”字向记者介绍,这是他在龙年赶分社的药材市场偶然寻得的一根月风藤,“龍”头微昂,充满活力,蓄势待飞;腹部又是扁的,弯处的骨节子错落有致,浑然天成,神韵十足。
罗玉亭最得意的一副作品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了搜集这幅作品的“ 字”,他整整等了20年,一打听到哪里开山垦荒就跑过去了,永兴、临武、耒阳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期间他甚至还承包了一块600 亩的山地挖掘树根。2014 年,他终于全部找齐了形体、形态都与《沁园春·雪》差不多的字,并在当年将这幅作品制作完成。
“有人出110 万元要买我这幅字,我不卖。”罗玉亭说,这幅字倾注了他20 年心血,他要作为传家宝。“其他的作品也舍不得卖,除非有机缘遇到知音。”罗玉亭告诉记者,他将继续钻研根书创作,争取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学习根书。
竹编手艺无传人,她遗憾而无奈
花编、牛角编、山墨线……61 岁周秋娥的手指翻飞,一边编制斗笠,一边给记者介绍编制手法。41 年前,20 岁的周秋娥嫁给丈夫后,开始跟着丈夫学做竹编手艺,“刚开始不熟练,手指经常被划伤。”现在就算闭着眼睛,她也能编出一顶斗笠来。
周秋娥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的人大部分都会竹编,家里的簸箕、斗笠、鱼篓、果盘、果篮、烘烤笼都是自己编的。周秋娥家里常年做竹编,特别是在冬天农闲时,她与丈夫会赶制一大批竹制品拿到集市上去卖,为家里增加一笔收入,“平时如果有人要买,就需要预定了。”直至今日,周秋娥家中依然保持着制作售卖竹制品的习惯。
(周秋娥的手指翻飞,一边编制斗笠,一边给记者介绍编制手法)
周秋娥听祖辈们说,竹编相传是神农教给子民众多技艺中的一项,古时候人们用竹搭棚遮风挡雨,用竹篱笆圈养猎物和幼禽,用竹编制成各种农具、日常用品。如今,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用竹篾编制成有形有态的艺术品,赋予了竹制品新的文化内涵。
竹编需经选竹、破篾、破竹、打磨、晒干、编织等几道工序,每道都有讲究,且耗力费时。竹子必须选山上的南竹,南竹坚韧,富有弹性,不易折断;破篾、破竹、打磨都是细致活儿,一不注意就容易划破手,而且前期打磨得不平整,还会影响后期编织效果和使用效果。
“做一顶斗笠需要一天时间,但是只卖20~30元。”周秋娥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因为不赚钱,他们家一年到头编制的竹制品能卖到1 万元左右,但是其中需要耗费极大精力,现
在安仁基本上只有她这个年纪的老人还在坚持做竹编。“我希望竹编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但是就我一个人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年纪大了,这门手艺怕是要失传了。”周秋娥的话语中透出些许的无奈。
(作者李玉菲:新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