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歌诀详解——乌梅丸

乌梅丸

《伤寒论》

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

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歌诀总括】

乌梅丸具有温脏安蛔、补益气血的功效,可以治疗蛔虫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逆冷的蛔厥证。全方药物由乌梅、细辛、桂枝、附子(炮)、人参、黄柏、黄连、干姜、川椒、当归组成。

【歌诀详解】

蛔厥证病机既有虚寒的一面,又有虫扰气逆化热的一面。蛔虫“遇寒则动,得温则安”,本性喜温而恶寒。蛔虫寄生于肠中,性喜窜动上扰。若肠道虚寒,不利于蛔虫生存则扰动不安,故脘腹阵痛、烦闷呕吐,甚则吐蛔;由于蛔虫起伏无时,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痛甚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四肢厥冷,发为蛔厥。针对寒热错杂、蛔虫上扰的病机,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之法。

方中重用味酸之乌梅,取其酸能安蛔,体现了“蛔得酸则静”,以安蛔为主;蜀椒、细辛都是辛温的,辛辣之品有驱蛔、杀蛔的作用,体现柯琴所说蛔虫“得辛则伏”;黄连、黄柏苦寒而降,蛔虫得苦则降,体现柯琴所说蛔虫“得苦则下”,二药性寒还能清解因蛔虫上扰、气机逆乱所产生之热。肠道虚寒,蛔虫不安居肠中而上逆,所以需要温脏安蛔,附子、桂枝、干姜皆为辛热之品,既可增强温脏祛寒之功,也有辛可制蛔之力;考虑蛔虫长久易消耗人体气血,会有气血不足,故益气养血以扶正,用当归、人参补养气血,且合桂枝养血通脉,以解四肢厥冷。总之,本方既能安蛔,又考虑到人体的阳气和气血不足,标本兼顾,考虑全面。

久泻久痢多呈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乌梅丸集酸收涩肠、温阳补虚、清热燥湿诸法于一方,切中病机,故本方还可以用来治疗虚寒痢疾、泄泻等。

【应用点睛】

现在常用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等证属寒热错杂、气血虚弱者。

乌梅丸
《伤寒论》
【组成】 乌梅三百枚(30g)  细辛六两(3g)  干姜十两(9g)
黄连十六两(9g)  当归四两(6g)  附子炮,去皮,六两(6g)  蜀椒炒
香,四两(5g)  桂枝六两(6g)  人参六两(6g)  黄柏六两(6g)
【用法】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
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两千下,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以饮送下,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
生冷、滑物、臭食等(现代用法:乌梅用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
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细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2~3次,空腹
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温脏安蛔。
【主治】 蛔厥证。腹痛时作,手足厥冷,烦闷呕吐,时发时止,
得食即呕,常自吐蛔。亦治久泻、久痢。
【证治机理】 本证系因患者原有蛔虫,复由肠寒胃热,蛔虫上扰
所致。蛔虫本喜温而恶寒, “遇寒则动,得温则安”。素患蛔虫之人,蛔
寄生于肠内,若肠寒胃热,亦即上热下寒,则不利于蛔虫生存而扰动不
安,逆行窜入胃中或胆腑,阻塞胆道,则脘腹阵痛、烦闷呕吐,甚则吐
出蛔虫;蛔虫起伏无时,虫动则发,虫伏则止,故时发时止;腹剧痛,
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四肢厥冷、发为蛔厥。此蛔虫内扰,
寒热错杂之证。治当温脏安蛔,寒热并调。
【方解】 柯琴言:“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重用味
酸之乌梅以安蛔,使蛔静痛止,为君药。蛔动因于肠寒胃热,故以味辛
性温之蜀椒、细辛,温脏而驱蛔;味苦性寒之黄连、黄柏,清热而下
蛔,共为臣药。附子、干姜、桂枝助其温脏祛寒、伏蛔之力;蛔虫久积
脏腑,必耗伤气血,故以人参、当归益气补血,扶助正气,与桂、附、
姜相配,既可养血通脉,以除四肢厥冷,亦有利于温脏安蛔,合为佐
药。炼蜜为丸,甘缓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扶正祛邪之功。
对于胃热肠寒,正气虚弱的久泻、久痢,本方又有酸收涩肠、清热
燥湿、温中补虚之功,故亦可治之。
【配伍特点】 酸苦辛并进,则蛔静伏而下;寒热佐甘温,则和肠
胃扶正。
【运用】 本方为治疗蛔厥证之代表方。以腹痛时作,常自吐蛔,
甚或手足厥冷为辨证要点。蛔虫病发作之时,可先用本方安蛔,再行驱
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