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为什么挡不住游牧民族南下?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哈尔德根艇长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原农耕文明政权长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危胁。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亡于犬戎之手,倒霉的周幽王身死国灭,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在这500多年的时间里,几个游牧民民族始终危胁者各诸侯国的安全。
◎ 西周分封诸侯国和周边游牧渔猎部落
燕国,在春秋时代差点被游牧民族灭国,最后还是齐桓公出手帮燕国渡过难关;赵国,因为地理位置原因,长期被匈奴、楼烦等族侵扰;即便是最终一统天下的强秦,这个国家也长期受义渠等族侵扰。
面对这些来去如风的对手,战国七雄奋起反击,赵将李牧、燕将秦开等人都是打击游牧民族的名将英雄,尤其是李牧,史载他“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 战国后期的形势图
然而,游牧民族骑兵机动性极强,他们可以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随意出击,面对这一困境,燕赵等国想出一个法子——修长城。有了长城,游牧民族再也不能随意南下。
当然,长城也不是什么新奇事物,春秋时期就有诸侯国修过长城,但是游牧民族的危胁无疑让更多国家把它发扬光大。
◎ 由战国到明朝,以不同颜色标记不同时代的长城走向(点击上图可放大查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在使用种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他试图解决匈奴问题。秦军名将蒙恬率30万秦军北伐匈奴,将黄河以南土地全部收复,随后渡河占据阳山,匈奴人节节败退,秦始皇十分满意。
但是秦始皇也无法将游牧民族彻底消灭,于是秦朝开始修筑规模空前的长城,在原有的六国长城基础上,筑起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自此以后,从汉至明,历朝历代无不兴修大段长城,即便是失去燕云地区的赵宋王朝,近年也有学者通过考古挖掘发现北宋曾在河北地区修筑过长城。
清圣祖玄烨曾嘲讽长城劳民伤财,然而他的后辈在围剿捻军赖文光部时,也不得不用修墙、挖壕沟来压缩捻军活动空间,晚清文人王安定直接嘲讽“清长城之筑,盖三晋、燕、齐以至秦筑长城限胡骑之御敌方略之延用”,你们这是用人战国七雄玩剩下的套路。
那么,长城真的能让皇帝们高枕无忧吗?
在1170年的亚洲,强大的女真大金王朝无疑是东亚的霸主。44年前,女真勇士将富庶的北宋王朝迅速消灭,大批宋朝皇室被掳掠北上,只有侥幸南逃的康王赵构在江南延续宋朝香火,金军一度将赵构追到海上,然而南宋政权还是在岳飞、韩世忠、吴玠等名将保护下侥幸存活,两国最终是谁也无法消灭对方,在1142年订立绍兴合约,金朝成为南宋宗主国。
此时的金朝君主是世宗完颜雍,后世史官称赞他为“小尧舜”。
◎ 金世宗完颜雍
这一年的三月初一是“小尧舜”的生日,在生日宴上,宋金使者进行射箭比赛,结果是精挑细选的女真勇士大败于南宋使者“宋使中五十,押宴者才中其七。”
金世宗大怒,自即位以来,他一直强调要保持女真族的尚武之风,防止军队战斗力下降。但是世宗的个人努力挡不住历史大潮,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逐渐汉化是必然结果。
战斗力江河日下的金军虽然可以压制南宋发展,然而却无法压制塞外草原上的新兴民族——蒙古族的发展。面对这个新兴民族,世宗下令“每三岁遣兵向北剿杀”,以攻为守,削减蒙古族人丁数量。
然而,这么做的结果是蒙古族势力越削越旺。
◎ 金章宗完颜璟
公元1189年,世宗之孙章宗完颜璟继位改元明昌,这位君主十分喜欢汉文化,他的书法作品还曾被误认为是宋徽宗的真迹。面对蒙古的危胁,1194年,章宗再次拿出中原王朝传统艺能——修长城。
◎ 摘自解丹《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论文
◎ 一段完整的界壕工程示意图
金长城主壕深4-5m,宽5-6m。主墙高6-8m,宽8-10m。大多使用黄土夯筑,少数办土石混筑或土包石,主墙每隔130-15m还修有一段敌台。
◎ 金界壕遗址
在重要地段,金军还加筑副墙、副壕,通过主线支线的前后网状格局,用长壕土墙防御敌军进攻。这种双障结合防御,大大提高了蒙古骑兵进攻难度。
◎ 金长城马面、女墙、堑壕示意图,摘自同一篇论文
金代的长城(界壕)有南、北两条。
南长城在大兴安岭南麓,东起内蒙古莫力达瓦尼尔基镇北约8公里的嫩江西岸,西止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附近的大青山,这条长城经历了大定、明昌、承安、泰和四个时期才修建完成,并且是分三段修建的,虽然各段之间并不衔接,但相距不远,仍可看作是一个整体。
北长城东起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根河南岸,向西至额尔古纳河东岸,向南经满洲里之北,在俄罗斯、蒙古国境内一段,经乌勒吉河与克鲁伦河之间,直至肯特山东南麓,长约700公里。加上若干支线,金长城成为第二条万里长城。
◎ 金代长城示意图
◎ 金长城卫星照
金朝万里长城由东北、西北、西南三路招讨司负责,面对北方草原上崛起的“大蒙古国”,金军只能躲在长城后面准备“防秋”。连偏南江淮的南宋政权都知道,他们的邻居面临着新的威胁。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称“成吉思汗”,当年金军曾杀死其曾祖父、叔祖,即位伊始,铁木真就开始计划讨伐金朝。成吉思汗在1207年派长子术赤征服林木中百姓,是年蒙军攻打西夏,然而却被夏军击退。1209年蒙古得到了畏兀儿人的归附,同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大军包围西夏国都中兴府,引黄河水淹城,但是蒙军堤坝崩塌,西夏幸存,夏主李安全向蒙古称臣纳贡,西夏由一个独立国家沦为蒙古附庸。
1210年,成吉思汗与金朝断交,为加固边防,金军又在塞外加修一段300km长的长城。
1211年2月,成吉思汗在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誓师,祷告于天,请求神助,誓为金人所害的祖先报仇。命脱忽察儿将二千骑,留镇漠北,率领总共6万的军队南下伐金。
成吉思汗携其4子,以及先锋哲别、左翼万户官木华黎等将,从怯绿连河畔的大斡儿朵处起兵,穿过大漠抵达金朝边界。
在热心的汪古部首领指引下,蒙军绕过界壕,一举攻克大水泺、丰利等地,还占领金军边堡乌沙堡,金章宗苦心修筑的长城完全成了摆设。
◎ 界壕,壕堡卫星图片
◎ 另一处金界壕遗址
初战告捷后,蒙军暂时退兵。
此时的金朝皇帝是卫绍王完颜永济,章宗之叔,章宗一生8子皆早夭,在1208年病重之际,他有两个妃子再次怀上龙种,章宗将皇位传给叔父永济,他的想法是,若二妃所怀皆女孩,那么皇位归永济;若有男孩,那么叔父还得把皇位归还。
◎ 卫绍王完颜永济,1213年死于政变
结果他这位叔父刚一即位,立即对他两个妃子动手,两个妃子一死一出家。
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军骑兵,金主派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参知政事完颜承裕带兵增援中都西北部的抚州、昌州、桓州前线,再派胡沙虎镇守西京大同。
8月,金军在边境集结完毕,骑兵15万,步兵30万,总计45万大军,独吉思忠又征调75万民夫沿边境线加固长城。
面对金朝45万大军,成吉思汗亳不惧怕,他这次率10万骑兵南下兵分两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西路(3万)攻打金朝西北防线,成吉思汗则亲自主力南下,
◎ 蒙金双方部署示意图,摘自B站up主信息素的视频。
越过金长城,以哲别为先锋,突袭抢占金军戍堡乌月营,随后再次攻占乌沙堡,金朝加固后的长城防线再次被铁木真撕开一个大口子。
乌沙堡失守后,金主将独吉思忠撤职,新任总指挥完颜承裕畏蒙如虎,他率军南撤,将抚、昌、桓三州拱手让人,把主力集结在野孤岭,蒙军在桓州的金朝牧场缴获上百万匹军马,军心大振。
◎ 华北平原北部由太行和燕山山脉作为屏障,但是在群山之中也留有一些孔道,其中以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等是最主要的几个。而从蒙古高原南下的游牧势力,最方便快捷的通道就是过张家口,走居庸关。决定蒙古与金朝命运的野狐岭之战,就在张家口西北张北县境内,距北京约二百公里,北连漠北、西通西域、南接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图源于地图帝
野狐岭,是一道横亘在南北农牧自然分界线上的天线,野狐岭之后就是有利于骑兵驰骋的一马平川。完颜承裕断定蒙军骑兵在山地间无法发挥优势,他将45万大军分兵驻守各处要塞。
在抵达野狐岭后,蒙军抢先攻占岭北山口獾儿嘴,两军激战近一天。
黄昏时分,金军准备扎寨防御休息。蒙军大将木华黎却向成吉思汗请求发起攻击,成吉思汗遂中兵力重点突破,木华黎率精兵冲锋在前下马步战,还有一支蒙军绕后配合正面突袭。
面对蒙军精兵前后夹攻,完颜承裕的军阵被直接冲散,金军向会河堡溃逃,蒙军一路追击翻过野狐岭,金军尸横遍野“死者蔽野塞川”,最终金军主力在会河堡被歼灭,45万大军不复存在,主帅完颜承裕仅以身免,金军野战精锐几乎尽没于此。
◎ 摘自B站up主信息素的视频。
9月,蒙军先锋哲别连克涿鹿、居庸关,所部兵马直抵金中都城下,由于中都城防严密,哲别只能率军劫掠附近州县。
不久后,成吉思汗率领的主力抵达中都城下,蒙军再次试图破城,无奈还是被完备的城防挫败,于是成吉思汗撤围,率军劫掠华北平原,华北平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民不聊生。
◎蒙军第一次进攻中都作战经过示意图
10月,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的西路军越过金朝西北长城,西路蒙军先占云内州,这里也有一个金朝国家牧场,蒙军再次缴获大批优质军马,西京大同守将胡沙虎弃城逃走,蒙军一路向北劫掠山西北部地区,两路蒙军在获得大批人口、军马、牲畜后撤兵北返蒙古草原,他们的身后,是无数失去亲人流离失所的百姓、无数化为焦土的城池。
◎ 术赤和哲别两路蒙军进入金国进行劫掠路线
1211年的蒙金战争是双方的国运之战,此役之后,金朝成了蒙古的提款机,几乎每年蒙军骑兵都要南下劫掠一番。而金朝长城,每次都是摆设。
1213年,金主永济死于政变,宣宗完颜珣继位。这位爷不久后南迁汴京造成北方人心离散,蒙军趁机攻占中都。后来又搞北缺南补拿南宋开刀,彻底断绝金宋联合可能性(南宋权相史弥远倾向于联金防蒙),给金哀宗完颜守绪挖了个大坑。哀宗励精图治重用能将,金军战力有所回升,凭借潼关-黄河防线抵抗蒙古10年之久,最终金朝在1234年亡于宋蒙联军之手。宋理宗在临安用哀宗遗骨等物祭奠徽钦二帝,向天下宣布宋朝洗刷靖康之耻。
金朝成为摆设的长城绝非孤例,隋炀帝的长城没有挡住突厥骑兵、修建用料改善的明长城也没能拦住皇太极五入中原,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那么,是否能得出长城无用呢?
以上长城被攻破例子并不能说明无用,长城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巨大的防守红利,没有长城,中原王朝只会更加被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长城能否发挥作用,与政权国力、军力密切相关,当一个王朝强大时,长城就是守护国家的万里藩篱;当一个王朝腐朽时,任何防线都只能成为绣花枕头,如北宋的百万大军,在数万金军前不堪一击。
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决定了一个帝制王朝不可能永远强大,王朝国力衰弱的过程也是军队战力下降的过程,当军队战力不堪一击时,长城也只能成为摆设。
而把希望寄托在一条防线上的王朝,必定会灭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