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既没有《祝福》那样沉重的抒情,也没有《阿Q正传》和《药》中的严峻反讽,更没有《孤独者》死亡后那种对各种虚假反应的讽刺。有的只是三言两语,精简到无以复加的叙述。这种叙述的境界,就是鲁迅所说的“不慌不忙”,也就是不像《狂人日记》那样“逼促”,“讽刺”而“不很显露”,这就是鲁迅追求的“大家风度”。
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按:指《呐喊》)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
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因为,孔乙己是活在、死在多元的、错位的感受世界之中。
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个标准的短篇。
《孔乙己》所写几乎涉及了孔乙己的一生,但是,全文不到两千八百字。这么短的小说,怎么能写得这么震撼人心?
鲁迅在孔乙己的故事之外,安排了一个看来是一个多余的人物,就是那个小店员。他本来与孔乙己的命运八竿子打不着,不管是孔乙己考试还是挨打,都和他没有关系,他只是在孔乙己喝酒的时候,能够看到孔乙己而已。和孔乙己命运有关的人物很多,如那个打他致残的丁举人老爷,还有请他抄书的人家,一定和孔乙己有更多的接触,有更多的冲突,相比起来,这个小店员就所知甚少。然而,鲁迅却偏偏选中了这个小店员作为叙述者。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鲁迅的立意是让孔乙己的命运,只在小店员有限的视角里展开。孔乙己的落第,他的偷书,甚至挨打致残,都让它发生在幕后,鲁迅省略的气魄很大,那些决定孔乙己命运的事件,使得孔乙己成为孔乙己的那些情景,一件也没有写。这样就可以省略了许多场景的直接、正面的描写。
第二,对事变作在场的观看,只能以对受虐者的痛苦和屈辱的感同身受为主。而事后的追叙,作为局外人,则可能作有趣的谈资。受辱者与叙述者(非当事人)的情感就不是对立而是错位了,其间的情致就丰富复杂得多了。
小店员视角的功能就在于,自由的省略和营造复杂的错位的情致。
遵循小店员的视角,小说只选取了三个场面,而孔乙己本人在咸亨酒店只出场了两次。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两个场面,和孔乙己的命运关系并不大。第一个场面,是他偷书以后,已经被打过了,来买酒,被嘲笑了;第二个场面,他被打残了,又来买酒,又被嘲笑了。如果要揭示孔乙己潦倒的根源,批判科举制度把人弄成废物,这两个场面,不可能是重点。如果要表达对于孔乙己的同情,那完全可以正面写他遭到毒打的场面。像范进中举那样,正面描写(白描)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件,在场人物的反应等等。但是,鲁迅明显是回避了“在场”的写法。这是不是舍本逐末呢?
关键不在于是否舍本逐末,而在于鲁迅衡量“本”和“末”的准则。
三个正面描写的场面,写作的焦点,是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人。对于这个完全是局外人的小店员,鲁迅很舍得花笔墨,一开头就花了两个大段。动人之处在于,小店员的眼睛带着不以为意的观感,和孔乙己拉开情绪的错位的幅度。小说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个小店员与孔乙己错位的观感。在他观感以内的,就大加描述。在他观感以外的,通通省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说写的并不仅仅是孔乙己。其实,这正是鲁迅的匠心,也就是创作的原则,或者可以说是鲁迅小说美学原则,重要的不是人物遭遇,而是这种人物在他人的、多元的眼光中的、错位的观感。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因为他看到日俄战争时期,中国人为俄国人当间谍,在被执行枪决之前示众,中国同胞却麻木地当看客。在鲁迅看来,为他国做间谍送死固然是悲剧,但是,对同胞之悲剧漠然地观看,更是悲剧。
人物的感知错位,是相对于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而言的。我国古典小说,以行动和对话见长。
我们前面讲过的曹操、武松、宋江、潘金莲,都是从自身的对话和动作中,显示其艺术生命。当然,也有周围人物的感知,如武松打完老虎以后,从化装成老虎的猎户眼中看武松,但是,那是同质的,几个猎户,并没有各有所感的错位,而且其功能是进入新情节的过渡。又如,三顾茅庐,刘备见了一系列的人,许多人眼中的诸葛亮,是一元的,都是把诸葛亮当做隐居的高士。就是《红楼梦》中林黛玉初次进入荣国府,见王熙凤、贾宝玉,主观感知很独特,但,并未与其他人物不同的感知交错:特别不该忽略的是,这些主观的、一元的感知,并不是小说的主要成分,而是情节的补充成分。
而鲁迅的小说,情节却是被压缩到幕后去,成了次要成分,而人物的感知,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互动的,形成了某种错综的网络式的动态结构。
为了便于感知错位,他常常通过一个与情节不相干的人物,以第一人称的感知来展开人物和场景。当然,我们古代文言小说,已经有第一人称的传统。但其功能是以证其实。如《狂人日记》开头的文言小记,好像是真有过这样的事情似的,言之凿凿,此人病愈,已经到某地当官。而鲁迅中的第一人物,身处局外,其感知与情节中人物的感知,自然而然地拉开了距离,或者用我在《论变异》中所提出的:
是某种“变异”了的感知,与事件本身错开。一切人物都是其他人物感觉中的人物,就是平常的,也因为感觉的特异,变成独特的,陌生的,用俄国形式主义的话来说,就是陌生化的。融元感知错位于一炉,才造成了海德格尔所说的“惊异”。
应该补充的是,小说作为一种文体,文类,并不是一般变异了的感知,而是变异感知的错位结构。所谓错位感知,就是既非简单同一,又非绝对对立。拉开距离,远离真相,然而,又部分重合。所感大抵是似是而非,似近而远,似离而合,欲盖弥彰,无理而妙。
叶圣陶说:
《孔乙己》小说突出了人生的“寂寞、冷漠、麻木”。
但是,作为一个小店员,他的漠然麻木,又有不同的错位感受。这个不同的出发点就是“无聊”、“单调”,所看的都是“凶面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的笑声,不是一般的描述,而是整篇小说情绪的逻辑起点和小说情绪错位结构的支点。按说孔乙己是非常不幸,命运是很悲惨的。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人,又给小店带来欢乐,为这个小店员打破沉闷无聊之感,感受世界与人物遭遇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错位,就聚焦在悲惨与欢乐之间。惜墨如金的鲁迅,在渲染孔乙己带来的欢乐的氛围时,很舍得花笔墨:
“所有喝酒人便都看着他笑”,甚至“哄笑起来:店内店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小说错位结构的焦点,显然就在这种“笑”上。对弱者的连续性的无情嘲弄,不放松的调侃,使得弱者狼狈,越是狼狈越是笑得欢乐,而弱者却笑不出来。错位的幅度越是大,越是可笑,也越是残酷。残酷在对人的自尊的摧残。孔乙已虽然潦倒、沦落,却仍然在维护着残存的自尊。更为深刻的是,发出残酷的笑声的人和孔乙己,并不尖锐的二元对立,并没有太明显的恶意,其中还有知其理屈、予以原谅的意味。这就是情感错位的特点。这种错位,不仅仅在情绪上,而且在价值上。在鲁迅看来,他要揭示的不是孔乙己偷书的恶,而是周围人对他冷漠的丑。特别是,传说孔乙己可能是死了的时候,说话的和听话的,都没有震惊。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算他的账。
对于一个给酒店带来欢笑的人的厄运,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这里,错位的潜在量很大。那些个没有偷窃的人,比这个有过偷窃行为的人,可恶多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已被打折了腿,不能走路,只能盘着两腿,臀下垫着一个蒲包,用手撑着地面“走”。躯体残废到这种程度,在与平常这么不同的情况下,掌柜的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对很悲惨的事,本该有惊讶,有同情,至少是礼貌性的沉默,可是,掌柜的却不但当面揭短,而且还“笑着”。错位到如此大的幅度说明,精神上的残酷的伤害,已经是够可怕的了,更可怕的是,他并没有感到严酷,也没有想到其中包含的伤害性,相反,倒是感觉到并无恶意,很亲切地开玩笑似的。错位的美学功能,特别有利于揭示微妙的精神反差。所有的人,似乎都没有敌意,都没有恶意,甚至在说话中,还多多少少包含着某种玩笑的、友好的性质,但是,却是对孔乙己对残余自尊的最后摧残。从一开始,他的全部努力就是讳言偷,就是为了维护最后的自尊,哪怕是无效的抵抗,也要挣扎的。这是他最后的精神底线。但是,众人,无恶意的人们,却偏偏反复打击他最后残余的自尊。这是很恶毒的,但又是没有明确的主观恶意的。这种含着笑意的恶毒,这种貌似友好的笑中,包含着冷酷。这个场景的感染力来自于其中的多重错位。
第一,是孔乙己的话语与被打断腿的错位,不过是幅度更大了,连“跌断”这样的掩饰性的口语,都没有信心说下去了;第二,酒店里的人,却都“笑了”。这种“笑”的错位很不简单。一方面当然有不予追究的宽容,另一方面,又有心照不宣地识破孔乙己的理屈词穷、获得胜利的意思。
明明是鲁迅式的深邃的洞察,但是在文字上,鲁迅却没有任何形容和渲染,只是很平淡地叙述,“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连一点描写都没有,更不要说抒情了。但是,唯其平静,平常,平淡,才显得诸如此类的残酷无情,由于司空见惯,而没有感觉,没有痛苦。寓虐杀性的残酷于嬉笑之间。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孔乙己如此痛苦,如此狼狈地用手撑着地面离去,酒店里众人,居然一个个都沉浸在自己欢乐的“说笑声”中。人性麻木一至于此,错位的感觉,何等的惨烈。更有甚者,孔乙己在粉板上,留下了欠十九个铜钱的记录,年关没有再来,第二年端午也没有来。人们记得的只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铜钱呢!”过了中秋,又到年关,仍然没有再来。小说的最后一句是: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个人死了,留在人们心里的,就只是十九个铜钱的欠账,这笔账,是写在水粉板上的,是一抹就消失的。生命既不宝贵,死亡也不悲哀,这样的世道人心啊。在世的时候,人们拿他作为笑料;去世了,人们居然既没有同情,也没有悲哀,甚至连一点感觉也没有。这里不但有鲁迅对于人生的严峻讽喻,而且有鲁迅在艺术上创造性的探索。
从鲁迅的追求看来,小说美学就是人物的多元感知变幻学。鲁迅的伟大就在于,发现了人物的生命,不仅仅在行为和语言、思想的冲突之中,而且在人与人感受的部分重合或部分偏离的结构之中。
各人的感知,是各不相同的,各不相通的,但是,并不仅仅是直线对立的,而是多元交错(错位)的。在鲁迅的错位感知美学中,他人的感知和自我的感知形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变异了自我感知的功能,一元化的自我独立感知,失去了自主性。人物对自己的感觉,往往没有感觉,对他人的感觉却视为性命攸关。人物的自我感觉,取决于他人,主要是周围人的感知,好像是为了他人的感知而活的,最极端就是,人家不让她端福礼,她的精神就崩溃了,就活不成了。
《孔乙己》之所以受宠爱,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物感受错位的多元而幅度巨大。原因之二,在形式风格上,鲁迅为孔乙己的悲剧营造一种多元错位的氛围。是悲剧,但是,没有任何人物有悲哀的感觉,所有的人物,充满了欢乐,有轻喜剧风格,但是,读者却不能会心而笑。既没有《祝福》那样沉重的抒情,也没有《阿Q正传》和《药》中的严峻反讽,更没有《孤独者》死亡后那种对各种虚假反应的讽刺。有的只是三言两语,精简到无以复加的叙述。这种叙述的境界,就是鲁迅所说的“不慌不忙”,也就是不像《狂人日记》那样“逼促”,“讽刺”而“不很显露”,这就是鲁迅追求的“大家风度”。反过来说,不这样写的,把主观思想过分直接地暴露出来,那就是“逼促”,讽刺“很显露”,在鲁迅看来,就不是“大家风度”。拿这个标准去衡量《狂人日记》、《阿Q正传》,鲁迅就可能觉得不够理想,不够大家风度。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苛刻,而是对艺术的执著和追求。


来源:孙绍振《复眼看鲁迅:杂文家和小说家矛盾》。
(0)

相关推荐

  • 陆生作:大作家是怎么写人物的

    陆生作:大作家是怎么写人物的

  • 孔乙己错哪儿了?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前天,写了一篇关于水浒中人物名字的考证文章,题目是<惭愧!水浒中的这个人,我一直都读错了!>. 说的是自己忽然 ...

  • 少年说||默默(49):《孔乙己》读后感

    我最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孔乙己>.这一篇小说讲了一个四五十岁的"童生"身上发生的事. 小说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孔乙己首次出现时的情形.第一句"孔 ...

  • (新书推介)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

    <经典小说解读>目录 自序小说理论:打出常轨和情感错位 导言解读方法:以作者身份与文本对话 第一编 经典小说个案微观分析 <社戏>:杂文的讽刺与人性的抒情的统 <故乡&g ...

  • 这里有一座满是鲁迅印记的小镇

    鲁迅所著<孔乙己>里的那句:"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这个时常出现的"鲁镇",实际上是虚构的,但在小说中承载了鲁迅各种儿时的记忆. 惊喜 ...

  • 孙绍振谈高考作文: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盘活内心储存

    用正反合的辩证思维,盘活内心储存 评2020年高考作文题 一 纵观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其封闭性和开放性,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念的导向性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了.总体来说,显示出四大亮点:第一,传统优秀文化精 ...

  • 孙绍振|读书的三种姿势

    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 ...

  • 孙绍振:读书的三种姿势

    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他自己并不一定实行的办法: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 ...

  • 漫言碎语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摘记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蒲公英&quo ...

  • 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到底何意?知名教授孙绍振直指康震水平不行

    (附: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生处"一作"深处".) 在<中国诗词大会>曾经的一期节目中,康震现场作图,画&quo ...

  • 光明文化周末·大观 | 孙绍振:不得不细读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福州人把它看作自己城市的文化名片,不管是不是节日,这里永远游人如蚁.游人来自长城内外,地北天南,他们不仅是来观建筑.赏景观,而且是为听历史故事.三坊七巷的光华不仅属于福州,而且属于中国近代史 ...

  • 孙绍振点评2020高考语文作文

    孙绍振点评2020高考语文作文

  • 拿孙绍振下饭

    (特地选了一张可以展示孙老师那缕桀骜而洋溢的"长发"的照片.人生总有不可控的细节,但捋捋就能平了.) 孙绍振老师是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心中的神,自然也是我心中的神,可今天有 ...

  • 高考作文:孙绍振教授解读2021年高考作文题

    孙绍振教授解读2021年高考作文题 孙绍振 [孙绍振,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1     统观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可谓形式纷纭,风格各异. 全 ...